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点语言文字的事情。

语言和文字,才是一个文明最宝贵的东西,是“根”。

中文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语言和文字。

汉字既表音,又表意,符合人类高效、简洁、系统化的学习规律,只要掌握3000汉字,基本上就能无障碍阅读所有书籍,自行学习知识。

更了不起的是,从商周的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再到今天的简体汉字,中国的文字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变化,高中生水平,就能读懂秦朝小吏的竹简,唐朝时候小学生的作业,今天大家都能看得懂……这是一种有着极强知识文化传承性的文字,以此为纽带,我们能和古人共情,能和古人同心,千载以来,最优秀的中国人,心都是一样的。


中华民族历史上历经磨难、百折不挠、总能浴火重生的秘诀,其实就在这方方正正、气象堂皇的汉字之中。

“书同文”,奠定了大一统的精神根基。


你看看欧洲,为什么会各种国家、各种民族、各种语言、各种文化、各种宗教信仰互相歧视互相仇恨?就因为他们用着乱七八糟千奇八怪的字母文字,几千年都没有“书同文”,所以他们缺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思想文化。

与汉字相比,字母文字有着天生的“劣根性”,即便你认识所有字母,认识大几千的单词,你也没有办法去看懂所有的文章和著作……

字母文字是一种极不稳定的东西,它们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加新词,改变读音和写法,英语中现在就充斥了无数乱七八糟的“新词”和“生造词”,美国人自己都在吐槽现在的狗屁文章读都读不懂,几百年前的英语,和现在的英语,其实早已是两种东西了,英国人美国人是无法看懂莎士比亚原本著作的。


实际上,他们文化上是没有传承的,所以才不得不到处“认爹”、“编造历史”。

美国如今识字率只有79%,有两成多的人都是文盲,还有大量的年轻人患了“阅读障碍”——堂堂七八年级的学生,读不懂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看不到稍微长一点的文章,没法做阅读理解和写作,这放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中国当年只经历过扫盲班的农村大爷大妈,都能顺利看报纸、阅读小说。



东亚的日本和南朝鲜同样有这样的问题,当年他们热衷于“去汉字”,日本用各种乱七八糟表音的片假名取代汉字,南朝鲜直接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来给汉字注音……结果造成了自己家语言文字的大混乱,因为它们作为中文的一种“方言”,自家语言是有中文很多特点的,比如同样的读音下,可能是不同的字……日本疯狂引进英语读音的片假名,导致日本人自己都看不懂广告牌和新闻,日本人自己都吐槽“满篇的片假名谁TM看得懂啊”?南朝鲜的高层精英是不得不学习汉字的,因为他们的“韩文”太简陋、太容易混淆了,只适合底层人用,但凡读了研究生以上,就必须使用汉字去阅读资料、写作论文。

汉字有一种奇妙的威力,你不需要全部认识,你也不需要认识一篇文章、一句话中的所有字,有几个字不会读,没见过,完全不影响你能“意会”出这篇文章、这段话的意思……一个生僻字只需要在语境下转几下,你就轻松可以“猜想”出它的意思,如果你下功夫查一下它的出处和典故,那么你一辈子都忘不掉。

字母文字就完全做不到。

之前很多人造谣说“中文的表达不精确”、“汉字不适合搞科研”,实际上,中文和汉字正因为太精准、理解门槛太高,导致了在西方难以普及……但中文只要入了门,后面用起来其实比任何一种语言都方便,举个例子,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汉字就是表达最准确、最简练、干净利落的,汉字表达数字和符号有着极强的规律性,不想字母文字那么啰嗦、繁冗……我们用于数学上的“元”、“幂”、“指数”、“对数”等等的表达,也远比字母文字方便快捷,在未来,单音节充满规律性的汉字一定更适合科研。


实际上,除了中国之外,已经没有几个国家能够真正保留自己的“语言”了。

举个例子,日本人正在失去日语,日语正在消亡,因为他们懒到随便一个外来词都用英语来替代,他们不利用原有文字进行意译,而是直接把外来词的发音拖进来用,日语里,“篮球”是“拔丝给多宝”,龙是“多拉贡”,计算机是“康嫖特”,连“机会”这种抽象词的发音,都是“呛死”(—チャンス)。


