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作为经济发展的前驱和经济进程的反馈,以旅店业为代表的服务业状况往往是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经历早期的驿站、客栈,以及特殊的大车店、水院子的发展之后,到了民国时期,吉林市开始出现具有近现代化特征的新式旅店。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由畸形膨胀的殖民经济牵引,吉林市的旅店业快速实现了由近代向现代的跨越。不过,在日本投降后,一度风光无两的数座旅店,如日清旅馆、名古屋旅馆等多被接收移作他用。

真正推动吉林旅店业健康发展的时代是建国初期。当时百废俱兴,吉林市的工商业蓬勃发展,特别是一五期间,对外交流的增加催生了住宿需求的迅猛且多元化发展。各种档次的旅店在吉林市不断出现,如当时的吉林市宾馆(东关宾馆曾用名)、江城旅社、北京路旅社等。

进入八十年代,为迎接1987年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吉林市曾大力推进市内的宾馆建设,在原有以“招待所”为主力的一众旅店之外,主推一些新式宾馆,而就宾馆本身的硬件条件和接待能力而言,这也是建国三十多年后的一次重要行业“检阅”。在《第六届全国冬运会纪念特辑》中,就介绍了东关、西关、江城、银花、白雪、松花江等六处宾馆。时光荏苒,这其中除西关宾馆尚在外,其他五座宾馆或被改建,或者干脆退出了历史舞台。

东关宾馆是几代吉林人最为熟悉的宾馆。其主楼是在吉林省博物馆旧址合围的庭院上建起的宫殿式砖混结构楼房。主楼正门前为人行台阶,有弯形驼峰式汽车跑道直通主楼门前。主楼后还建有外宾楼。整个建筑群雄踞吉林大桥北侧,交通便利,环境幽美而宁静。新世纪,东关宾馆被拆除,原址建起五星级的“世贸万锦大酒店”,但此酒店与东关宾馆并无承接关联。

西关宾馆地处吉林市区西南的温德河畔。解放后以民国自来水管理处办公楼(黄楼)为核心,又陆续增建了白楼等新建筑,进而形成了一处深处蓊郁古树环抱的园林式宾馆。该宾馆目前正常营业。

江城宾馆在东关宾馆东侧,始建于1984年,竣工于1985年12月30日。这座宾馆最高处达10层,由客房楼、正厅、餐厅等三部分组成,是针对境外游客所建的高级旅游宾馆。不过感觉其之所以快速建成,可能也与六冬会的举办有关。该建筑与东关宾馆同期拆除,现改建为世贸广场。

银花宾馆和白雪宾馆同在江南地区,前者曾为吉林市第二招待所,之后改称银花宾馆,世纪之初被拆除,改建为伯爵盛世纪商住楼。白雪宾馆是由当时吉林市郊区农民集资兴建的集体所有制单位,后改称吉林宾馆,九十年代末被改建为世纪大饭店,白雪宾馆与世纪大饭店也没有直接的承接关联。

松花江宾馆动工于1978年,原本设计为吉林市万绽纱厂,1979年决定改建吉林省内最大的商办服务宾馆。1983年11月,吉林市松花江宾馆竣工,次年1月正式对外营业(另有资料记载1984年4月1日开始营业)。最初名为松花江饭店,不久即改称松花江宾馆,又因营业面积为8000平方米,因而被民间俗称为“八千米”。1992年9月8日,宾馆卖给昌邑区政府。从1993年开始,昌邑区政府(原址在上海路与重庆街交汇处)和昌邑区委(原址在成都路与天津街交汇处)正式迁至松花江宾馆旧址,开始办公至今。

在第六届冬运会召开之际,吉林市的宾馆建设可谓如火如荼,除上述宾馆外,在建的银河大厦也初具规模,可惜尚未完工,未能成为服务六冬会的场所。其实在当时,兴建楼堂馆所是一项蔓延全国的“经济运动”,由于其建设过程中滋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良性发展,这也导致了1988年6月1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清理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的通知,要求“要坚决停一批,缓一批。对于弄虚作假严重违纪的工程由当地政府予以没收”‌。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还在9月签发了《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客观地讲,六冬会成功举办对吉林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当时,来吉林市的游人、客商数量毕竟有限。在六冬会过后,许多宾馆的空房率很高,加之九十年代雪柳、建业、雾凇、国际等宾馆的快速崛起,使得原有宾馆在一年中总体呈现床位供大于求的情形。所幸各宾馆都有名厨集聚的餐厅,承办喜庆婚宴也成为宾馆在住宿之外的重要营业项目。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文艺作品中,客栈一直是所谓“江湖”的重要载体之一。尽管处在新社会,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巨浪冲击旧秩序的时代,能够经常进入宾馆消费的本地人,往往是一些所谓的“大哥”、“大姐”的新贵新富。各个宾馆也都形成了一个个特殊的“小江湖”。在那里不乏新贵新富们各种或豪迈、或猖狂、或悲情、或不堪的轶闻隐事。只不过时光流转,当年的时代男女已然老去,甚至他们的所谓的传奇,也已隐入尘烟……

如您知晓发生在吉林各宾馆的轶闻,欢迎留言分享。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鸣谢邴赫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