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曹庄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思想政治为根基,把党建引领融入退役军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强化退役军人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退役军人自身价值,积极引导退役军人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赋能退役军人新身份,筑牢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促使全镇退役军人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生力军”。

“兵支书”当好乡村治理的“指战员”

“还得是当过兵的村干部,有能力、有韧劲,大事小情都能给处理满意。”一位村小组长赞叹道。曹庄镇推选政治素质好的“兵干部”“兵人才”进入村和社区“两委”班子。为“兵支书”“兵委员”建档立卡,跟踪培养退役军人文化水平和技能培训。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至今,曹庄镇村级两委班子退役军人共4人、其中“兵支书”1人、“兵委员”3人,他们扎根基层一线,发挥作用明显。


梨园新村村民代表向村书记段团愿赠锦旗。杨胜贤摄

梨园新村党支部书记段团愿以军人作风推动乡村工作,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化解村级矛盾纠纷等方面,真正展现了退役不褪色的军人风采。今年七、八月份连续强降雨导致曹庄镇农田村庄积水严重,针对强降水天气频繁、来势猛等特点,段团愿号召党员干部亮身份出现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并组织应急队伍、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开展清沟沥水作业。朱庄村群众因排水挖到自家田地产生的争议,他主动靠前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做好群众工作,并争取到了群众的支持,同时避免了后期因排水而产生的矛盾纠纷,“沟渠通了,这处低洼地里的水直接流到大沙河里,今年庄稼肯定不会受淹了。”村民笑呵呵地说。

七月八日,梨园新村群众代表将一面锦旗送到了段团愿的手中,这面锦旗,不仅仅是对段团愿工作的肯定,更是干群关系零距离的具体表现。

“和事佬”当好乡村和谐“调解员”

“村里的事在村里解决,有这个说话的地方,闹心来的舒心回去。”一位村民乐呵呵地说道。曹庄镇依托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老兵调解室”,组织有能力、号召力、有威望、有群众基础的老兵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今年以来,梨园新村“老兵调解室”共接受法律咨询6起,成功调解矛盾纠纷数8起。

孙楼村当事人孙某峰、孙某敏二人系邻居关系且林地相邻。因地界权属不清,近年来一直存在争议,近期因孙某峰种树苗引发争吵矛盾进一步加剧。老兵调解员信伟标在入户走访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鉴于此纠纷时间较久且村委会多次调解未果,他在掌握一定材料后联系村委会和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把老兵调解室搬到了林地之中,经过不懈努力,双方对现场调解意见达成一致。在三方的见证下,重新丈量,打桩划界,双方明确了各自林地界线,至此,四年林地纠纷圆满调解,邻里关系重归于好。

老兵调解员每月定期走访居民群众了解情况,确保村中大事小情能够及时掌握,针对涉及双方的民情纠纷矛盾邀请相关人员来调解室面对面解决问题,促进双方沟通和解;对涉及多方的矛盾纠纷采取召开协商调解会集体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综合施策,通过走访,收集社情民意、排查信访隐患、解决群众“隔夜事、烦心事”,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深入群众之中,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理论学习,宣讲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放大退役军人调解员效应。

“兵先锋”当好乡村文明的“宣讲员”

镇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志愿服务中的模范作用,组织引导退役军人深入校园、企业、村组亮身份、作承诺,以宣讲会、棋牌会、板凳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宣讲;结合“党群夜话”“村事大家说”“老兵有话说”等活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退役军人志愿者向学生讲述革命故事坚定学生报国信念。李金春摄

提起老兵刘金友的名字,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他是曹庄镇退役军人的优秀代表,1960年入伍,1968年退伍,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个人荣立战时三等功一次,2000年从村书记位置上退休后积极参加镇组织的教育宣讲活动,累计参加志愿服务120小时,2021年6月被评为砀山县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7月被评为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1月被砀山县魏庙学校聘为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在曹庄镇退役军人“红耀江淮”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中一共有13名像刘金友一样的退役军人,他们组织志愿服务宣讲团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讲好革命传统故事,讲述战斗故事和工作经历,教育效果非常好。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被宿州市文明办评为“宿州市第一季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

下一步,砀山县曹庄镇将继续营造全社会爱军拥军的氛围,不断提升退役军人荣誉感、幸福感、自豪感,推动退役军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升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治理工作能力,鼓励更多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治理。深入挖掘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治理的先进典型和生动故事,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经验做法,切实起到“树起一面旗、影响一大片”的良好效果,带动更多退役军人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窦永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