近日,研促会生态文化专题研究与促进工作组筹备座谈会召开。研促会会长张波,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张震宇,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作家叶梅,《人民文学》编审、作家杨海蒂,央视首席环保记者陈允涛,山东卫视传媒有限公司影视部主任郭小琪出席,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原司长刘友宾主持。会议围绕生态文化专题研究与促进工作组筹备、生态文学作品创作和影视作品创作等进行了研讨。


会议认为,研促会成立生态文化专题研究与促进工作组恰逢其时,生态文化专题研究与促进工作组将成为培育弘扬生态文化的有力平台。


张波就生态文化的研究与促进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中国的生态文化根植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与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紧密结合。我们要深入挖掘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激活生动的、深刻的生态文化表达。第二,生态文化研究与促进工作,应基于对生态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研究者和创作者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生态规律,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并进行文化表达。第三,讲述生态文化故事,应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充分反映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时代风貌,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种种博弈。这就要求创作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进故事的核心,激发出强烈的表达欲望,通过讲好生态文化故事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关于生态文学创作,与会专家认为,生态是当代文学的鲜明底色,生态意识是当代作家的基本意识,生态文学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时代召唤。对于推动生态文学创作,与会专家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梳理一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大主题,设立相应的创作项目,推出一批生态文学精品力作。二是不定期举办专题性生态文学作品征文活动。三是组建专题组作家库,不定期组织调研、采风、研讨、集中创作,激发作家的荣誉感、使命感和创作热情。四是探索将文字作品转化为影视作品、音频、公益广告、标语等,进行生态文学作品的跨平台传播。五是建议积极参与有关文学奖项,推动生态文学创作高质量发展,助力讲好美丽中国故事。


关于生态环保影视作品创作,与会专家讨论认为,生态文化影视创作要遵循影视作品的表达规律,既要有投资、好故事、好的制作班底等基本要素,更要有适合的牵头单位来全面把握创作主题。同时,坚持精品创作理念,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自然地融入到故事当中,既要避免成为环保人的自我宣传,又要避免出现“不懂环保人”的现象,争取能制作出真正反映环保人责任和担当、有吸引力的、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刘友宾在会议总结发言时对生态文化专题组的工作开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抓好基础性工作,积极组织生态文学形势分析、作品研讨等活动,编写专题研究报告等,营造生态文学创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作品导向,策划一批重点选题,选择一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有特色的地区,组织作家开展主题创作,争取带动推出一批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时代风貌的精品散文和报告文学。三是勇于探索前行开创环保影视作品的独特风格。在风格上,要在尊重影视作品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探索适合生态环保领域故事的独特的呈现形式。在内容上,要跳出环保看环保,把环保放到经济社会大背景下,深入挖掘环保故事背后的人性复杂性。在主题上,要强调时代性,反映生态文明理念下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和思考,展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过程中的博弈和行动,传递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念。

来源 | 中国生态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