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网络上流行一句话: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诚然,作为普通老百姓是根本无法想象那些有钱人的奢靡生活,因为,很多东西你都没见过,甚至是完全超出了你的认知范围。
反过来讲,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同样也无法体会到平民百姓的生活艰难和苦处,这就出现了历史上有关晋惠帝司马衷的笑话,一句“何不食肉糜”被后人嘲笑了千百年。
人活一世,应该常怀悲悯之心,为别人的喜而喜,为别人的忧而忧,平时乐于助人,为官时济世安民,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唐朝诗人颜仁郁就是这样的人。
颜仁郁,字文杰,号品俊,福建德化人,晚唐诗人,生于唐朝大和年间,幼承庭训,博览经史,饱学多才,擅长文学,胸有抱负,以状元身份踏入仕途,却遭遇权贵排斥,仕途不顺。
颜仁郁入朝为官后,因为不愿附和权臣李德裕的政见,而被贬为归德场场长。任职期间,勤政爱民,努力改善民生,受到当地百姓的敬爱和赞誉。另外,他还写下一首《农家》。诗作原文如下:



半夜呼儿趁晓耕,
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这首诗的大意是:
半夜就叫醒儿子,破晓时就去耕地。
瘦弱的牛儿有气无力地拉着犁,越行走越感觉艰难。
富贵子弟平日高高在上,不知道农家耕种的辛苦。
他们竟然错误地认为,田地里的谷物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颜仁郁这首《农家》是一首讽喻七言绝句。
整首诗先描写农民为了赶在天亮之前耕种,不得不在半夜就起床叫醒儿子的情景,既体现了农民的亲切和慈爱,又显示了他们的勤劳和节俭。
接着,描写了农民的牛因为营养不足而瘦弱无力,耕作起来十分困难的情况,既形容了牛的憔悴和虚弱,又暗示了农民的贫穷和困顿。
然后,直接指出当时的社会对农民的忽视和漠视,既反映了农民的孤立和无助,又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
最后,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对农业生产的无知和轻视。
全诗语言浅白,通俗易懂;构思巧妙,结构自然;前后照应,相互对照;意在讥讽,感情强烈;蕴藉深邃,警惊深刻。
突出特点是采用了对比手法,一则是农家与时人的对比,二则是父子趁晓耕、羸牛无力耕的辛苦与富家公子不识农家苦的对比,从而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苦,表现了自己对农民贫困生活和艰辛劳作的深切同情,以及对那些不知耕作辛苦、不懂谋生艰难的人的极大讽刺。
诗中最后两句:“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看起来就像是个笑话,与那个“何不食肉糜”的白痴皇帝一样好笑,其实不然,现实中仍有这样的人和事,今天学习这首诗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