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海: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报道)12月11日,记者从“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青海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围绕新的文化使命,大力培育弘扬“五个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旅游谱写新篇章
绿色是青海最厚重的底色。青海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20个旅游资源亚类和48个基本类型,包括可可西里等世界自然遗产,以及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3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青海省深刻把握和践行“守护中华水塔的生态文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编制《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加快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预计全年接待游客5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此外,青海省还推出了多条生态文化旅游带,实施“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文化旅游品牌提升行动,打造高原湖泊、盐湖风光等生态旅游打卡地,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红色资源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青海不仅拥有壮丽的美景,还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全省有5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7家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及8家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33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了红色旅游资源体系。青海省依托革命遗址遗迹和重大历史事件,推出一系列红色文化观光和精神体验相结合的旅游景区、线路和活动,同时开发红色研学线路,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以红色资源撬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遗产激发文旅发展新动能
青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文物类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近年来,青海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实施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和研究项目。同时,青海省还积极推进博物馆建设和社会教育功能提升,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非遗与现代生活更好连接,“博物馆热”“非遗热”持续升温。
民族团结奏响文旅“协奏曲”
青海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青海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依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契机,青海省以四季“村晚”、非遗大集等为载体,擦亮民族地区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招牌。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景区建设,强化特色资源保护,推动各民族团结进步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响青海文旅新招牌
青海省充分利用高原文化的独特魅力,打响青海文旅新招牌。近年来,青海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全省各族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深化“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命名了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青海省还积极开展文旅品牌提升行动,推动大美青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通过统筹省、市(州)、县(区)资源开展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持续提升青海文旅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表示,我省将继续聚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重要着力点,深化改革创新,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有明显成效的增量政策举措和惠民惠企促消费活动,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努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海文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