其实大量的外来词是可以简单意译的,老百姓也好懂,但日本已经魔怔到是个外国东西就无脑音译的程度,你日语学得再好,也爬不上铺天盖地的舶来词堆积而成的屎山。

日语的片假名,本来就是“注音”,现在又多了无数乱七八糟的给英文“注音的注音”。以至于“满屏幕都是片假名”……长期下去,日本人也看不懂日文,读过书也会成为“文盲”。

更离谱的是,英语自己都在变成一坨混乱的大便,因为他们也是随便引进外来词、生造新词,而不是利用原有的语言文字组合进行“意译”……

举个例子,英语中,母牛是 cow,公牛是 bull,阉牛是 ox,牛是 cattle,牛犊是 calf,牛肉是 beef,中文的话小学生都能简单“望文生义”,理解个八九不离十,英语直接就是一堆毫无关联的字母组合,根本不能看出任何“牛”的意思。

再比如说,葡萄是grapes,葡萄干是raisin,葡萄酒wine,你能肉眼看出它们之间有啥关系吗?英语缺乏自由组合的能力,只能靠不断增加新词死记硬背。

盎格鲁撒克逊人原生的语言实在太烂,以至于从诞生之初就是个大杂烩,但凡没文化、不会读的东西,就直接用法语、拉丁语的单词来替代,说白了,就是“偷语言”。以前整个欧洲大陆都是瞧不起英语的,因为那是野蛮人下三滥的语言,后来到了殖民时代,不做人的大英、北美奴隶主匪帮先后成了世界霸主,这才抬高了英语的身价。

更离谱的是,英语‌拼写与发音不一致‌:拉丁字母引入英语时,拼写基本保持不变,而发音却发生了变化,导致拼写和发音不一致……明明自己已经是拼音文字了,居然还要用音标来注音,和日语片假名一样,用注音给注音注音,干脱裤子放屁的事情。

实际上,注音文字是一种非常落后、低效、原始的文字,它们为了扩充内容,只能不断吸收外来词、深造新词……以至于单词量越来越大,英语每年增加上万词汇,普通人穷尽一生都学不完,中国留学生考的什么雅思托福,在美国人那里其实是高雅的“古文”。

英文造词很多时候毫无规律,所以词汇量巨大,1000汉字就能让一个中国人随便阅读写作,但1000英语单词就是纯文盲,就算3500单词都不能覆盖日常生活。

到了各学科专业领域,更是令人发指,英语中,儿童是中child或者kid,但儿科是pediatrics,牙齿是tooth,但牙科是dentistry,眼睛是eyes,但眼科是ophthalmology……你让老百姓去医院挂号,都搞不清楚要挂什么。

英语很多医学、生物专业的新词汇,都是胡乱起名的,不是根据实际用途起名,而是喜欢往里面塞创始人的姓名、夹杂各种奇葩的拉丁文,外行学科的人一下子变成“文盲”,瞬间形成“信息茧房”。

他们直接可以靠语言文字,来实现“阶层固化”。







如今,美国“阅读障碍”已经成了中小学的普遍病症,成年人中也有了5000万功能性文盲,这些人不会看报,不会报税,不会填表,看不懂时刻表……他们对于繁冗复杂的美国官僚行政体系来说,都是随便割的韭菜,一个账单就能让他们破产、无家可归,美国在批量制造傻子和流浪汉。

所以,那些识文断字,能够看懂政府通告、银行短信、律师函、医院账单、保险条款的人,都成了美国的精英,头脑好的美国人都去做“报税人”、“法律顾问”、“买车顾问”、“保险经纪”去了,因为傻子的钱太好赚了。

英美上层阶级的年轻人,读书的时候,大量的智力和精力都花在和这些破词上斗智斗勇,而不是真正用于科研创新,因为写论文做演讲当“上等人”必须会这些,这比八股文、格律诗还消耗精力,因为它枯燥无比,纯属屎上雕花。

实际上,今天他们的工业和科技衰落,首先源于语言文字的混乱和衰落。

本质上是因为他们的交流工具过于原始,文化过于简陋,靠抢劫偷盗为生的原始文明渐渐失去生命力,回到他原本应该在的位置。

欧美精英阶层,已经在培养他们的子女学习中文和汉字了,普京家的孩子会说中文,特朗普的孙女甚至能够字正腔圆背诵唐诗。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全世界都说中国话”这个愿景并不遥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