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作为诗歌最鼎盛的时代,涌现出无数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些名句也让原创诗人名气大涨。其实纵观这些诗人的一生,或许经历不尽相同,但大多仍是殊途同归,最终以“失意”结尾。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如果硬要从中选出一位比较圆满、幸福的诗人,贺知章必然榜上有名。为何说贺知章是唐朝最圆满的诗人?看完贺知章的一生就门清了,尽管他的早年也并不顺风顺水......

贺知章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年少时便以才气闻名。在武则天执政的证圣元年,也就是贺知章三十六岁时,他连中进士和超拔群类科,以状元身份正式开启了他的官场生涯。



由于唐朝的举士制度规定,登进士后并非马上能授予官职,加上武则天执政只有短短一年,贺知章虽展现出过人才能,但最初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

据史书记载,直到延和元年,贺知章才被授予国子监四门助教一职。

四门助教这是一个什么官呢?这主要是在国子学中协助博士授业的学官,是一个从八品的小官,无疑属基层官员。但此时的贺知章已经五十三岁,自他进入朝堂以来已经过去近二十年。

虽然贺知章早期仕途并不得志,但他属于厚积薄发的那一类人。

在接下来短短一年内,在族妹夫陆象先举荐下,贺知章便被迁为四门博士,同年再被提拔成太常博士,直接一跃跳到七品官的位置上。



同时,他也从学官系统转入九寺中最为重要的“太常寺”,负责皇家祭祀以及礼典的引导、主持,具备更多机会能接触到朝中核心官员,这对后续的升迁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开元二年到三年间,贺知章开始担任户部员外郎,于开元四年八月转为“起居郎”,均为从六品上阶,贺知章也从此时开始重新回到学术官僚系统中,此后他又一路高升为从四品的秘书少监。

开元十年,六十四岁的贺知章被请去参与《六典》等书的编撰,开启文学馆“支线”。不过很快他再次回到了太常寺,升迁为太常少卿,品级是连升两阶。

而这次回归贺知章算是积累起丰富的经验与资历,于是升为太常少卿后的第二年,贺知章就被提拔为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同时还担任太子侍读一职,正式进入高层行列。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贺知章担任礼部侍郎期间,发生了一件较为尴尬的事情。



当时岐王范去世,贺知章奉命打点其后事,但由于遴选挽郎取舍不公正的问题,被岐王的门荫弟子围着讨要公道,甚至被逼迫到翻墙逃离现场。

这件事一度成为笑柄,贺知章也因此改为工部侍郎,兼任秘书监同正员,不过依然担任集贤院学士,品阶并未改变,还是正四品下。

贺知章虽没有因这事被贬,但在后来十多年里,贺知章的升官之路受阻,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升迁,直到唐肃宗李亨被立为太子,贺知章才被授为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官阶三品。

这是贺知章官场生涯中最高品阶的官职,不过此时贺知章也已经步入耄耋之际。

对于晚年的贺知章,史书上评价其为“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这并非贺知章由于年纪大了失去初心,而是在感受到政治险恶后,认清了官场现实的一种明哲保身方法。



其实在贺知章担任太子侍读一职时,他便对政治黑暗已经切身体会,彼时太子还是玄宗次子李瑛,担任太子侍读的贺知章需要去到太子别院教授,因此贺知章或多或少对权力中心有所了解。

太子瑛大婚同年,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的儿子寿王回到宫中,这让李瑛产生巨大危机感。事实证明李瑛的直觉并没有错——很快武惠妃等人借武惠妃女儿咸宜公主下嫁一事发挥,向玄宗控诉太子李瑛结党,要害他们母子。

玄宗听后大怒,想要废了李瑛太子之位,此后李瑛处境一直很尴尬,贺知章作为太子伴读也有所感触。后来开元二十五年李瑛被废杀,贺知章听说后内心也受到极大冲击。



同年,张九龄被贬,和张九龄斗争了多年的李林甫上位,开始了他的长期专权,朝堂也走向混乱。李林甫本就仇视张九龄,连带着与张九龄性情相投的人一并恨上了。

贺知章曾与张九龄共事,张九龄被罢后自然也会受到排挤。太子李瑛被废后,李林甫为讨好武惠妃,暗中支持寿王李瑁为新太子,但谁曾想压错了宝,忠王李亨也就是后来的肃宗被立为太子。

李林甫内心惶恐,便多次动摇东宫,李亨的处境也变得尴尬起来,而贺知章依旧担任太子侍读一职,虽只是名义上的东宫僚属,但还是会被政治斗争暗流波及。

面对如此复杂、黑暗的官场,贺知章自知他一介文官难以改变,便索性不再拘束自己,选择在混乱的朝廷中明哲保身,醉心诗酒来消解心中烦闷。



天宝元年,诗仙李白来到长安,和贺知章一见如故,二人成为莫逆之交。贺知章看过李白作的《蜀道难》后,大赞李白是“真谪仙人”,又解金龟换酒,并向朝廷举荐了李白。

后来,贺知章和李白等人一起被称作“饮中八仙”,他们饮酒作诗,在其中抒发自己抱负和理想,宣泄心中的情绪。

次年贺知章在薛令之辞官返乡后,也下定决心辞官归隐,于是托辞“因病恍惚”、“梦游帝居”而辞官。相较于薛令之步行回乡的冷清,贺知章可以说是荣归故里。

玄宗在应允贺知章的辞官请求后,赐给了他镜湖剡川一曲,临行前还问他有什么想要的,贺知章思索过后便回答到,他有一个小儿子还没取名字,希望玄宗能赐名,玄宗欣然答应,便赐名为“孚”。

随后还特意提拔贺知章仍在朝中就职的大儿子,除了玄宗的各种赏赐,贺知章回乡时还有玄宗、百官为之赠诗饯行,当时共作了三百多首诗,这排场可以说非常浩大。



回乡后,贺知章选择自度为道士,继续守护心中的“道”,不过回乡后不到一年,贺知章便病逝了,享年八十六岁。

纵观贺知章的一生,他的仕途或许没有一直平步青云,早期甚至可以说踌躇不前,但也没有什么的大起大落,这对一个生于盛世末期、安史之乱前期、文人出身朝廷官员来说,已经是不可多的的幸事。

到了晚年更是迎来一生中的高光时刻:荣归故里,这和同为唐朝大诗人的李白、杜甫相比无疑是最幸福的。但在他心中,肯定还是有对朝廷不满,个人理想抱负难以完成的遗憾。

不过贺知章拥有很多人都少见的豁达心境,让他能在这样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贺知章能够在官场中沉浮了五十多年,却能始终保持安稳的根本原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