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他们活了上千年,留下了很多很多的兵书。

这些兵书里,写满了各种各样的打仗方法,什么战术啊,战略啊,说得头头是道。可奇怪的是,他们自己打仗却总是输。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拜占庭帝国确实不是缺少兵法书的国家。

要论战术理论,拜占庭可以说是当时欧洲的佼佼者。最著名的《战术》一书,被认为是9世纪的皇帝利奥六世撰写的。

书中他详细记录了对付法兰克人、撒拉逊人、斯拉夫人等敌人的策略,仿佛每个战术都能让敌军土崩瓦解。比如,利奥六世在书中提到,“法兰克人缺乏组织,一旦对他们的侧翼或背后发动攻击,立刻能让他们混乱不堪。”然而,事实却并不如他所言那么简单。


在现实中,拜占庭面对法兰克人时并没有那么轻松。

公元554年,法兰克人入侵意大利,拜占庭军队几乎被围困,最后虽然在卡西利努姆战役中取胜,但也是惨胜,损失惨重。

而在6世纪中,面对伦巴第人,拜占庭帝国也并未能成功保卫其领土,反而丢失了大量地盘。利奥六世的“嘴炮”虽然振奋人心,但面对这些敌人时,帝国的表现却一再失败。

拜占庭帝国的军事理论,虽然看起来复杂精妙,但并不能解决当时他们面临的根本问题。

那些口口声声强调的“战术灵活”、“组织严密”固然重要,但却忽视了对手的实力和作战方式。尤其是日耳曼部落,虽然没有系统的军事训练,但他们氏族部落的亲缘属性使得战场上的凝聚力十分强大,罗马军团常常望尘莫及。这样的部落军队,即使不具备严密的组织性,却凭借着强大的亲族纽带和勇气,在战场上屡屡重创拜占庭。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拜占庭的战术完全没有用。

他们的“纵深式”作战队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历史记载中,拜占庭军队常用盾牌抵挡住敌人的“箭雨”,然后借助紧凑的阵型进行反攻。


这种阵型深度大,能够有效抵挡来自正面的冲击,尤其是在面对弓箭部队时,能大幅减少损失。问题在于,这样的战术在理论上看似完美,实际上却在面对更灵活的敌军时失去了优势。

拜占庭的兵法书,往往详细地描述了复杂的战术编排,比如如何将骑兵分成前后两排,第一排负责攻击,第二排随时准备支援。作战时,军队被分为战斗线和支援线,支援线在第一线崩溃时负责稳住阵脚。

然而,这种双线战术在实际战斗中很难有效执行,尤其是在拜占庭的国力每况愈下时,士兵的训练和装备都跟不上理论的要求。最理想的情况下,罗马军队可以凭借这些战术反击敌军,但随着战斗力的下降,这些战术也变得难以施展。


拜占庭的衰弱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是战略上的困境。

6世纪,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皇帝曾短暂恢复了罗马旧日的荣光,收复了部分失地,但这种辉煌却是通过国力的严重透支换来的。

继任者莫里斯虽然改革了军制,提升了骑兵的战斗力,但却无力改变整体局势。帝国的东部有萨珊波斯这样的强敌,双方长期争夺领土,消耗了拜占庭的军事资源。

拜占庭帝国的战略局势不仅复杂,而且处处受制于外敌和内部的经济困境。萨珊波斯不断对拜占庭东部边境发起进攻,而西部又被伦巴第人、斯拉夫人等势力蚕食。面对这些威胁,拜占庭往往疲于应付,无法集中力量应对某一敌人。


而国内的动荡更加剧了拜占庭的困境。灾害频发,瘟疫和饥荒接连爆发,使得国库空虚,军队也无法获得足够的补给。士兵的军饷时常拖欠,导致军队内部哗变不断。财政危机严重影响了拜占庭的军事行动,无论是防御还是反攻,最终都被现实条件所困。

正是这些内外因素,让拜占庭的军事书籍虽然看起来富有条理,实则难以落实。与西欧的骑士军队相比,拜占庭的作战风格更为保守,往往不主动出击,而是选择防守,甚至退守。而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正面战败,因为拜占庭知道,一旦陷入大规模战斗,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

《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吉本对拜占庭的军事策略有过一句著名的评价:“这些军事著作并不是为了争取胜利,而是为了避免失败。”

这句话恰恰点出了拜占庭军队的软肋。虽然他们有足够的智慧去编写战术书,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的策略往往过于谨慎,以致于无法充分发挥战术优势。

归根结底,拜占庭帝国的“兵书”虽然众多,但真正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却寥寥无几。原因就在于,理论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太大。

面对穷途末路的内外环境,帝国的军事指挥官们不得不在战略上保守应对,避免冒险行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拜占庭能写出一部部兵书,却仍然难逃“败仗廷”的命运。最终,这个辉煌的帝国在内外双重压力下,逐渐走向了它的终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