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崆”类地名常见于粤北和粤东山区,如广东最高峰“石坑崆”。作为地名的“崆”在各地也写作“埪”“硿”,都属于方言用字。其本字为“空”,在客家方言中用以表示山间凹陷、坑谷,后来也转指山岳名称。此类地名主要分布于广东客家地区,可视为客家方言特征词。
关键词:地名;崆;空;客家方言
石坑崆,也称猛坑石,海拔1902米,是广东省最高峰。该山深藏南岭腹地,位处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交界之处。石坑崆古时交通闭塞,远离城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名山,史料缺少记载。“石坑崆”之名应是来自乡野民间,其名称中的“石坑”较好理解,但作为中心语的“崆”,含义一直语焉不详。“崆”字,古籍主要用于“崆峒山”。“崆”“峒”都属于东韵字,二字连用,构成一个叠韵的联绵词。单字“崆”只表示“崆峒”的一个音节,并无单独的语素义。因此,“石坑崆”的“崆”显然与“崆峒”无关,其来源另有所自。据检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下文简称地名库),广东省内带有“崆”字的地名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崆”也记作“埪”“硿”,属于同类地名,本文统称为“崆”类地名(不包括“崆峒”)。
一、“崆”类地名的用字与分布
(一)“崆”类地名的用字
“崆”类地名用字包括“崆”和“埪”“硿”。地名库中,地名与地名信息中的说明文字有时用字不同,如清远市清新区农村居民点“掛榜崆”:因村建在一个长埪,埪前两旁有两座大山相连,有一山石壁形似一个榜,而得名“掛榜埪”。
地名为“掛榜崆”,解说文字却用了“长埪”“埪前”,这正表明“崆”和“埪”只是字形不同,音义完全一致。因此,除特别说明之处,下文以“崆”赅“埪”“硿”。
需要说明的是,地名库中不同地区地名的收录总量和每个分类地名的收录数量不均衡,因此统计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地名的实际数量和密度,但不影响分析地名的分布。“崆”类地名主要分布于广东,少量分布在福建,其他省区则罕见。据笔者查阅,江西仅赣州市定南县有村落名为“埪里”,当地已经靠近广东边界。广西有个别地名带“崆”“埪”,但主要是壮语的音译,其他的民族地区也存在少数这种情形,都不属于本文所探讨的汉语自源的“崆”类地名。“崆”类地名所涵盖的地名类别较多,包括陆地地形、居民点,甚至陆地水系,但主体是陆地地形(以山、山谷为主)和农村居民点地名,因此下文主要分析广东省陆地地形和农村居民点地名中“崆”类地名的数量与分布,兼及福建省。
1.带“崆”字的地名
例如“长崆”“蛇仔崆”“崆肚”“大崆口”“水崆坑”“龙崆山”等。以下是数量及地区分布,后附数字表示该类地名数量。
陆地地形地名124:广东121,包括清远94、河源15、韶关3、揭阳3、梅州1、惠州1、云浮1、汕头1、深圳1、其他1;福建3,均在龙岩。
农村居民点地名15:广东12,包括清远8、梅州2、河源1、阳江1;福建3,包括泉州2、南平1。
2.带“埪”字的地名
例如“榄埪”“小埪”“埪仔顶”“埪上山”“蒲埪山”“大埪尾”等。
陆地地形地名174:广东173,包括清远139、韶关9、汕尾9、惠州5、河源4、梅州4、揭阳3;福建1,在漳州。
农村居民点地名96:广东93,包括清远90、河源1、韶关1、肇庆1;福建3,包括三明2、宁德1。
3.带“硿”字的地名
例如“石硿”“斑鸠硿”“硿头”“硿尾”“上硿头”“河猪硿山”等。
陆地地形地名45:广东31,包括梅州10、揭阳8、河源5、汕尾5、惠州1、清远1、汕头1;福建14,包括龙岩8、泉州4、漳州2。
