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同志是全能型人才,在部队任职的时候,曾参与指挥过多次重大战役,立下了不少战功,才刚30出头便当上了兵团政委。转入行政岗位后,他又致力于国家建设,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让中国摆脱了贫困现状,走向兴盛,他的名字叫陈丕显。
陈丕显生在一个贫穷家庭,很小的时候就便着父母下地干活,帮家里分担生活的压力。8岁那年,在堂叔的资助下,他得以进入学堂读书识字,后来他在某西式学堂旁听的时候,接触到了民主思想,逐渐转变为一名向往自由的民主人士。13岁那年,他扛着一杆梭镖参加了共产党人领导的一次大暴动,并在当年加入共青团,15岁时经由党组织特批转为正式党员。
1933年,他从福建被调到中央苏区工作,主要负责教育诸事务。1934年,他奉党中央命令,率领约一个连的战士留在赣地打游击。不久之后,国民党军队对江西的大小苏区同时展开“围剿”,陈丕显所部在向南转移途中意外与大批敌人遭遇,双方随即爆发激烈交火,红军损失惨重,约三分之一的战士战死沙场。
万幸的是,陈指挥得当,在夹缝中找到了突围之路,带领80多人的残部成功逃出生天,在赣南与项英等人汇合。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与项将军联手建立了新苏区,并与周围村镇的保长、乡约等搞好关系,委托其帮助红军采购物资、传递军情,让人民武装在敌人的残酷镇压下生存下来。
抗战爆发后,他广泛联络闽赣湘等地的游击队,将其统一整合为新四军,开赴江淮一带抗日。期间,他出任苏中军区政委,一面配合军区军事主官对抗日伪军,一边进行统战、后勤、政治建设等工作。1943年往后,日军逐渐衰败,党中央命令新四军由守转攻,给予敌人以沉重打击,夺取全面胜利。
陈丕显当即带领军区部队挨个攻击敌人的据点,同时频繁伏击日军的物资运输车队,切断其各部之间的往来,想要将敌人困死、饿死。1945年,日军投降,国民党难掩独裁之野心,开始调兵遣将进犯我新四军解放区。对此,陈丕显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一直在积极通过沟通解决此事,尽量避免武装冲突。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战略上处于攻势,刚刚改编的华中野战军实力还很弱,无法与之对抗。身为苏北兵团政委的陈审时度势,配合粟裕在苏中与敌人周旋,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打开了华东战场的新局面。值得一提的是,陈当上兵团干部的时候仅有32岁,是同级别干部中最年轻的一位,由此可见其能力之突出。后来爆发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中,他充分发挥了组织才能,动员了鲁南、皖南以及苏北数十万老百姓支前,帮助解放军战胜了国民党军,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
1949年中旬,党中央点名让他去华东行政区开展战后恢复相关工作,他担任之后,一方面大力推行土改,同时调集部队肃清匪患,恢复社会生活秩序,一方面开展镇反运动,揪察藏在群众中的国民党特务。因为表现突出,政绩斐然,他多次受到毛主席的夸奖。1952年,他转调上海任职,一方面协助陈老总抑制物价上涨,打击不良商人,提振工农业生产,一方面取缔演化柳巷与烟馆等具有不良价值导向的场所,纠正社会意识形态上的误区,倡导良性的价值理念。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上海工商业界支援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动荡时期,他受到猛烈冲击,一度失去自由长达10年时间,精神上、身体上都受到了严重伤害。直至1977年,他方才复出,在先后在云南、湖北工作,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之后,他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执行了许多极具前瞻性的政策,推动中国走向繁荣、强盛。80年代末,他退出领导岗位,1995年,他不幸离世,时年80岁。
陈丕显等一众革命家是不惧任何困难的,不论是敌人的残酷围剿,还是艰苦的生存环境,都无法动摇他们坚定的意志和崇高的信仰。他们咬牙在逆境中奋力拼搏,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夺取了最后的胜利,实现了红色理想,让整个民族获得了解放,他们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