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华


齐诵拜师帖。廉万营 摄

□本报记者 李英华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大道弘光,惟承惟扬。今有弟子,有志岐黄,而资鲁识浅,兢兢惶惶……”

12月14日,郑州,一场古朴庄重的拜师仪式正在举行。20位来自全国的中医大师端坐台上,来自河南省中医院不同科室的骨干医生先齐诵拜师帖,再献花、奉茶,最后双手叠并、大拇指相对、置于胸前,恭敬地行礼并呈上拜师帖。师父们则送上回徒帖,并赠送书籍。礼成后,每个人脸上都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是省中医院举行的杏林薪火工程启动仪式,随后首届嵩岳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来自全国的名中医论道岐黄。

中医为何要拜师?拜师有哪些讲究?背后有何深意?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为何要拜师

自古以来,华佗拜师的典故被传为佳话,长桑君“禁方”传扁鹊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历史上许多名医都是广拜老师,融百家精华于一炉。

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医药院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中医药能历久弥新,历经千年而不衰,并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与其师承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密不可分。

举例来说,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然而脉诊的指力轻重、二十八种基本脉象的特征等都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医书上的“轻取”“重取”“散脉浮大无根”“革脉弦急中空”等都是模糊词汇,具有鲜明的意会性特征,需要在师父的引导下反复实践、细心体会,逐步掌握这些模糊词汇的自我判断技巧。

在师承教育中,历代中医药名家的临床经验通过口传心授、耳提面命、衣钵相传,一代又一代的后学者长期跟师实践,方可逐步领会并掌握,少走弯路。因此,师承岐黄是中医成才的捷径。

现场拜师的省中医院青年骨干医生、肾病科主任庞欣欣高度认可这种观点。他此次师从的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李平擅长糖尿病、肾病诊治,独创的“糖肾方”疗效显著、广受好评,与他的研究方向十分吻合。“希望能学到师父的独家绝学,造福河南一方百姓。”庞欣欣说。

拜师有哪些讲究

对中医人而言,拜师是等同于结婚生子的一件人生大事,故而特别重要,也特别慎重。

相较于中医药院校教育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他们拜师后成为师父与徒弟,彼此关系更加紧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指的就是师徒间稳固的师生加亲情关系。拜师后,徒弟成为中医某一流派某一代传承人,“根正苗红”,被记入传承。

正是由于师承教育中师徒关系特殊的紧密性,拜师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就像此次杏林薪火工程启动集体收徒仪式,献花、奉茶、行礼等各环节都颇为讲究。值得一提的是拜师帖,其实就是徒弟写给师父的一封信。正如此次拜师帖所言:“今幸闻先生之懿德仁术,高山仰止,鄙心就向。故欲拜其门下,趋庭受教,广学博览,尽得真传。弟子愿尽己所能,皓首穷经,传先生之衣钵,扬中医之嘉名。”古文抑扬顿挫,用词考究。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文化底蕴深厚,医学体系独具特色。”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原司长孙塑伦说,“这次拜师遵循古礼,是向公众宣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好时机。”

拜师后要做什么

拜师后,师父会言传身教、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地将本门中医绝技传授给徒弟;弟子要终身学习、进修,通过诚心讨教、细心实践、揣摩反思,领悟医理、深入医道,将名家的看家本领学到手、传承下去。

拿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李欢来说,这次拜师的是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中朝。“针灸是中医技术走向国际的第一张名片,吴老师不但擅长针灸,还拍了很多短视频进行健康科普,与治未病科室的主责主业特别契合。”李欢笑着说。

这20位中医名家,将作为高层次人才被省中医院柔性引进,未来3年每年要来医院至少6次,除了坐诊、传授医术,还将介入科室业务管理、教育科研等工作,徒弟则每年要跟师学习12次。

在省中医院院长冯晓东看来,拜师有更深层次的用意。医院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才,河南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首要战略,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和指导。本次杏林薪火工程柔性引进的20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全国名中医3人、岐黄学者7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级学会主委6人、国家级学会副主委3人。这次主要面向医院科室主任的杏林薪火工程,将与面向年轻医生的“杏林远志”和面向50岁以上专家的“杏林大医”一起,共同构筑起金字塔式的杏林铸才计划,为医院发展注入强劲的人才动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