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湖南即将和平解放。这是个“唯楚有材、于斯惟盛”的地方,也是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的故乡,派谁去主政湖南当第一任省委书记,自然是非同寻常。最终,毛泽东亲自提名黄克诚担任。毛泽东为何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选择黄克诚,是因为他有主政天津的实践经验。

在我军的高级将领中,黄克诚以军政兼优著称,以全面的领导才能和务实的作风闻名。他带兵打仗的能力、创建根据地“撒豆成兵”的能力、统管后勤工作能力,为人们所公认和称道。还有一点就是他的主政能力也是很有一套。天津战役前,在物色接管天津这座第一个被我解放的工商业大城市的人选时,毛泽东就亲自提名黄克诚来担任。黄克诚成为天津市首任市委书记后,很快提出了“接管建政,安定秩序,恢复生产,进行民主改革”的工作方针,使得天津市的整个接管工作和建设发展工作圆满顺利。毛泽东曾专门电召黄克诚到北平汇报天津的工作,并给予高度肯定。

选择黄克诚,是依托湖南大进军中南、西南的现实需要。

1949年8月,正是湖南即将和平解放的前夕,也是我四野大军、二野大军准备解放江南半壁河山的大进军时期。湖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是我大军追歼国民党军特别是白崇禧集团的必经之地。可以说,湖南支援保障大军南下、西下的作战任务相当艰巨,必须物色一名既能独当一面而又能总揽全局的人选才能担此重任。而黄克诚正是具备这一条件的最佳人选。于是,经毛泽东亲自提名,刚任职天津没几个月的黄克诚,便从天津风尘仆仆地转任湖南,开始履行湖南省委书记和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之职。



选择黄克诚,是与程潜、陈明仁等搞好统战工作的现实需要。

当时,程潜、陈明仁刚率部起义。程是国民党内极负盛名的元老,而陈明仁又是能打的黄埔名将。与他们搞好统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为此,黄克诚遵照毛泽东的指示,与湖南军政委员会主任程潜、军区副司令员陈明仁等推心置腹、深入交流、真诚合作,共商建设家乡的大计。

针对党内有些同志对统战工作理解不够,甚至发一些“早革命不如晚革命”之类的牢骚怪话,黄克诚予以严肃的批评,并耐心说服他们,使他们认清湖南和平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使他们认清搞好统战工作的重要影响。最终,统一了各级干部的思想,形成了党内外团结合作、戮力同心建设新湖南的良好局面。

选择黄克诚,是家乡人治理家乡的现实需要。

关于解放后首任书记、省长的人选,中央对一些省采取了家乡人治理家乡的选择。因为刚刚解放,百废待兴,恢复秩序、恢复经济、恢复生产等千头万绪,还有大量的剿匪工作。由于家乡人对家乡更熟悉一些,更容易理出头绪、理出思路。与黄克诚一样,当时主政山西的程子华、主政内蒙的乌兰夫、主政山东的康生、主政福建的张鼎丞、主政湖北的李先念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黄克诚上任后,注重城乡兼顾,着力抓好农村工作,首先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和支援大军南下作战问题,领导湖南军民迅速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商业、文教卫生等各项工作和建设,剿灭了为害数百年之久的湘西匪患,稳步实现了由乡村向城市、由战争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性转变。

毛泽东得知湖南这些建设发展情况后,很是满意,他对湖南家乡的同志说:“我就喜欢黄克诚这一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