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浩志
“每经”新闻报道房价已经开始上涨,新房价格环比涨幅达近三年最高,尽管这篇文章引用了中国指数研究院的很多统计数据,但的这篇报道标题党和断章取义的意味很重。
而提供数据的中指研究院也有严重问题,简单说几点:
1、“中指”数据显示,11月全国100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0.36%,同比上涨2.40%。二手住宅环比下跌0.57%。
环比上涨还可能,毕竟受供应结构,产品升级影响,比上个月出现上涨属于正常波动。但同比上涨,这绝无可能,而且涨了2.4%。就我熟悉的广深两地,同比都是下跌幅度较大的,一线城市都跌,二三四线城市更不用说了。所以“中指”的这组数据,一定有问题。
2、报道只选了中指研究院的数据,统计局和克而瑞并没有联系一起用,没有横向对比,综合对比,也没有和一线了解一下实际情况。有点坐在办公室研判天下大势的感觉。
3、成都、上海这些城市楼市的火爆,在全国是少数个案,不具有普遍性;目前市场好的,除了一线城市,就是杭州、成都了;
4、多城二手房开始“止跌转涨”?明显是标题党。其内文说的很清楚:深圳、成都、乌鲁木齐、东营4城11月二手房价格环比“止跌转涨"。4%的比例,这能叫“多”??
最后我想提一下,由于目前市面上所谓的第四代住宅产品越来越多,也就是偷面积越来越夸张。新产品和老产品比,使用率多了30%甚至50%,所以新房价格止跌上升,甚至在一线城市超过历史高位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新房价格就算回到历史高位,房价也没有实际回到历史高位,因为这个价格是超高使用率产品刷新的。要看价格涨没涨,必须参考当年同一代产品,也就是偷面积还没这么夸张的产品的价格。所以房价要有前后对比性,主要还是参考二手房价格。
楼盘违规采集人脸信息泛滥,后续风险无穷
在当下,人脸信息已经是极重要的个人隐私。因为人脸可以打卡,可以开门,解锁,可以作为密码验证的一部分。但当下大部分楼盘却大规模采集人脸信息,几乎完全没有约束,没有实际监管,这合适吗?安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城市生活的个人但凡有房子的,或者计划买房的人,谁没有被楼盘电话骚扰过?谁没有被中介电话推销过?因为楼盘客户资料在行内几乎是公开销售的,小区业主信息是公开要价的。这些商家采集的脸部信息,只要下家愿意给点钱,马上就会交易,所以这将成为极为巨大的安全隐患。
近期,越来越多地方的买房客户发现自己被偷偷采集了人脸信息。也越来越多人到相关部门投诉,到政府留言板留言反馈类似问题。而且,早在2020年10月1日,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下称《规范》)就已开始实施,其中新增了关于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要求,规定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
但以上一切,形同虚设,违规没人监管,投诉后的处理可能只是点,更谈不上形成面和线。而我认为,在不影响楼市复苏,在不影响房地产业企稳的大背景下。依法依规监管监管还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强调防患于未然,不能总是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