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福建省“五江一溪”的璀璨明珠,穿越千年时光,见证了莆田从水患肆虐到生态宜居的沧桑巨变。1999年,木兰溪综合治理蓝图展开,在此后二十五年间接续奋斗中,木兰溪已蝶变为一条滋养大地的生命之河、守护家园的安全之河、绿意盎然的生态之河、驱动发展的活力之河。

为全面展现莆田市在木兰溪保护与治理上的卓越成就,中国经济网策划“踔厉奋发迈新程穿越江河看八闽”木兰溪系列报道。通过深度采访与生动报道,揭示木兰溪综合治理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一份生动的莆田样本,激励更多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共绘绿水青山新画卷。

从1999年木兰溪综合治理正式开启,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间,莆田市委、市政府在“变害为利 造福人民”治理理念的引领下,坚持不懈地推进木兰溪的治理工作,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首条实现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河流。这一壮丽的转变不仅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更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水患之河:历史与现状的交织

在福建的“五江一溪”中,木兰溪是莆田的母亲河。

在历史的演进里,由于木兰溪地势复杂、洪水频发,其一度成为沿岸百姓的“心头大患”。据史料记载,北宋年间虽已建成木兰陂这一综合性水利工程,但洪水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彻底解决。民谣“雨下仙游东西乡,水淹莆田南北洋”便是对当时水患的真实写照。

木兰溪的水患问题历史悠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统计数据显示,从1952年至1990年间,木兰溪平均每10年就发生一次大洪水,小水灾更是年年不断。

特别是1999年,第14号超强台风正面袭击莆田,木兰溪沿岸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农田被淹没达45万亩,经济损失高达31亿元。水患造成的危害触目惊心,“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这一声号召,为木兰溪的治理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科学规划:裁弯取直与综合治理的壮举

木兰溪治理的难点在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

木兰溪的地质特性尤为独特,其流域恰好坐落于沿海的淤泥质软土地基区域,淤泥中的水分含量竟高达近70%的惊人比例。在这样的地质背景下,传统的筑堤工艺仿佛是在“嫩豆腐上堆砌沙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极易诱发堤岸崩塌、滑坡等一系列安全隐患。

令人棘手的是,木兰溪下游的河道错综复杂,蜿蜒伸展出超过20个曲折的弯道,加之河道本身狭窄,农田与堤岸交织难辨,致使洪水行泄受阻,流通不畅。这种天然地形不仅加剧了洪水在河道内的漫溢风险,而且对两岸宝贵的农田和宁静的村庄构成了直接的、重大的威胁。

更为复杂的是,木兰溪上游水源汇聚迅猛,一旦遭遇天文大潮与强降雨的双重夹击,便会形成洪水、内涝与潮汐灾害同时发生的严峻局面,这无疑为木兰溪的治理工作增添了极大的难度与挑战。

为彻底根治水患,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邀请国内权威水利专家进行科学论证。经过多次设计、优化和论证,最终确定了“裁弯取直、新挖河道”的治理方案。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窦国仁院士主导了木兰溪下游河工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并在木兰溪张镇段进行了技术试验。通过科学试验与技术试验的并行验证,终于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这一创新性的治理方案为木兰溪的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12月27日,木兰溪下游防洪一期工程正式开工。6000多名干部群众、驻军官兵一起参加义务劳动,用实际行动拉开了木兰溪综合治理的序幕。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保护河床、防抗冲刷,并成功解决了建筑材料难题。

经过数年的努力,2003年木兰溪裁弯取直工程顺利完成,防洪堤也同步建设完成。2011年,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全面建成,防洪标准从不足两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这一突破性工程的防洪能力提升,标志着莆田市主城区“洪水不设防”的历史就此结束,下游20多万亩平原、70个行政村和近百万人口从此告别了水患的困扰。

生态乐园: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新篇章

木兰溪的综合治理并未止步于防洪工程。莆田市政府意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防洪、生态、文化等多方面需求。因此,木兰溪的治理工作从干流走向了全流域,开启了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新征程。

在裁弯取直过程中,莆田市巧取“改道不改水”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始河道水面。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诞生了水域面积超700亩的莆田市最大城市生态景观湖——玉湖。玉湖不仅增加了城区水域面积,提升了蓄洪能力,还丰富了城市生态内涵,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与此同时,木兰溪源头也迎来了华丽蜕变。位于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的仙西村,设立了“党建+旅游”的生态湿地公园。这一湿地公园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参观学习的好去处,还成为了当地生态旅游的新亮点。此外,木兰溪入海口也得到有效治理,通过退养还滩、红树林湿地修复等综合举措,改善了生态环境,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更加适宜的栖息环境。

经济腾飞:绿色发展之路的引领

木兰溪的综合治理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腾飞。莆田市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为统揽,提出了“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的目标。在木兰溪沿线,生态型化工基地和低碳型智慧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绿色经济的长廊伴随着木兰溪百里风光带不断延伸。

以百威雪津啤酒为例,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通过优化工艺和节水措施,将每吨生产耗水降至2吨以下,水重复利用率高达94.03%,间接冷却循环率更是达到了99.96%。在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样的,三棵树莆田生态工业园也实现了绿色原材料采购、绿色研发等全过程绿色化。目前,该园区已有300多款绿色产品获得了“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产品导向,带来了企业可持续的特色化发展。

在木兰溪综合治理的推动下,莆田市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也在向绿色低碳转型。鞋服、食品、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莆田市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完成3070.73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9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503.32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1417.47亿元,增长4.4%。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木兰溪综合治理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从“水患之河”到“幸福之河”,木兰溪的华丽转身不仅见证了莆田人民的不懈努力,更成为了全国水系治理的典范。如今的木兰溪碧波流淌、良田美池、屋舍俨然,成为推动当地经济腾飞和生态建设的强大动力。

木兰溪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坚持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张建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