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的甲午》实拍图

公元 1894 年至 1895 年,东亚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战争,由日本侵略朝鲜、中国而挑起的这场战争,战火波及朝鲜半岛和中国的辽 东半岛、辽河平原、山东半岛、澎湖列岛以及台湾岛。因为战争爆发的1894 年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这场战争在中国约定俗成的称法是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在战争爆发的当时,中国社会曾称这场战争为中东战争 、中倭战役等。在日本,因为战争持续的1894 年和1895 年是日本年号中的明治二十七年和二十八年, 日本战后即将这场战争称为廿七八年战役、廿七八年日清战争等,在战争爆发当时, 日本还有称其为日清战争、清日战争、征清战役的情况。站在西方世界的角度,1894年至1895 年发生的中日战争,是他们所认知的中、 日两国间的第一次全面战争,于是西方将这场战争命名为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 ),此后1931 年至 1945 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被西方世界依序称为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第二次中日战争)。



日本美术作品:1873 年, 日本明治政府讨论对朝鲜战略“征韩论”

甲午战争直接影响了东亚中、 日、朝三个国家在近代的命运。 在中国,这场战争和中国此前遭遇过的外敌入侵都有所不同,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命运产生了极为特别的影响,成为将近代中国社会从蒙昧麻木中惊醒的一声警钟,是近代中国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转折点、分水岭。遭遇日本突然发起的侵略,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惊慌失措,指挥调度招招落后、处处被动,最后落得全方位的彻底失败, 其战败的惨痛程度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战败后中国所遭遇的列强勒索欺凌更是空前酷烈。这次战争使中国人从曾经自诩的天朝大国人彻底变成了“东亚病夫”,坠入痛苦黑暗的深渊,也使中国人开始思索应该如何应对世界潮流、如何挽救国家的命运。



日本美术作品:旅顺大屠杀

这场战争的挑起国日本以及被卷入这场战争的朝鲜,其国家、 民族命运也都因为这场战争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甲午战争侵略胜利的日本得意自大,视侵略为国家崛起、发展之道,利用勒索 得到的战争赔款疯狂扩军,此后彻底走上了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不 归之途。处在中、 日两国之间的朝鲜李氏王朝,则在这场战争后从 原本的中国藩属国变成了被日本玩弄的傀儡,进而在 1910 年彻底被 日本吞并,遭遇亡国的悲惨命运。



夺取平壤后,为了宣传和夸耀战功, 日本国内搭建的平壤玄武门模型

这场影响了东亚三国近代命运的战争因何而爆发?其历史的远 因可以上溯到战争爆发的近百年之前。

从甲午战争向前回退百年时光,正值18 世纪的末叶,当时英国发生了一项革命性的科技巨变,实用型蒸汽机在英国走上了历史舞台。其所迸发出的惊人能力随即得到重视和广泛运用,开启了以机器 力代替自然力的历史性变革。这场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 变化,被后世称作工业革命,人类世界从此迈步走向通往未来的近代化(The Modern Theory ,又可译为现代化)之路。当喧闹的工业革命 在遥远的欧洲凯歌高进时,身处高山大漠和瀚海环绕中的东亚世界, 因为自然地理条件的界隔,依然还处在千年不变的旧有文化环境和生 产、生活方式中,对万里之外发生的霹雳惊雷般的变化几乎一无所 知。直到西方世界因为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了扩大商贸,攫取资源 以及拓展政治、军事和殖民利益,实施全球性的势力扩张,开始全面 闯入东亚时,中国、日本以及朝鲜这才先后感受到了咄咄逼人的西力东渐大潮,感受到了自身正处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

在工业革命大潮袭来之前,东亚世界生活在自我、独特的文化环境中,维持着流传千年的国家秩序、生活方式、道德标准和行为 准则。当一个强大的西洋世界从原本被东方认为属于不可知的地球的那一端气势汹汹地出现在眼前时,原有的以中华为世界中心的传统天下观面临崩塌的危机。遭遇这种江河倒悬式的巨变,习惯了东方世界秩序法则的中、 日、朝三国面对着艰难和苦涩的应变选择, 三个国家面对世界大变局所采取的不同应变态度和措施,渐渐埋下了未来甲午战争的导火索。



《沉没的甲午》实拍图

19 世纪来临时,中国处在清王朝统治下,对外部世界主要采取 封闭政策,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制度基本沿袭清王朝开国以来的大致模式。当时的中国身为东亚世界的传统领袖, 自认为是天下的中央之国,骄傲自大。1840 年,英国为了彻底打开中国 的通商门户,从海上而来,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面对英军的坚船利炮,装备落后、制度陈旧的清王朝水陆军队完全不堪一击,万里海疆陷入失防的境地,最终被迫在南京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 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近代中国通过屈辱惨痛的经历,感知了外部世界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 然而面对这一巨变,清王朝朝野并没有太多人去思考和探寻自身落 后失败的原因,甚至并不愿意去承认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战争结束之后,危机感渐渐散去,整个国家又恢复到酣睡的故态。此后到了1856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烽烟再起,英法联军不仅侵袭东南沿 海,甚至北上攻陷了首都北京,焚掠皇家园林圆明园,酿成清王朝 诞生以来前所未遇的大劫难。在此之后,国内外出现巨大压力,皇朝面临统治危机,清王朝中央和地方的一些开明派官员为了救亡图存,开始正视当时中国和西方已然存在的差距,尝试学习西法进行自强,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即后世所称的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得古老的中国深刻感受到世界正在发生变化