农村居民点地名36:广东24,包括梅州17、揭阳3、汕尾2、惠州1、河源1;福建12,包括龙岩4、泉州5、漳州2、三明1。
(二)分布特点
1.带“硿”字的地名主要分布于粤东和福建。带“崆”“埪”字的地名分布更广,除上述地区外,还大量分布于粤北。
2.带“崆”“埪”字的地名,清远地区占大多数,其中又以阳山县尤甚。这大概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阳山县大部分地区处于南岭腹地,山高谷深,“崆”形地貌最为突出。二是地名收录密度的原因。阳山县的相关地名收录更详尽。以带“岭”的陆地地形地名检索结果为例,阳山一县就达333 个,而梅州所有市辖区县总计才351 个,这只能说明地名库中梅州等地的基层地名的收录数量与密度远低于阳山县。
3.“崆”类地名主要分布于粤北、粤东客家地区。清远、韶关、梅州、河源、惠州等地都是客家方言的重要分布地区。在客家方言与其他方言的交界地区,这一特点更凸显。例如,在汕尾市主要分布于陆河县,在揭阳市绝大多数分布于揭西县,少量分布于普宁市靠近陆河、揭西的地带,而陆河、揭西均为客家方言区。深圳的1例在盐田区,也以客家方言为主。在闽西的龙岩市,客家方言与闽语地域相接,“崆”类地名也存在。闽语区的潮汕和福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崆”类地名,但其内涵与客家方言区不同,详见下文。粤语核心区一般不存在“崆”类地名。粤西地区方言以粤语为主,杂有客家方言岛,该地区只有个别“崆”类地名,不排除是清代客家移民带入的。
二、“崆”的含义
(一)客家方言分布区的“崆”类地名
民间对于地名常常望文生义。如“埪”,词典中收录的基本义为供奉神像的龛。梅州五华有“龙沄埪”山,据此解释为“此山有个供奉龙像的小阁子”。“硿”可表示落石或撞击声,五华有村落名“石硿”,便解释为“因水流撞击石头发出硿硿声”。这些解释都是受到了文字的影响,但地名中的用字不一定是本字,用本义来解释是行不通的。
“崆”少数情况下也被解释为洞穴,二者确实有一定的认知联系,但具体形态仍有不同。如清远连州有村落名“火烧埪”,“始建于清代······村庄四面环山,中间有一地坪像(笔者按:地名库中原写作“象”)敞开洞口的洼地,当地话将敞开的洞口称为‘埪’。原是丘泉村村民放牛的地方。每年冬天都要放火烧一次,让来年的草长得更好,而取名火烧埪村。”这里所谓“敞开的洞口”实际上是“洼地”。
据笔者考察,客家地区的“崆”类地名一般不表示洞穴,主要指山间的洼地、谷地、凹陷、溪涧等地貌,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崆”类地名主要以该地的山间凹陷地貌为命名依据,即便山名也是如此。如表 1 中的“山崆”,“因此处有多个独立的山头,围起来形成此山,故名。”其名源于该山几个山头围成的“崆”,即中部的凹陷洼地。在地名库中,“崆”类地名属于山、山峰的远多于属于山谷、谷地的,似乎“崆”主要指山,而非山谷,但这样理解是有偏差的。地名库中之所以山名远多于山谷名,是因为前者为“显性”地名,后者为“隐性”地名,前者收录的更多。实际上,“崆”类地名所表示的“山”,早年应是无名之山,后来因山间的“崆”而得名。
不同的地名类别之间互相借用是常见的,如汕尾陆河有山名为“肖板埪”,地名库中解释为“因山脚下有条河称作肖板埪沥,以河名命山名”。实际上,更合理的解释是先有表示山间谷地的“肖板埪”之名,进而谷地中流过的山涧被称为“肖板埪”沥,谷地侧的山也被称为“肖板埪”山。
(二)闽语分布区的“崆”类地名
闽语分布区也存在“崆”类地名,但数量远少于广东客家方言分布区,含义也与客家方言不同。据《汉语方言词汇(第2版)》“窟窿”条目,厦门、潮州均记为“埪”。据考察,闽语区的“崆”类地名一般与该地的岩洞有关,如表2所示。
三、“崆”的本字
