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个体中见证时代


非虚构写作以其真实和深度的特点,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提升非虚构写作研究水平,促进作家、业界与学界的交流,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近日举办“非虚构写作的公共性与专业性”圆桌论坛暨《非虚构写作:公众故事与作者访谈》新书出版座谈会。

复旦大学张志安教授从新闻和文学共同演进的角度,阐述了历史上非虚构写作的三个重要时期。20世纪30年代,作为“小说的草稿”的报告文学方兴未艾,作家茅盾根据全国各地寄来的征文主编出版《中国的一日》,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世纪80年代,纪实性报告文学再度兴起,成为与深度报道交相辉映的写作类型。近年来,随着专业媒体原创作品的减少,加之网络化社会的兴起、社交媒体的赋能,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叙事”逐渐活跃。

复旦大学张乐天教授从自身长期深耕的“当代中国社会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出发,指出非虚构写作是记录时代转型的重要手段和方案。从公共性的维度来说,在当下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非虚构写作提供了一种多元、多样、差异却又完整的生活图景。非虚构写作的专业性首先表现为写作的真实、细节与完整,去除文化壁垒、意识形态与现成理论的遮蔽,凸显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其专业性还表现为通过选取材料,挖掘个体境遇背后的结构性要素,从而在“个体中见证时代”。个体的差异性是时代的重要侧面。让公众看到时代多元主体的参差差异是写作者的责任。非虚构写作中的个体与故事,只有与时代发生联系,并成为历史变迁中的一环,才能够映射出时代意义。

爱奇艺身边工作室负责人沈燕妮说,非虚构写作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在于与学术研究或新闻报道既有所区别又相互补充,从而挖掘并展现多元复杂的时代风貌与社会情感。

非虚构作者深蓝和尹政梁、自由撰稿人胡卉等,围绕新书出版、新媒体语境下的非虚构写作业态、非虚构的个体叙事与时代价值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