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每一位学子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徐可欣认为,教育不应仅仅是追求高分的工具,而应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过程。当代学生需要做的并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强者”,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谢强 (ID: dalianxieqiang)

文丨前新东方徐可欣 编丨Thea

国际教育是个很大的话题。

我从大学时期在洛杉矶创立教育公司,到任职美国高中学院,到加入北京新东方,再到成为独立老师并重启New Tour国际教育,转眼间在国际教育的各个细分领域都转了个遍。

我本希望像数学公式一样,找出冲刺名校的“最短线段距离”,但一旦教育依赖固化的体系,就会出现缺乏创新、缺乏变化的问题,也难以培养顶级人才。

而我们,只能尝试找“最优解”。

我在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读大三的时候,开始帮助本地社区大学的同学做转学申请。

他们大部分是高考失利后选择了国际赛道,没有提前准备好的托福和SAT分数,于是先进入社区大学,再凭借前两年优秀的大学GPA申请进入前五十的美本院校。

在和这些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知到他们的特点:对校内考试的得心应手和对自我探索的不确定性。

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做题和考试成为舒适区,但问及热爱、自我评价,却不善于探索和表达。

两年中我帮助二十多名同学成功转学进名校。在帮助他们不断挖掘自我的过程中,我却觉得很可惜。

因为尽管申请结果不错,这种路径的弊端却很明显,转学之后的GPA从零算起,而大三直接上专业课难度骤增,学生疲于学业也很难真正融入大学社交,而且转学分不够还导致假期需要多上课从而放弃实习等。

所以更多时候,我听到的都是“如果早点走国际路线就好了”。

于是我下沉到了高中。

我进了一家位于洛杉矶的私立美国高中学院,同时也在机构内为中国留学生提供给学术辅导。

我主教数学,从代数到微积分到高阶选修,其中AP难度及以上的荣誉课程可以到大学兑换学分。

在这里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在美高校内经常被强调的:GPA的重要性和严格性。

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board其实对AP课程设置和老师授课进度有明确的要求,我们的每一份教学材料都需要严格对标他们统一的知识点图表,我们也需要经常参与官方的教学研讨并且遵循固定的给分比例。

简单来说,就是不能一个班都是高分。

老师怎么给GPA?把分数分散到每周的作业、quiz、期中考试里去,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一考定输赢。

招生官怎么看GPA?一看GPA分数,二看课程难度设置,三看往年该学校的给分情况。

要知道,GPA所代表的是一个学生高中三到四年的学术缩影,你的进步、退步、偏科、甚至是学术诚信问题都能从成绩单上看出来。

也因此,GPA的重要性是我后来教课生涯中每天和学生强调的事情。

说回来,美高这一年学生给我的关键词是:自主与灵活。

单从数学这一门科上来看,大部分美国小朋友的数学计算能力是远不如中国高中生的,进入九年级还不能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但原因是很多孩子未来不会选择数学方向,所以了解基本数学概念和熟练运用计算器才是基础课程目标。

而那些未来会走理工科方向的同学其实数学思维并不差,也会尽可能地通过分班测试考到高阶数学班。

其他科目也是如此,在更早地确定自己想学什么之后,学生们会选择更贴合自己的课程和项目,尽量利用学校的资源来展现自己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热爱。

学校的走班制也是极大支持了这一特点。

而我所接触的在校外补课的中国留学生更是如此。

在明确自己的短板的情况下,大部分孩子会主动寻求帮助,通过同步补习稳定自己的GPA,从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擅长的科目或者活动上,良性循环。

我始终认为美高是一个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地方,灵活的课程体系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孩子并不自律,也很容易在繁杂的课程和活动中找不到重点,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与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相比完成一些教研行政任务,我更喜欢给学生提分的感觉。所以回国后我加入了北京新东方,作为一名AP微积分老师。

我加入的时候正好是寒假,一直到五月初考试都是AP上课高峰期,连续每天十个小时的课程让我时隔多年又再一次找回“应试教育”的感觉。

在短短的三个月里,除去班课,光是一对一授课的学生就有几十位,有我从头带到尾的孩子,也有排不下课和别的老师搭班带的孩子。

虽然疲惫,但好在结果都很不错,我带出了非常多5分的孩子。那一年我也成了部门优秀新教师,并且好评率达到了前三。

但与此同时,我积累了太多感受,这些变成了思考,也变成了诸多疑问。

我很喜欢讲课,收到最多的评价就是我是个“利索”的老师,别人需要讲一节半课的内容我能用一节课讲好让孩子们学懂。

我必须承认,把一年的内容压缩进三十几个小时的课程里,是高效的,讲起来是“爽”的,但这又和曾经一点一点把大学课本融进高中课堂的我相违背。

在大厂里做教育,学生很多,但深入接触很少。学生和数学之间很难建立联系,我和学生之间也是。

我,学生,数学,就像三个独立的个体,因为即将到来的考试短暂地凑在了一起又分开。

我甚至见到了很多校内明明开这节课,但脱产在外面学习的孩子。

我不想如此,培训和校内不应该这么割裂,尤其是AP/IB这种学科类科目,它和标准化考试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应该是孩子们进入大学前对专业的有效探索途径,也是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培养过程。

成为独立老师其实源自于一位家长,她说,我女儿喜欢你,她很难喜欢数学,换老师都哭了。

其实我在旺季收到过非常多肯定的评价,但这是我刚离职犹豫是否要去其他行业探索的时候,这句话让我坚定了留在教育领域。

而随着家长和学生的口碑推荐,在完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我的学生却越来越多。在独立老师期间,我和每一个学生或家长建立了深度的联系。