“崆”的本字应为“空”。从语音上来说,“崆”“埪”“硿”与“空”均有一个字音来自《广韵》“苦红切”,读音一致。从意义上来说,“崆”也由“空”引申而来。《说文》释“空”为“窍也”。小至针孔、洞穴,大至山间沟谷、小盆地,这些以某种边界为参照的各类孔隙、空间,皆可称“空”。
目前仍有一定数量的地名保留“空”字,可与改作“崆”“埪”“硿”的地名相互参照。据检索地名库,广东各类地名包含“空口”的有7个,包含“崆口”的有6个,包含“埪口”的有10个;包含“空下”的有8个,包含“崆下”“埪下”“硿下”的分别有4个、1个、6个;包含“空仔”的有4个,包含“崆仔”“埪仔”“硿仔”的分别有 5 个、8个、1个。“口”“下”表示所指的“崆”的方位,“仔”是方言词缀,这些地名都是字异而实质相同的。
在有关客家方言的文献记载中,也可发现本字“空”的身影。温昌衍、王秋珺指出,清代嘉庆初年镇平人(今蕉岭)黄钊著,成书于嘉庆道光年间的《石窟一征》(又名《镇平县志》)是了解早期客家方言的重要资料,其中“方言”卷从考证词语的历史渊源的角度出发,辑录了 450 条方言词语。据笔者查阅,其中有“山涧”词条:“山涧”曰“坑”,亦曰“坑空”。也即,“山涧”是通语,“坑”“坑空”为当地客家方言。刘纶鑫指出,“阬”又作“坑”,客家方言称大山崩陷之处为“阬空”。如今,“坑空”或者“坑崆”“坑埪”之类的地名在广东山区依然存在。自此,本文开头所言及的广东最高峰“石坑崆”,其本义已明。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山东的少数地区有“山空”类地名,都与山间凹陷地带有关,其意义接近客家地区的“崆”类地名,可谓“空”在不同地域方言中的类似引申。不过,客家地区“空”字的引申更进一步,既不必与“山”同时出现,且引申义已自带“山”的属性,又常改写为其他字,如此就脱离了本字。
四、“崆”与“坑”
据魏宇文,梅州以地形特点命名的地名中,“坑”很有代表性。郑君龙指出,“坑”表示溪涧在东南诸方言中普遍存在,并大量出现在东南地区村落地名当中,引申自山谷义,是东南诸方言的广义特征词。问题在于,既然客家地区的“崆”“坑”都与所谓“山谷”有关,二者有何区别?
我们认为,客家地区的“崆”与广东更普遍存在的“坑”确有相同之处。就地形来说,二者都表示相对凹陷的地形。二字还可以相连,构成“坑崆”或者“崆坑”类地名。然而,二者并不是同义词,仍有明显区别。首先,“崆”表示典型的山区地貌,土丘、平原地带罕有“崆”类地名。“坑”则无论山区、土丘、平原地带皆有。其次,“崆”主要指陆地,甚至是高处的陆地,少数情况下表示河流,也是由陆地名称转指附近的河流。广东所谓“坑”多指水沟、溪流,主要表示低于常规地面的水域。最后,“崆”指山间凹陷,其形状是多样的,既有峡谷状,也有盆地状,或长或宽。广东所谓“坑”则多是线状的,这也因其多指水沟、溪流。
“坑”在广东普遍存在,包括粤方言区。相比之下,“崆”的分布区域较小,仅分布于山区,可视为比较典型的客家方言特征词。
五、结语
“崆”是广东山区很有特色的地名用字,也写作“埪”“硿”,都属于方言用字。“崆”类地名常见于粤北和粤东山区,表示山间凹陷、坑谷,后来也转指山岳名称。此类地名主要分布于广东客家地区,可视为客家方言特征词。闽语区的“崆”则表示山洞,数量也不及客家地区。“崆”与“坑”所表示的具体地形有区别,但共同点是都表示相对凹陷的地貌。广东最高峰“石坑崆”,以“崆”为中心语,其山岳属性更为凸显。从命名来看,“石坑崆”早期应指当地山间的坑谷凹陷地带,因山石峥嵘、溪涧下流、山高谷深而得名,后来转指高处山岳的名称。
作者:苏若阳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2024年05期
选稿:贺雨婷
编辑:宋宇航
校对:徐和惠子
审订:宋柄燃
责编:欧阳莉艳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