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教委公布了61所“首批上海市儿童友好学校试点校”名单。这些学校立足儿童优先、突破重点,创新探索,努力构建对儿童成长更友好的政策制度、校园空间、服务体系和成长环境,收获了一批凸显儿童友好理念的学校建设成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来看在小小校园里,有哪些为儿童服务温暖巧思——

“小小的,是我们的校园,大大的,是儿童的世界。我们一起以小见大,造一个柔软的、温暖的、友好的,爱的家园……”走入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张杨校区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双手怀抱托起孩子的儿童友好标志,是五年级学生唐一诗和同学们一起设计的图案,凝聚了全校师生对儿童友好校园的共同理解。在这样一个面积仅为9亩的小小校园里,处处呈现出为儿童服务的巧思,体现着教育的温度,儿童友好的理念已经成了推动全校发展的最强动力。

作为一所地处浦东闹市区的“小”学校,对照《上海市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实施方案》以及《浦东新区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实施方案》,“人均”“数据”这些词成了学校创建初期的一座座大山。

“教育需要因地制宜,克服困难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凝聚共识走向发展的机遇。”在校长娄华英的带领下,从2023年11月开始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教师开展对创建指标的解读,由此,老师们开始思考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渗透儿童友好的理念。

学校以“党建引领下儿童友好学校的文化建设”为抓手,建立党员、团员、队员不同人群的协作工作组,从而形成持续参与、相互支撑的工作机制。在学校党总支的引领下,老师们重新研读了学校相关制度文本,在学校章程、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本中进一步凸显儿童关爱,增强儿童服务意识,从思想、制度、组织、作风四方面着力,形成人人都是创建者的良好局面。

为了更好地整合课程教学和主题活动对于儿童培养的重要性,竹园小学将原本相对分散的多项工作进行融合,开展更加明确的指向性培养,将课程创新中心和学生成长中心合二为一,成立五育融合中心,全面统筹儿童培养、保障儿童权益、落地儿童服务,将条目式工作变成项目式推进,更加指向儿童的五育融合,更加贴近儿童的友好服务。为了提升创建质量,将创建工作与全员导师制相结合,在各种活动中推动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进一步理解,教师成为学生的伴随者、呵护者。教师们在课堂上的话语表达,从“你来回答一下”变为“我们一起来探讨”。

在竹园小学张杨校区,进门就能看到一条攀岩道,虽然不高,但颇受孩子们的欢迎。学校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一片老住宅区内,面对硬件不够的困境,全校师生想办法让空间活起来,让教育暖起来,最终让儿童乐起来。在新一轮的学校空间改造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环境,将学生提出的建议融入学校政策制定、空间环境建设、教学设施配置、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方式优化中,努力在校园的每一处空间、课程的每一个环节看得见儿童的影子,捕捉得到儿童成长的足迹。通过儿童喜欢的校园色彩系统重置、儿童做主的校园提示文字系统创作、儿童参与的校本课程系统设计、儿童决定的校园活动系统定制,努力让竹园的校园和教育儿童化。


由蘑菇亭改建后的综合性运动空间成了孩子们的校园打卡地

在学校教学楼深处,原来的仓库被改造成小笋芽阅读空间,墙壁全部换成玻璃,以开阔空间。二楼拐角处,原本有一处教师办公室,现在成了开放的阶梯教室,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孵小鸡。学校的非遗体验室,原本是楼道拐角处一个有四根柱子的教室,因为不适合做传统的教学课堂,学校将其改造成了非遗体验室。在校园空白的墙壁上,悬挂着情绪哈哈镜,画上了卡通人物视力表,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摸高墙。这些有趣好玩的地方,让同学们的课间十分钟变得有趣好玩。


照一照情绪哈哈镜,摸一摸墙上小铃铛

构建儿童友好学校,不在于空间多豪华、场地多么宽敞,而在于处处有见儿童参与、处处有为儿童服务、处处有益儿童发展、处处采纳儿童建议。在二楼楼梯口,学校按学科放着几个盒子,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建议写好投入其中,每天有老师定时收集孩子们的反馈。有学生反映“我们的体育运动场地太少了”,于是学校绞尽脑汁,将校园围墙打造成攀岩绳类体验区,设置了攀爬吊爬运动区;有孩子说,“下课能去的地方能不能更多些”,于是在教室外面补充了情绪哈哈镜,让下课时间也能开怀大笑;有学生建议,“我希望中午能眯起眼睛休息会”,于是,开设了“小笋芽午间休息室”……只要收到学生的设计灵感,学校会不遗余力将这些“儿童所需”努力在螺蛳壳里做出道场,让孩子成为校园的设计师。


“声”动校园墙,让孩子们每一个小小的梦想能落地

在竹园小学,儿童是校园的主人,为了更好地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学校启动小笋芽系列——通过常态化实施开展“小笋芽HUI论坛”,鼓励每个孩子汇想法、慧思考、会表达,目前已经将“小笋芽HUI论坛”打造成汇聚儿童思想、荟聚儿童创意、鼓励儿童表达的舞台。每一期小论坛,孩子们都会围绕一个热门话题开展讨论,比如儿童眼中的项目化学习是怎么样的,孩子期望爸爸妈妈成为什么样的等等。同时,还打造了“小笋芽议事厅”,面向全校全体儿童,一起来讨论学校的大事、要事,鼓励他们像专家一样思考,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敢于说、善于说、能够说。“小笋芽梦想板”,让孩子们通过一面墙、一张纸、一幅画述说他们的梦想,通过学校助力帮他们实现;“小笋芽课程站”请孩子们评价教师们的课程教学,说出他们对每一个学科、每一个执教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小笋芽师生对话机制”,通过和校长妈妈聊天、和老师朋友共玩,道出自己的小心思,分享自己的小秘密。

今年竹园小学的作文节变得有些不同,学校空出了一间教室给5年级学生组成《作文节报》编辑部,由教师们按语文学科课标设计征文,面向全校1-4年级学生征稿,最后由5年级学生编辑完成一张报纸。通过这样的活动,打通了整个学校,让全校师生一起做出一张属于自己的报纸。

竹园小学的校本课程——“小笋芽齐迹学院”是以榜样人物的品质为学习目标,每年命名都来源于学生的建议。这个学期5个榜样人物命名的学院中,“莱特”成功入选,而“孔子”继续当选。学校课程创建的过程中,将儿童的成长需求放在首要位置,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学儿童喜欢的内容。”在“小笋芽齐迹学院”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核心团队的成员中就出现了儿童的身影,他们会和老师们一起坐在会议桌上,大胆直白地表达自己和小伙伴们的喜好,喜欢哪个分学院的学习主题,喜欢哪个上课老师,喜欢哪种学习方式,这些最真实的想法成为了老师们进行课程设计最珍贵的原材料。这些小不点在学校课程建设中踊跃建言,让学校课程真正成为了儿童的课程,成长的课程。而教师们也再次认识到学校是师生共同成长地方的真正含义,“有时候学生也能成为老师的老师,老师也会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和小伙伴一起研究中草药

学校鼓励每个孩子敢于发声,让校园中处处可见儿童的声音和影子,让校园因为儿童而充满趣味。让每一个学生站在今天过明天的生活,是竹园小学在儿童友好学校创建中努力践行的培养目标。学校希望每一个学生不仅仅会学习,更要会思考,还鼓励大家勇敢地畅所欲言,每件事情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校园虽然只有9亩,但同样能“以小见大”,建设充满爱的温暖校园。

素材由浦东新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邓允

“在看”和“点赞”点这里哦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