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巴颜喀拉山下流淌而来,赐予这片土地丰饶、秀丽、祥和。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这片方圆2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同居住着撒拉族、汉族、藏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多年来,各族群众休戚与共、亲如一家,绘就一幅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和谐图景。

在长期的守望相助中,各民族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许乎”文化。许乎,意为值得信托的朋友或交往,语含亲切。许乎文化是藏族和撒拉族先民们用真情浇灌出的民族团结之花,也是延伸到了循化县各族儿女之中的独有文化,是高原大地上另一种蓬勃的黄河涛声,更是难以割舍的一缕乡愁。


循化焜锅馍馍。   “许乎”从这里说起

何为“许乎”?据当地老人讲,它是藏语意为朋友。最初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撒拉族和藏族相互走动,并在生活物资、农畜产物方面以物易物、相互馈赠、取长补短。

说起这一独有的文化现象,不论是循化县的干部职工还是乡间邻里,都能讲上一两个生动的故事。以前,撒拉族“许乎”家的小麦粉、菜籽油、瓜果等出现在藏族“许乎”家里,而撒拉族人家青黄不接时,藏族“许乎”便慷慨接济,助撒拉族“许乎”渡过难关。在世代交往中,一次“许乎”缘,一生朋友情;一代“许乎”情,代代朋友缘。

“许乎”关系中融进了语言、生产生活、情感等内容,因而比传统友谊更显得意味深长,不是亲戚,胜似亲戚,没有血缘,却代代相传。曾到访循化县的一位大学教授有感而发:从更宽泛的意义来说,两个或多个民族之间结成的“许乎”关系,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你来我往,它是超越语言、风俗习惯、文化认知等鸿沟、确保两个或多个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命脐带,是互鉴共荣的智慧结晶。

“许乎”文化背景下,循化走出了一条以民族团结为内生动力的奋进之路。


共建美丽家园。图片均由循化县委统战部提供   “许乎”二三事

在循化人的情感世界里,“民族团结”是个温暖、感性而充满魅力的话题。58岁的完么仁增是一名乡村教师,在白庄镇最偏远的来塘小学任教,从1990年到现在,一教就是34年。

来塘村是一个撒拉族聚集的村落,完么仁增老家在道帏藏族乡牙木村,是藏族老师。虽说与来塘村仅有一山之隔,看似不远,但要在山间穿梭。下山,上山,上山,又下山,只为了来塘村的几个学生娃。虽然他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龄,可是他说,只要有1个孩子还在来塘村小学读书,他就会继续教下去。这是对孩子们的承诺,更是对一份民族情谊的承诺。他的执着与爱心,在藏族和撒拉族之间架起了一座超越一切的情感桥梁。

多哇村是循化县道帏乡辖区内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道帏乡中心地段,距离道帏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以藏族为主,撒拉族、回族、汉族4个民族杂居,长期以来,道帏乡中上部地区的各民族来往频繁密切,胜过一般的亲朋邻里。

在多哇村,家家都有“许乎”。长期以来,这里的撒拉族、汉族群众都会说藏语,语言沟通上没有了障碍,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更加通畅。各民族之间充分尊重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建立了你来我往的传统友谊。

在多哇村,每当村里有红白事时,不论是藏族、撒拉族、汉族都会参加,互相帮忙。多哇村藏族小姑娘卓玛措与多哇村撒拉族小姑娘马金花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小时候在学校里一起上学,两人在学业上互相帮忙。前两年,马金花结婚时,卓玛措参加了好朋友的婚礼,婚礼上,马金花把新娘手捧花送给了卓玛措,直至今日她们的友谊还十分牢固。

多哇村篮球队由撒拉族、藏族、回族、汉族4个民族的队员组成,不论在平时的训练,还是在比赛中,他们都视如一体,团结拼搏,藏族小伙环改加、华交东知、扎西南杰是乡篮球队成员,撒拉族小伙马小虎是村篮球队成员,每年都会互相帮助一起练习篮球,一起参加篮球比赛,每次一起组队参加比赛都会取得优异成绩。

 “许乎”绽放团结之花

循化县积石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建于1986年,为各族群众提供社会救助服务,搭建团结和谐的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循化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百姓身边的“幸福站”。

积石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把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重中之重,连续二十多年成功举办农历九月九重阳节大型活动,评选表彰“孝老爱亲”先进个人。每逢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创新举办书画展、摄影展、彩灯展、炸斋、社火表演等形式多样的大型活动,倡导各族群众孝亲敬老、不忘传统,为各族群众提供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平台。

多年来,积石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对社会困难群众提供热情的关怀和帮助,寻找有效途径积极联系白内障手术医生,联系提供公益免费医疗器械,先后为25名白内障患者做了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让19名残疾人用上了轮椅,并积极与县人民医院联系,结成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对子,每年定期上门给老人义诊。在种种带动下,孝亲爱老在循化已蔚然成风。

为了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积石宫先后成立了由撒拉族、藏族、回族、汉族等300余人组成的积石宫清音艺术团,下设夕阳红歌舞队、云之裳歌舞队、拳剑扇太极健身队、小型民乐队、清音合唱团、管乐队、葫芦丝队、社火团8支文艺表演队,成立以来多次参加县、市、省乃至全国的文艺交流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积石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楼有一副楹联:“山河有青红黄绿巧绘故乡百般美,民族分撒藏回汉都是袍泽一样亲”,传递出浓浓的民族团结情,时刻激荡着循化各族人民不断汇聚民族团结正能量,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讲好民族团结好故事。

 “许乎”是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

现在循化人所理解的“许乎”,不仅是藏族和撒拉族之间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关系,而是循化境内各民族之间,甚至是全国各民族之间唇齿相依、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

民族团结是循化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生死存亡的重大考验面前,各民族合力抵御外侮,守护共有家园。曾几何时,艰难的生存处境使各民族同胞靠得更近了,守望相助,相互取暖,倍加珍惜“许乎”情谊。

循化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接壤带,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十年九旱,在黄河水无法利用的漫长岁月里,人多地少、衣食不保的撒拉族人向周边其他民族借粮借物,渡过难关。今天,这个“饭碗”变得更大了,含金量更足了,循化人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创业打拼,每年挣回来十几亿元收入。

民族团结是循化各族人民打开彼此心灵门户的金钥匙。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只要听见有人说循化方言,彼此无需多言,便立刻确认为“循化人”。无论走得多远,只要享用羊肉手抓、手掐面片、盖碗茶,心里顿感温馨。民族团结是循化各民族的命运共同体。

民族团结是循化的金名片。在循化,民族团结不仅是官方话语,也是所有人时时刻刻念在心里、到哪儿都挂在嘴边的体面语言。

在循化,汉族和撒拉族、藏族和撒拉族、回族和汉族同居一村的景象随处可见,这种嵌入式居住方式,犹如紧挨在一起的石榴籽,相拥而生,难分难离。

民族团结是建设现代化循化进程中始终赓续的传家宝。在岁月长河中,有些东西可能会风干,有些东西可能会黯淡无光,而民族团结的种子却勃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在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商业文明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