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曾介绍过清光绪年间海阳县发生的一则奇事,其中提到了“儒林庄”这个地名。有位来自龙口的朋友看到之后留言说,其家乡亦有名为“儒林庄”的村落。受此启发,我们不禁对“儒林”这个字眼产生兴趣。而详查地图发现,在胶东半岛范围内,名带“儒林”字样的村落为数不少。接下来就简要做个盘点。

首先还是从海阳的“儒林庄”说起。此“儒林庄”分为前、中、后三村,现属发城镇管辖。根据地名资料记载,明初先民建村时因当地榆柳丛生,故名榆柳庄(一说为榆林庄),后来由文士根据谐音取尊文重教之意雅化为儒林庄。



除了海阳之外,莱阳、福山、龙口等县市区亦有名带“儒林”字样的村庄。其中,仅莱阳一县(市)范围内就有三个,它们分别叫作儒林泊、儒林夼、儒林。

在以上三村当中,儒林泊村较为知名。该村地处昌水河、富水河交汇地带,自然风光优美,且保留有不少传统民居,近些年经过打造,已经成为一处名声在外的乡村游目的地。根据地名资料的记载,该村名字的由来与海阳的“儒林庄”相仿,相传明初先民在这处榆树成林的泊地建村,一开始取名为“榆林泊”,后来为期盼多出读书人,以谐音改名为“儒林泊”。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村史馆资料记载,该村在现当代的确考取过不少名校生及博士,可谓人才辈出。





儒林泊村以刘姓为主,在历史上,该村刘姓还向外迁出若干分支,同属莱阳市的儒林夼村(现为沐浴店镇辖区)就是其中之一。根据记载,清代一支刘姓人从儒林泊迁至此处,为怀念家乡,便沿用了“儒林”二字,又加上了“夼”这个地形(该村地处山沟)称谓,将新的村庄命名为“儒林夼”。

莱阳另外那个“儒林”村,位于城区范围内(大寺街东侧),据说是因为古代附近建有孔庙而得名。上世纪六十年代,该村一度更名为“建新”,后来恢复“儒林”的原称。

说完莱阳,再介绍一下福山名带“儒林”的村庄,即福山区东厅街道的儒林沟村(有的资料也写作儒霖沟村)。根据地名资料记载,该村是清代建村,相传村西当时被雨水冲刷出一条大沟,人称“雨淋沟”,就以此作为村名。到了后来,有文士感觉“雨淋沟”不雅,便以尊儒吉利之意,改名为儒林沟。旧时的儒林沟村位置相对偏僻,如今,随着潍烟高铁的建成,沿线的福山站就设在该村附近,这里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最后要介绍的是龙口地界上名带“儒林”的村庄。开篇已提到,其名称与海阳“儒林庄”相同,具体位于徐福街道辖区内。按照地名资料的解释,该村的名字也是因为尊文重教而来。在古代,该村出过不少读书人。其中,清道光年间有位名叫“于鸿中”的先生尤为知名。据说他在村里的古庙“敖常山寺”开办私塾,吸引了不少青年子弟来此求学。以此来看,“儒林庄”之称呼,可谓名副其实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