很多学生我从高一一直带到高三,不再是短暂地应对考试,而是和他们一起寻找学习乃至万事的方法论。

我看到了学生的烦恼、家长的焦虑,通过我的经验和专业提供帮助,甚至成为缓和亲子关系的枢纽。

我有更多时间去深入研究不同课程体系的区别,去探索公立学校国际部与国际学校对孩子的影响。

说到这想起来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北京新东方任职的时候,当时的校长谢强老师布置了一则任务,希望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不同课程体系的区别,而这则分析正好交给了我。

当时我从AP、IB和普高数学的涵盖内容、评分方式和例题对比来分析了三种学习路径及对未来的帮助。

在我长期沉淀到一线后,除了回答“选什么体系最合适我”外,我认为另一个很重要的是,“选了这个体系后,我该如何发挥我的优势和补足我的短板”。


AP的关键词我觉得是“灵活”。

比如AP微积分,“容错率高”,“专业适用性广”,“准备周期不长”,这无疑让AP微积分成为最受欢迎的AP考试科目之一。

Collegeboard也在不断细化着AP数学,目前分成了三层:Pre/AB/BC。

作为一名数学和统计专业出身的老师,我非常推荐同学们在高中去尝试和学习这些科目。

不难看出,将AP数学分类碎片化的最大好处是学生可以尽可能地扬长避短,选择自己的优势科目来参加考试。

一个数学非常好的学生,在学完微积分BC后,还可以继续选择学习方向:

如果对纯数学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线性代数;

如果对应用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统计;如果未来想学习工程,则可以继续选择计算机科学。

而一个数学不好的学生,自然也没有必要强求他在微积分BC和统计的高分。

这也是大部分美国高中会采取的数学体系,可以让学生在进入大学的前几年接触到更多专业知识,帮学生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

国内选择AP的大部分孩子是进入高中后才开始接轨国际课程,理科基础是很大的优势。

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没有提前准备从而导致看不懂英文课本、不适应英文教学、或者是被时时刻刻都要关注的GPA打乱了阵脚。

如果在高一前的暑假自学或上一些衔接课,提前了解学校课程安排并制定适合自己的AP选课规划,那么进入高中后会轻松非常多。


IB的关键词是“能力”。

进入IBDP阶段的数学通常有两种路径。

许多国际学校采用一贯制的IB体系,让学生能直接从IBMYP过渡到IBDP。

这种路径的优势非常明显,IBMYP不仅关注学生学术能力的提升,还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认知和全球视野。

所以在我辅导学生做IA课题时,能感觉到他们具备良好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当然还有优秀的分析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

但是针对数学课程而言,IB一贯制体系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在IBMYP阶段,甚至追溯到PYP阶段,学生在计算和解题方面的练习普遍不足,很多基本运算(比如分数的加减乘除,解一次方程)都习惯依赖计算器。

所以很多孩子在进入DP阶段后,面对难度陡增的数学课程时感到不适应。

家长和老师必须了解这一点,才能在小学初中的阶段做好规划,打好基础,带孩子顺利迎接DP。

而一旦做好这一点,IB培养给孩子的学习能力将是终身受益的。

少部分公立国际部的学生则属于半路出家学IB。通常会先学习IGCSE课程作为衔接,然后再进入IBDP项目。

与国际学校相对应,公立国际部的优劣势也很明显,学生的数学基础是相对扎实的,计算能力也不在话下。

但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却容易出现“水土不服“,是否能够快速融入IB体系也需要根据学生综合能力来判断。

课量大,进度快,活动丰富,这些都是双刃剑。


AL的关键词是“对口”。

英联邦下的申请尤其看重专业性和考试的表现,这就要求孩子在进入AL选课的时候一定要思路清晰。

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更要明确申请中各专业AL课程的要求,提早规划,千万不要等到申请的时候发现专业和课程有偏差。

因为最终只用选3-4门科目而且专业性强,我认为AL很适合偏科且擅长考试的孩子。

比如数学,同样是用IG课程作为衔接,AL数学的模块更加复杂一些。

卷面容错率比较低(想拿到AL数学的A*一般需要拿到90%卷面分),但是出题套路固定,而且有多次考试机会,通过练习和刷题还是不难做到“用成绩说话”的。

我曾有学生从普高转到国际轨道,很擅长考试,用一年时间学完两年内容,最终在AL体系中也拿到了很好的成绩。

不过这里我更推荐“偏理科”的孩子学AL,因为理科生在AL的体系下选课相对比较灵活,而且如果是申请英国,专业对口度要求较高,单学文科申请的的范围也很受限。


当然这只是我对这三类课程体系从数学专业上的一些看法,孩子们的成长本身就是千人千面,没有捷径,只有适合自己。

孩子和家长信任我,愿意与我分享,我也收获颇多。

在独立老师的这段时间里,我很享受,也同孩子们一起成长。

我认为的课程不可替代性-既不在于课程本身,因为知识大都是标准化的;也不在于课程节奏和课堂讲练设置,因为这些变更起来很容易。

而是在与学生的良好关系里,让他自己充满动力地去吸收和探索,让他由衷认可并愿意主动寻求帮助。

提升分数只是基本。

而在提分之上,是自己的专业素养能为孩子开拓对这个领域的认知;

是自己的学习能力能潜移默化地正向引导孩子的学习习惯;

是自己对教育的敬畏与热情能挖掘孩子们的天赋与创造力。

是老师,也是朋友。用自身的能量和经验带孩子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最优解,强者要强,弱者也要强,这是我对国际教育“本地化”的理解。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