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近三十进入体制,参与创办某学院书法专业,历十年,又于2009年起,做社会性书法教育至今,也算是对多种书法培训模式都有过一定的尝试。古人鲜有以书法为业者,故也未曾有成熟的书法教育研究。自我太老师陆维钊先生受潘天寿院长之托,以保存民族文化为发心,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书法专业,才开始有书法专业的设置及相关现代书法教育的全面思考与研究,所以,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当代正属于书法教育的萌芽期,无成法可循,教学思考都还未经过大量切实有效的实践成果来证实,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历史阶段。
当下书法已经脱离实用范畴,失去了社会性实用基础,进入了小众的艺术领域,加上全球化趋势,东西方文化观念的碰撞,使得当代书法教育声音庞杂,各种书法理念纷至沓来,当我们面对几千年的书法传统,产生了承传与发展的思维困惑。
所幸当代是一个立体的时代,科技昌明,讯息媒介发达,我们每一个书法爱好者,只要有兴趣,都能将古今书法痕迹了然于胸。这个时代也确有一些深入思考者,面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风尚变化,通过横纵比较研究,在书法传统认识上有了一些与前辈相异的判断,只是还没能有效地落于实践,这需要时间与沉淀。
这个时代的书法研究者,如能借助时代特有的优势,以梳理继承书法传统文脉为第一要务,“不做笨子孙,不做洋奴隶”,以海纳百川的胸怀,集思广益的智慧,百折不挠的决心,多元吸纳前贤优秀文化传统养分,也许会为后世开拓者提供一个深厚的传统书法认识根基。以“复兴”传统为目标,才能使未来书法发展不至流于肤浅粗糙,取水源头,创造才有根基与活力,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向,便根植于此。
寒暑假这样一个短期的书法教育,特训营不会迎合学习者的兴趣点而逐年变化课程设置,因为,走马观花的学习态度,必定不会有持久深入挖掘传统的能力。相反,“旧书常读出新意”的人,反而能有效地增益能力,提高手段,获得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本事,这也是我们这几十年以来经过教学实践多次印证的经验之谈。
关于文化方向,我们每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包括传统手工业从业者,是不是都应该有那么一点信仰,是不是要时常叩问自己:你未来的子孙面对的是美好还是丑恶,他们将接手一个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价值体系?
牛思农
2024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