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由王雷、黄轩等人主演的电视剧《上甘岭》,其中一个片段引发观众热议。
王雷饰演的15军军长秦基伟,找到负责分管志愿军后勤的副司令洪学智,请求调来炮兵部队支援。
当闻听有“神秘武器”时,秦基伟紧蹙的眉头突然舒展。随后,志愿军部队凭借这支“神秘武器”打退了美军一次又一次进攻。
这虽是电视剧里的桥段,却也真实发生在现实当中。
人民军队其实早在八一南昌起义时就有炮兵,但直到解放战争后期,炮兵部队才有较大发展,建立了相对独立兵种。而解放军炮兵部队刚正式成立不久,便遇上了抗美援朝战争。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是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志愿军初期只有步兵、炮兵,直到战争后期才有装甲兵、铁道兵以及空军。
所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志愿军之所以能大规模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主要靠的就是炮兵与步兵的协同作战。
而志愿军“步炮协同”作战的典型战例便是发生于1952年10月的上甘岭之战。
很多朋友并不清楚,志愿军是如何顶着美军的狂轰滥炸取得这场战役的伟大胜利,依靠的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神秘力量”,或者说是“神秘武器”。
这个“神秘武器”正是老大哥苏联支援的喀秋莎。
喀秋莎正式名称为M-13火箭炮,它于1941年7月第一次亮相。
之所以这种威力巨大的16管132毫米火炮被叫作喀秋莎,是因为当时苏军对这种新式武器高度保密,根本就没起名。
只是生产厂家在炮管上印了一个字母“K”,于是苏军士兵就根据这个字母“K”,给火箭炮起了最常见的俄国女生名字喀秋莎。
这个名字就如同那首经典爱情歌曲一样,迅速在苏军里传播开来。经过后续的二战洗礼,喀秋莎的威力与可靠性已经得到检验。
抗美援朝中,喀秋莎也装备了志愿军炮兵。据记载,先后有八个喀秋莎火箭炮团在志愿军第21师的指挥下参战。
上甘岭战役并非喀秋莎在朝鲜战场上的处女秀,一年之前,即1951年9月,火箭炮203团支援志愿军27军79师235团反击后洞里阵地上的美军时,203团采取“炮阵地分散配置,火力全团集中,昼夜指挥分队作业”战术打法。
黄昏后,全团从集结地向预设阵地开进,以最快速度进入阵地后,观察之前所测定的射击诸元和步兵协同的时间。
一切准备就绪,全团24门喀秋莎火箭炮突然同时开火,380多枚火箭弹准确落在美军阵地上。美第7师两个营,死伤惨重,步兵随即发起冲锋,一举夺回阵地。
这是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在朝鲜的第一战。
而在抗美援朝最后一战金城反击战中,火箭炮部队更是活跃,仅团级规模的齐放射击就达到近70次,大大支援了志愿军步兵部队的进攻。
所以当时步兵看到火箭炮发射时的场面,都会情不自禁地欢呼“炮兵万岁”,还将喀秋莎火箭炮称之为“炮兵之王”。
在最为重要的上甘岭战役中,喀秋莎火炮同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上甘岭打响后,为了加强五圣山方向的火力,志愿军司令部给驻守在前沿阵地的15军配属一个喀秋莎炮团,即炮兵21师209团。
喀秋莎火箭炮是在机动车上发射的,发射时,因为火力凶猛,导致炮体附近周围一片通红,让阵地极为容易暴露。
15军军长秦基伟格外珍惜喀秋莎,平时将她们藏在山洞里,连自己部队都不让接近。
确定要打之后才悄悄选择阵地,等一切准备就绪,还要派出警卫,让炮车直奔阵地,打完就立即撤退到后方。
在整个40多天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团就是采取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前后十次参加战斗,给予美军沉重打击。
根据战后清点,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炮兵共消耗弹药40万发,击毙击伤12,800余名敌军,占此役歼敌总数的50%以上;击毁28辆敌军坦克、33辆敌军汽车与112门火炮。
另外,志愿军高射炮兵还击毁击伤201架敌机。
战役结束后,就连美军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军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就打出一发,让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
上甘岭战役的主将秦基伟同样肯定了炮兵与喀秋莎火箭炮的作用。
因此,喀秋莎火箭炮于1951年9月在朝鲜战场首次亮相,至1953年7月达成停战协议,在近两年的抗美援朝战役中,喀秋莎在志愿军炮兵的精力操作下配合步兵,直接或间接消灭近10万名敌军。
难怪有不少网友认为:假如当时的志愿军武器装备不那么简陋,后勤保障再更加得力些,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想必损失还会更为惨重。
可即使在极端困难的天气与条件之下,志愿军部队还是发挥出了超出常人的坚韧意志,把不可一世的美军打得抱头鼠窜。
在这一场场经典战役中,喀秋莎火箭炮同样功不可没。因此,它被称之为志愿军的神秘武器或神秘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一边倒”的外交路线,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喀秋莎》这首爱情歌曲随之传入中国。
而在许多有关抗美援朝的影片中,喀秋莎火箭炮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
参考资料:
[1]刘明钢.志愿军炮兵上甘岭战役显神威[J].党史博采(纪实),2010(07):29-30.
[2]童志强,李言民.志愿军步炮协同作战及其启示[J].军事历史,2010(06):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