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

一名擅长带兵打仗的将军,可以不需要再招募士兵,也不需要再运输粮草,只需要从自己的国家购买一批物资,就可以在敌人的国家中,补充足够的粮草。



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长时间保持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因此,古往今来,有些将军在指挥战争时,都采取了“以粮养兵”的方针,力求在敌国就地解决粮食供应问题。但是,“因粮于敌”的实施非常困难,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有利的、客观的条件,以及指挥人员的周密计划和准备。在人类战争史上,由于奉行“因粮于敌”的教条,导致了战争的失败,日本在二战中的英帕尔之战就是一个例子。



一九四三年十月,中、英、美三个国家按照缅甸的协定,开始了对缅北日本人的反击。为了阻止盟军的攻势,侵缅日军制定了“乌号攻势”,企图占领盟军的反攻据点,即英帕尔(印度东北的一座城市),阻止盟军的攻势,夺回战场的主动权,并试图利用这一攻势,在南亚次大陆掀起所谓的“革命”,并将英国从印度的统治赶下台。



一九四四年三月,日本三个精锐师团,约十万人,趁盟军没有防备,从三个方向向英帕尔发起猛烈的进攻。之前,日本人在马来西亚击败了英国,骄傲的日本人对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很是轻视。日本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相信,以他的实力再加上轻装突袭的策略,三个星期内就能打败英国军队,因此,他片面地强调了“因粮于敌”的后勤,试图“很快占领英帕尔,然后享用丘吉尔的补给。”



由于日本人对敌人的严重轻视,制定了一些很不现实的后勤保障方案。每个师只带两到三个星期的口粮,两个基数的弹药。由于缺乏公路,不能组织交通工具,日本人放弃了大量的重武器,把自己的部队编为“驮牛师”和“驮马师”,为军队提供大量的牛、马、羊和大象,在战斗中首先吃掉食物,然后是牛羊之类的动物,以“成吉思汗式补给”方式,妄图在一个月的时间,把英帕尔打下来。



日本人的后勤保障方案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忽视了家畜也要吃草。在历经二十多天的艰苦跋涉,到达英帕尔前线时,日本人的家畜已经因为缺少食物和美英飞机的轰炸而死去,东南亚的高温天气使家畜的肉迅速腐烂,无法食用,粮食和弹药也急剧减少。



日本人“因粮于敌”的想法落空了,在盟友的支援下,英帕尔的英国军队非但没有像日本人所想的那样溃不成军,还顽强地坚守。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派出了运输机,日以继夜地向被包围的英国军队提供支援,除了提供一个师的兵力以外,还运送了大量的重武器。

由于日军缺乏重型武器,因此无法突破,所以他们的补给计划也就泡汤了。从五月初起,每个战士每天的口粮从一顿六两(300克),到后来不得不吃香蕉、野菜、野草充饥。



战士们因体质虚弱而挨饿。在雨季到来的时候,三万多日本人感染痢疾、疟疾、霍乱、伤寒等,因无药物医治,大多病逝。英国军队趁势发动了反击,日本军队溃不成军,只剩下一万多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古语充分表明了后勤保障是一场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粮于敌”的方针是对的,但是不能一厢情愿地进行计划。利用敌人的军械,固然可以事半功倍,效果更佳,但也有极大的危险。



如果遇到顽固的抵抗,物资供应中断,士气和战斗力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因粮于敌”不仅要有强大的后勤支持,还要有苏联的伏龙芝将军说过:“任何战争的人,都应该是优秀的后方策划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