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一段,必须和孔子表扬颜回那一章一起读。
先看这一段: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再看孔子表扬颜回那一章: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有点像吧?“箪食瓢饮,不改其乐”,是孔老师表扬学生。大概过了几天,孔子自我反省了一下:不对啊,颜回贫穷而不改其乐,该表扬;为师我生活时而宽裕、时而窘迫,却一直不改其乐,岂不更值得表扬?所以,勉为其难地自我表扬一下吧!
以上是孔子内心独白,下面才是正经译文:
孔子说:“吃着粗糙的饭,喝着冷水(注:在古文中,饮水一般指喝冷水,热水一般用“汤”表达),(连个枕头都没有,只好)枕着胳膊睡觉,却能在其中感受到快乐。发不义之财(富),用不正当手段当官(贵),对我来说,就是浮云啊!”
孔子非常看重颜回,甚至表示颜回在某些地方强于自己——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有一次,他问学生子贡:“你和颜回谁厉害?”
子贡知道老师在给自己挖坑,更知道老师看好颜回,而自己有点锋芒毕露,这是老师不看好的。
所以,聪明的子贡迅速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是要“敲打”自己,连忙表示:“颜回更厉害,他听到一件事,能推知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
孔子对子贡的回答比较满意。子贡富裕——而且不是一般的富,到后来富可敌国;颜回贫穷,而且不是一般的穷,是叮当响的那种穷。
这样两个人成为同班同学,你是班主任,会不会担心?
班级中没有出现对穷学生的歧视、孤立,与“班主任”孔老师的教导,是有关系的。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在子贡回答之后,孔子的态度。他说:“吾与女,弗如也。”这句话的解释有两种:
一种是,我同意你的话,你不如他(颜回)。与,赞同。
一种是,我和你都不如他。与,连词,和。
专家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
如果是第二种,说明孔子认为自己也不如颜回,颜回潜力巨大,后生可畏。有可能是孔子谦虚,也有可能是孔子的真心话。
谦虚的可能性大。颜回在修养、境界方面,在当时和孔子肯定还有差距;即便他潜力很大、前途无量,且活得长久,接了孔子的班,在开创性上,依然不可能和孔子比肩。毕竟孔子是一代宗师、万世师表,颜回就算继承孔门事业,也只是“宗”,算不得“祖”。
和前面的两段联系起来看,孔子谦虚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他的确很欣赏颜回,但颜回的境界,和他描述的自己的境界,依然是有差距的。
颜回的境界是什么?贫而乐。
孔子的境界是什么?贫而乐,富而乐;贱而乐,贵而乐。
颜回,是静态的乐——保持在贫穷的状态之下,依然快乐。
孔子,是动态的乐——无论贫贱富贵,始终快乐。
孔子看淡了富贵,自然也看淡了贫贱。这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唯有追求道的过程,让自己快乐,而且始终快乐。
这与孔子一生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没有人生历练,到不了这和境界。
天不假年,颜回英年早逝,这让我们以及孔子,无法知道颜回的未来。贫贱之时,能快乐;万一富贵了,是否保持快乐?是否保持贫贱时的快乐,是否保持贫贱时的初心?
孔子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或许孔子相信,颜回也能做到。贫贱时快乐,富贵不惶惑,面对波折起伏,心态怡然自得。
可惜历史无法假设。
我们只能说,在《论语》的世界里,“孔乐”依然可以为“颜乐”之师。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中国历史超好看(6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3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