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well,well。油腻,我怎么会油腻?”
“我是老板,不干人事!”
“生活这杯酒,谁喝谁不醉呢?”
“你在教我做事?”
“别人没有的我要有,别人有的我要更多。”
这些“霸总”味(即霸道总裁)十足的油腻台词,你最近是不是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频频刷到?而这些台词其实都出自《喜剧大会》里的一位喜剧演员——李川之口。
浮夸的台词搭配1米87的高个、精致的油头、笔挺的西装、锃亮的皮鞋,再辅以金丝眼镜、花色围巾、金表,最后再加上嘴角的三分讥笑三分薄凉四分漫不经心,每每以“李总”身份登场的李川,总能把讽刺“霸总”做到极致,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据说,没有人能够在围观了“李总”的生活后,内心毫无波澜地全身而退。其实,“李总”本人也不能。
近日,李川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说为了保证自己不笑场,每次上台前就会自我催眠,“表演的时候,我百分百相信我自己就是那样的一个人,我就是不要脸。但回归本我的时候,我会非常羞耻,每次只要一喊咔、一落幕、一响铃,我就会整个人手脚抠地,然后尖叫奔跑。”
暂别“李总”尝试新的创作方向
“我3岁那年开始学习钢琴,5岁便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8岁便和郎朗同台演奏《野蜂飞舞》,9岁全额奖学金留学英国,10岁解着哥德巴赫猜想,11岁便可以打水漂横穿英吉利海峡……”油腻的“霸总”台词,通过李川的嘴,总能说出一股讽刺味,让人笑到肚子痛。
这个另类“霸总”,李川默默筹备了三年,“我有一个很大的素材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霸总’梗、土味情话梗,还有凡尔赛梗。但最后能够搬上台面的,可能50%都没有,因为有很多是远远超过播出标准和大家承受能力的。”
为了精准把握“霸总”的尺度,李川有时候会先拿出来,试探一下自己的好搭档张维威,“要是他追着我满场打大概半个小时,我就觉得应该是过了。”
然而就当大家以为李川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霸总”路线时,李川却又在《喜剧大会》里挑战起了爱豆、公公等新角色,“我已经基本上暂别‘李总’了,因为现阶段,我想要讽刺的和想要吐槽的已经说完了,我觉得我在作品当中已经很清楚地表达了这件事情。”
李川告诉记者,当时创作“霸总”这个角色时,其实完全没有想过会这么火,“当时只是想要做一种讽刺类型的东西”。
他一直觉得作为一个演员或者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内容,“我觉得我自己演得开心或者有想要表达的东西我才会去做。”
现在,他正努力试探着“霸总”以外的新角色。
生活里的“霸总”含量为0
台上,李川被网友封为“油雅霸总赛道第一人”,但生活里,李川的“霸总”含量为0,人设崩塌是日常,“大家总觉得,李川你怎么去吃沙县了,你怎么吃了个兰州牛肉面之类的。我前两天在成都面馆吃面,还被偷拍了。我朋友就说,天啊,怎么李总来吃12块钱一份的面?我想说12块钱怎么了,好吃就吃。”
对于李川来说,舞台是舞台,生活是生活,“大家可千万不要误会了我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初衷,我是要讽刺油腻、讽刺‘霸总’、讽刺‘凡二代’,而不是真的想活成那样的人。”
不少网友看完李川的“霸总”作品后,表示十分期待能看到李川演的“霸总”电影。但李川本人表示,最近收到的剧本邀约里,暂时还没人找他演“霸总”。
李川觉得要演好一个“霸总”,其实对演技的要求更高,“我一直认为能够把偶像剧里面高富帅的男主角演好,不油腻,不凡尔赛,不让人讨厌,这是一件很厉害,很不容易的事情。”
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就在杭州
除了演技,李川的台词功底也非常扎实。
“Recklass dan dan bon digulass 呼呼甘和贝塔酷·川”,这个《找呀找呀找朋友》里笑倒无数观众的王子名字,李川可以一口气不带停顿地念完,且每次复述都一个字不差。
采访李川前,我曾经猜想这个看似毫无逻辑的名字背后,是不是有着外人不为所知的隐藏联系,他才能说得如此溜。对此,李川表示,“真的是死记硬背出来的,没有任何的逻辑,但凡有逻辑,就达不到我们所要讽刺的初衷了。”李川还透露了一个幕后花絮,自己在背词的时候,《喜剧大会》节目嘉宾之一伟业还会给他加难度,“突然给我加两个新的单词进来,干扰我。”好在他之前有做主持人的经历,记词算是基本功了。
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李川曾担任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的记者。此后,还先后担任过央视《绿色时空》《消费主张》的外景主持人,及 光线传媒全华语音乐节目《音乐风云榜》主持人。 后面因为经纪公司转型,才踏上了演员之路。
提起当主持人的这段经历,李川还主动给记者爆料说,“我是山西人,但是户口在杭州。当时,我是一毕业就去了浙江卫视,所以户口就直接迁过去了,还是西湖区的呢,所以我是新杭州人。”
李川回忆说,当年他还曾在西湖边帮不少游客拍过照呢,“我在杭州待的那一年,我可太爱杭州了,因为我们单位就是浙江卫视,在楼顶就可以看到西湖,走路去西湖也就15分钟。没有选题的时候,我经常会溜达去西湖边坐着,生生闷气,但看看游客,看看断桥,看看荷花,就觉得世界还挺美好的,行吧,又走回去继续上班。”
得空的时候,他还会和朋友同事去拱宸桥的美食一条街,还有龙井村附近聚餐,“那边有很多很好吃的小店”。
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杭州的一味小吃——葱包桧,“但葱包桧不能去店里吃,一定要去街边找那种路边摊吃,我们广电原来门口就有一家流动小摊儿,就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
万能的读者,这家小摊还在吗?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宋赟
编辑 成嘉怡
审核 毛迪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