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攻打徐州,徐州太守陶谦向老朋友孔融求助。孔融遭到残余的黄巾军攻城,自顾不暇,便向平原相刘备求助。
刘备和孔融本来没啥关系,孔融求助,刘备没道理一定要帮他。可孔融派来的使者太史慈太会说话了,他的一句话让刘备动了心。
太史慈说:我与孔融,亲非骨肉,也不是老乡,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而听说你一向很有仁义,能救人危急,所以才来找你求救。
这话可说到刘备的心坎上了。刘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也。
原来刘备虽为平原相,却一直没有存在感,他未料到堂堂的北海太守孔融,不但闻其名号,且知他仁义,这是何等荣耀、何等知己!因而刘备当即决定出兵相助。
孔融就这么和刘备扯上了关系。
解危之后,孔融顺势请求刘备和他一起去帮助陶谦。
这个要求,实在有些过分。陶谦跟他刘备八竿子打不着啥关系,陶谦的麻烦关他什么事呢?何况,他们要对付的是曹操。而刘备和曹操以前一起讨伐董卓,算是有一点战友之情。当年袁绍为难他们三兄弟时,曹操还帮了他不少的忙。更不论曹操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陶谦、孔融、刘备三人联手,跟他相比也不是一个等量级。
刘备感觉为难,意欲推辞。
孔融见他迟疑,索性直接将了刘备一军,说:我救陶谦,虽因旧谊,亦为大义,难道你就没有仗义之心吗?
这话说的!真是不给刘备留一点余地。帮就是仗义,不帮就是不仗义。
孔融的这招道德绑架,用在刘备身上,还真用对了。此时的刘备,还在草根创业阶段,无比看重名声。他喜欢别人夸他仁义,害怕别人说他不义。
这么一来,刘备只好勉为其难,答应了孔融。不过,他却说自己兵力不足,得去找自己的同学公孙瓒借三五千人马。
孔融担心刘备找借口开溜,去了就不回来,便又将一军:公切勿失信。
这又戳到刘备的软肋上了:不仁、不义、不信,我刘备是这样的人吗?
好一个孔融,逼得刘备几乎赌咒发誓,就差签字画押了。
刘备帮孔融,这一帮,脱不了身了。
刘备见到公孙瓒。公孙瓒得知刘备为救陶谦而要与曹操为敌,觉得难以理解,坦诚地说:曹操与君无仇,何苦替人出力?
刘备很无奈地回答:我已经答应了人家,不能失信。
就这样,刘备卷进了陶谦与曹操的恩怨。
但凡一个人有所爱,有所惧,有所求,便有软肋。饶是聪慧稳重如刘备者,被人拿捏住软肋,也会头脑发热,做出冲动冒险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