由于中国数千年悠久文化所积累的自负以及清王朝主事者们的目光局限,在当时,国人所认识到的中西差距仅仅聚焦至军事层面 上,即他们认为中国的落后只在军事、器物方面,只需要设法改变这一点,便能使中国不再受西方的打扰。这类似于只想从西方搬来 一扇坚实的近代化大门,让自己的藩篱重新巩固,从而可以继续关上门不再与外界接触,实际并没有兴趣去真正地改变自身。

在这样的认识导引下,19 世纪60 年代开始出现的洋务运动虽然表面看起来仿佛是一场近代化改革,实则只是小范围的军事近代化运动,其基本的出发点和目标并不是想要改造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国 家社会制度以适应近代化,而是希望巩固国家的疆土和皇朝的统治。 其具体的手段方法,则是根据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战场上的实践经验,选择学习、引进西方的先进军事装备,实现国防的自强,尤其是海防的自强。

1866 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开创综合性的海防近代化 机构船政,彻底拉开了洋务运动的大幕。此后,建造和购买近代化 的蒸汽动力军舰、钢铁枪炮,编练近代化的舰队,成为洋务运动最主要的内容。与此同步,中国社会上也出现了诸如官办采矿、铺设铁路、架设电报线以及官督商办轮船航运等近代化事业,但是究其本质,大多都是因为军事近代化的需要而开展的配套设施。除一味 着手军事近代化、海防近代化,导致中国的近代化存在畸形的缺陷 外,清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还存在一些严重的弊端和隐患,个中最 为严重的就是缺乏顶层设计和全盘战略。洋务运动虽然得到清王朝 中央的部分政治人物支持,但主要仍是由地方的总督、巡抚等官员 推动建设,并没有来自国家层面的统筹布局,其建设内容、实施办法,多由各地自我筹谋,而各省份之间又常常囿于地域、政治派系 之别,不通声息,互相提防,缺乏相互的协调与配合,堕入各自重 复建设的怪圈,甚至为了争夺有限的国家资源支持,互相攻讦排挤, 总体上呈现出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态势。



位于日本久里滨的佩里登陆纪念碑(陈悦摄)

和中国同处于中华文化圈的日本,在 19 世纪到来时只是东亚的 一个落后小国,其内部实际处在德川幕府政权的统治之下——幕府 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天皇只是被幕府玩弄的傀儡。德川幕府在对 外政策的选择上和中国清王朝采取的措施相似,即实施锁国政策, 封闭保守。当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后,德川幕府大为震惊,开 始认真思考东亚老大帝国——中国失败的原因,检讨自身的对外国 策。1853 年,美国海军舰队到达日本江户湾,以军事恫吓要求日本 开放通商时,德川幕府选择了主动打开国门,和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向美国开放通商口岸。此事史称“黑船事件”,后来被日本视作 其近代“开国”的起始。

幕府政权的开国政策,随后换来了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勒索利 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中下级武士乃至平民百姓对此感到不 解和愤怒,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情绪。因不满幕府的对外开放政策, 萨摩、长州、土佐、肥前等日本西南强藩联合发起“尊王攘夷”行 动,旨在通过拥戴天皇,打击与西洋勾结的幕府分子,重新实施强 硬的锁国排外政策,希望以此改变遭西洋欺凌的命运。然而这样的 举动立刻遭遇西方列强当头棒喝式的报复:1863 年,英国舰队炮轰 鹿儿岛挑起萨英战争, 日本萨摩藩被击败;1864 年,英、法、美、 荷四国联军发动下关战争, 日本长州藩大败。两大强藩先后败在西 方列强手下,引起日本全社会震惊。原本“尊王攘夷”的强藩开始 意识到世界大势的变化,最终决定改弦易辙,变保守锁国为彻底学 习西方,开始了拥戴天皇,推翻幕府,同时实行彻底的西化改革来 实现“富国强兵” 目标的运动。

1867 年,长期充当幕府傀儡的日本孝明天皇去世,萨摩、长州 等藩抓住良机,借着拥戴新君睦仁即位的机会向幕府政权全面宣战。 1868年,日本取《易传 ·说卦传》中“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的典故,改年号为“明治”,同时将全面近代化作为日本的国策, 日 本从此进入了西化革新的明治时代, 日本的近代化运动又称“明治维 新”。和清政府洋务运动的目标不同, 日本的明治维新不仅仅着力于 建设近代化的军队,还包括对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革命。小到人民的 发式、衣着、一日三餐、生活习惯,大到日本政府的组成模式、 日本 社会的思想和教育、民众的国家意识,无一不在学习西方进行近代化的变革。在举国近代化开始后,日本政府开始思考日本如何迅速富强, 参考西方列强侵略、欺压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手段,萌生了通过向外侵 略、扩张让国家快速崛起的恶念。 日本由此从一个东亚落后国家渐渐 露出了快速近代化的蓬勃朝气,同时也流露出了腾腾杀气。

