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备巡视与故障排查的广阔战场上,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传统的人工徒步巡视,面对崇山峻岭,耗时耗力,惠州电务段梅州水电车间党支部书记伍华桥说:“像这样的山头,采用人工徒步巡视,一般人爬2个山头就没劲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技术的引入,这一困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电力巡检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今年粤东雨水频繁,树木野草疯长,给施工巡线和重点整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确保梅州到兴宁、琥市、揭东长约400公里的电力设备稳定运行,梅州水电车间利用无人机进行半个月一次的巡查与处理。


“飞”巡重点线 巡检效率高

12月10日,梅州水电车间梅州水电设备巡检工区工长田育明带着工友,前往梅州至丙村贯通区间进行青害整治。铁轨旁的树木依然茂盛,丙村路边有一条河流,在静静地流淌。放眼望去,山坳的电杆已被植被簇拥。

“惠良,看看上面电杆什么情况。”,只见张惠良熟练的打开无人机,并检查方开始操作,无人机缓缓起飞,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巡查了几十根杆。

张惠良,作为第一批接受无人机技术培训的人员,自2023年培训结束后,便迅速将无人机技术熟练应用于巡线现场。他胆大心细,每一次操作都透露出对技术的敬畏与热爱。


梅州水电设备巡检工区钟亦强说:“它能够迅速锁定重点区域,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无论是金具、杆上设备,还是青害、绝缘子的破损、松脱、断裂和导线异物附着,都逃不过无人机的‘法眼’。”

畲江站至琥市站、松棚站共有9个贯通区间,约970根电杆,每一根电杆上都安装着各种各样的金具和设备。面对如此漫长的供电线路,无人机巡检的优势显而易见。

这种高效、精准的巡检方式,大大缩短了故障发现和处理的时间,提升了整体运维效率。


“飞”准抢修点 故障迅速除

无人机技术的引入,让这些设备的日常巡视和故障排查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技术人员通过无人机拍摄的图片和数据,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今年4月,梅州畲江至松棚贯通线路遭遇故障,车间迅速申请无人机使用计划。关键时刻,张惠良迅速采取行动,利用无人机进行巡视。

几分钟后,他便精准地定位到了故障点——畲松贯通016#杆至017#杆间的山顶,发现一根树枝被强风吹落搭接在导线上。


抢修队伍立即带好工器具直奔故障电杆,经过通力合作,很快就处理了故障,及时向段调度汇报进度情况。

“换作平时,得扛着十几斤中的油锯以及安全脚踏和绳子爬山,有时花三四个小时爬上山,却发现设备不是这个山头,这边的山太大太高了!”梅州水电设备巡检工区工长田育明不由感慨。


“飞”制电缆图 做好预定位

今年2月,为掌握梅龙高铁兴宁南10kV配电所外电源的实际路径走向,“飞手”张惠良前往上线,和钟国威一起从110kV宁新变电站逐步逐点飞往兴宁南10kV配电所,沿途电缆清晰可见。通过空中拍摄和实物画图,技术人员能够清晰地了解电缆的走向和布局,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以110kV宁新变电站到兴宁南10kV配电所为例,无人机拍摄的图片和数据,让技术人员能够迅速定位故障点,进行精准维修,大大减少了停电时间和维修成本。


惠州电务段共有15人接受无人机培训,分布在5个水电车间,无人机小组的成立,更是为应急响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一旦发现问题,无人机小组能够迅速响应,立即进行现场勘查,为后续的处理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这种快速响应、勤于处理的工作机制,确保了供电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引入,不仅改变了电力巡检的传统模式,更推动了整个铁路电力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记者 罗肆安通讯员 袁春柳

编辑:叶楷

审核:戴舒婷

监制:赵灯

这里异木棉和列车同框,你打卡了吗?

创新提出高效服务法,这个“小管家”有妙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