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镇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是古蜀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三国文化、古丝路文化的交汇地。现存瞿上城、蚕丛祠、三官堂、东汉崖墓群等历史遗迹,以及山寺圣灯、涌泉山瀑、牧马飨堂等“双流古八景”。节假日里,广都博物馆、双流区美术馆、古蜀农耕文化博物馆、何建明书院、蝴蝶博物馆等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前往参观、打卡。作为四川省首个象棋之乡,黄水镇将象棋赛事与空港花田自然美景结合,大力推广和发展象棋文化。当前,蜀锦艺术工坊、318“川藏首驿”正在着力打造中......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黄水镇始终将文化作为根本,将产业作为载体,在挖掘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文旅融合深度,擦亮黄水这张文化名片。

立足群众所需,让文化惠民乐民

坚持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让群众乐享自己喜欢的“文化大餐”。2024年,黄水镇围绕“群众参与、群众喜欢、群众满意”,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文化阵地建设,一场场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绽放在乡村大舞台。有“携手并进·喜迎2024”新春活动,通过送春联、打春牛、火龙灯舞、文艺汇演等民俗活动为百姓营造喜庆和谐的节日氛围,同时也让传统非遗文化深入人心;有“弈动黄水·乐在棋中”社区象棋联赛,身处阳光下的空港花田,选手们切磋棋艺,感受古老的象棋艺术,以棋修心、以棋养德的黄水象棋文化底蕴不断深厚;有“一镇一特色·百姓大舞台”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在庆祝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里,精彩纷呈的主题汇演燃起人们心中浓浓的爱国情。除此之外,全年少儿美术、少儿象棋、成人摄影、普拉提等公益培训班开课240余次,惠及群众超1万人次。这些“家门口”的“文化盛宴”拉近了邻里关系,也激发起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精神文明的提升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拓展消费场景,文旅博教融合发展

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不断开辟文化消费新场景,提高黄水文旅辨识度。“文旅+音乐”点燃消费市场新热情。在“风吹麦浪·撒野乡间”2024黄水乡村音乐旅游季里,专业乐队演出贯穿露营观影、劈柴竞技、围炉烧烤、田间趣味运动会等户外活动,为游客带来一场麦田里的视听享受;“空韵板桥·锦衣玉食”音乐驿站主题活动以及“潮汇空港·消夏双流”音乐美食月活动都以音乐为桥梁,美食为纽带,连接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丰富享受的视听盛宴,还有各行各业热爱唱歌的朋友们欢聚一起,享受家门口的K歌舞台。这样的新体验、新玩法让黄水从盛夏到初冬都焕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文旅+博物馆”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围绕广都博物馆丰富文化资源开展“春到瞿上·百花同贺”花神节,在农历二月带领游客体验制作茶果子、掐丝珐琅画工艺,感受汉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古风元素”特色系列课程,团扇、油纸伞、春簪DIY、汉风刺绣体验等活动,让非遗文化在好看好玩中深入人心。“文旅+研学”,让游客在游中乐、游中获。积极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在不同农作物成熟的时节精心策划主题鲜明的农事体验研学活动,吸引大批亲子家庭参与,“恩桃儿熟了”樱桃采摘中活动,亲子互动制作樱桃饮品,享受劳动成果;举办油菜收割、插秧、小麦收割等研学活动,让孩子学习农耕、爱上农耕;举办“热辣滚烫”二荆条活动,为推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牧马山二荆条助力。2024年,黄水镇先后举办各类农事研学活动20余场,这些“稻田课堂”不仅拓展了消费场景,也让游客在自然中体验农耕文化,厚植爱农情怀。

激发文化活力,赋能乡村振兴再出发

始终坚持发挥文化振兴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创新。重塑乡土文化,通过挖掘文化深层价值、保护优秀本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让乡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可持续吸引外来游客的源泉。涵养乡风文明,以形式丰富、选择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浸润人心,围绕群众所需,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逐步培养一批新时代高素质“新农民”。2024年在黄水镇在文旅博教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业态进一步丰富,带动辖区内板桥美食街区、空港花田、印象荷花等100余家业主参与文旅活动,实现旅游收入8000万元,文化活动惠及群众30万余人次。展望未来,黄水镇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办好群众喜欢、满意的文化活动,不断打造展现黄水美好生活的出圈点,让文化成为连接当地每一位居民的纽带,真正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与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和产业振兴力。提高黄水文化的对外辨识度,走出一条独具黄水特色的文化之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