在中国和日本之间,位于东亚大陆桥头堡位置的朝鲜半岛,在 19 世纪来临时处在李氏王朝的统治下。 自明代以来,朝鲜长期是中 国的传统藩属国,向清王朝称臣纳贡。当近代化的大潮拍打着东亚 海岸时,朝鲜并没有做出类似中国和日本那样的避害反应,而是置 身于宗主国中国的羽翼之下昏昏酣睡。

当时的朝鲜王朝国内政局动荡不安,李氏王朝开国后对内采取 特权阶层统治,由两班(“两班”原意是官员觐见时分成的文、武 两班,后代指朝鲜的官员阶层)贵族专权。随着这一阶层的不断繁 衍,19 世纪60 年代,两班贵族及其家庭的人口数量几乎占到朝鲜人口总数的六成以上,实际控制着朝鲜的地方各级政权,实施黑暗残 酷的压榨统治。占人口少数的平 民不仅地位低下,而且要负担养 活官员阶层和王室的重责,苦不 堪言,成为朝鲜国内政局的重要 不稳定因素。在两班阶层之外, 朝鲜王朝还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潜 在危机。1863年,朝鲜哲宗去世, 因为无嗣,经大王大妃(类似中 国的皇太后)决定,选兴宣君李 昰应的儿子李熙继位,是为朝鲜高宗。在李熙成年大婚之前,由大王大妃垂帘听政,李熙生父李昰 应作为大院君襄赞国事。1866 年,李熙大婚,娶闵氏为妃,大王大 妃遂宣布撤帘,但是其生父大院君仍然把持朝政大权。而后性格懦 弱的李熙被闵妃左右,闵姓外戚集团开始占据政府高位,并在 1873 年发动政变将大院君逐出汉城,此后朝鲜王廷便陷入了公媳争权的 乱局。



朝鲜高宗李熙

朝鲜半岛连接着东亚大陆,又和海中的日本列岛隔岸相望,战 略位置极其重要,中国明末时期, 日本枭雄丰臣秀吉为称霸东亚发 动侵略战争时,就以朝鲜半岛为登上大陆的跳板。身处如此紧要的 地缘位置的国家,国力孱弱,国内政局不安,难免会给抱着侵略扩 张野心的外来者以可乘之机。

面对世界近代化大潮,中、 日、朝三国所选择的不同的应对态度,直接决定了各自的命运,也为甲午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沉没的甲午》实拍图

十几年前,陈悦老师在精研海军史、甲午战争史的基础上,写出这部《沉没的甲午》,引起广泛关注,并曾获央视读书推荐。时至今日,关于甲午战争的研究从未停过,在田野调查、海外史料挖掘等方面也有更多收获。

为什么号称拥有百万陆军和强大舰队的清王朝会输给“区区一日本”?重创日军、立下赫赫战功的淮军名将卫汝贵为何被清朝冤屈问斩?慈禧太后真的挪用海军经费修建了颐和园并间接导致了北洋海军的溃败吗?被赞誉“永不沉没”的“定远”舰因何自爆,舰长刘步蟾为何追随自己的军舰殉国?“只得一身报国,未能拖累万人”,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坎坷曲折的一生反映出晚清政治的哪些问题?春帆楼里,中日谈判六次,双方如何多次讨价还价后签下《马关条约》?台湾军民在战后为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怎样的努力?……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书中以甲午战争的时间顺序为总脉络,援引大量原始档案,以及相关人物的文集、日记、回忆录等资料,详述甲午战争的三个阶段——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的平壤战役与黄海海战、在辽东半岛进行的鸭绿江江防之战与金旅之战、北洋舰队的最后一役威海卫之战,将其中涉及的清廷重要指挥将领、作战详情、清廷内部各派有关战略及战术的争论等关键问题清晰呈现。其中对诸多历史细节,尤其是海战全过程和前后方的指挥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描写,也花费大量笔墨书写甲午战争中的陆战部分,并公开剖析了战争中的反间谍行动等特殊事件和盛军统领卫汝贵、盛星怀等特殊人物。书中全面解析了晚清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衰落情况,自更客观的角度分析甲午战争战败的深层原因,揭露清王朝在这场战争中必然失败的残酷现实。



《沉没的甲午》实拍图

随文还配有大量取自相关史料中的珍贵图片,还有一些作者实地调查拍摄的相关事件发生地的今景照片。书后还附有《甲午大事记》和甲午战争前后中日双方将领表,对补充阅读很有帮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