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冯晓晖



本篇首发于《九江日报 · 长江周刊》2024年12月8日,总第1011期。

概述:

1927年12月24日,潘际銮出生于九江。

潘际銮(1927年12月24日-2022年4月19日),江西瑞昌人,中国焊接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南昌大学前校长、名誉校长,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十一大、十五大代表。主要从事焊接电源、焊接温度场、弧焊过程控制、焊接跟踪、焊接冶金研究。参与创建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批焊接专业,是中国焊接学科创始人之一。



潘际銮像 图源:南昌大学官网

评述:

2022年4月,听闻潘老先生去世的消息,就想写篇纪念文章。今年去世的两位九江籍院士(另一位是杨叔子先生)是笔者的学长,他们都曾在哈工大就读研究生。潘际銮留校参与创建了焊接专业,焊接后来成为哈工大的王牌专业。两年后,潘际銮带着在哈工大进修的10余名学员,回清华创建了焊接专业。至今也不好说清华和哈工大的焊接专业,谁排第一,谁排第二。潘际銮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焊接事业的奠基者,也就是这个缘故。

潘际銮对哈工大的感情很深,来到南昌后还担任了哈工大江西校友会的名誉会长,并对校友会的活动给予很大支持,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两次到南昌大学,都见到了这位老学长。老学长面色红润,文质彬彬,有种特别儒雅的气质,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但在老学长去世的那个月,我没有动笔。搜寻史料并酝酿成稿,要有个过程,跟风就会不加辨别地使用不可靠在资料,很容易出错,这不是讲历史的态度。

很多纪念潘先生的文章都有相同的错误。潘际銮是瑞昌人,潘家的祖屋在原瑞昌县城的西门口外。大部分文章声称他出生于瑞昌,其实他出生于九江。有文章说潘际銮的家庭贫困,有的则说是书香门第。其实潘家可以说是书香寒门,潘际銮的父亲潘凤林是前清秀才,停止科举后进入铁路学堂,毕业后就职于南浔铁路局,从职员做起,先任黄老门火车站站长,因工作勤勉,被提升为九江火车站站长、九江段段长。后来不知为何,被降为普通职员。



南浔路发现售票舞弊案《申报》1921年4月12日

笔者查到了民国报刊上的一篇报道,称因为南浔路出现贪污票款的案件,九江站站长潘凤林被任命为南浔路计核主任。百年前南浔路职工在九江可是高薪阶层,潘凤林还是铁路高管,说潘际銮家庭贫寒,显然不合适。

潘家住在铁路局宿舍区,也就是当年的琵琶亭附近。如今的位置,大约在老火车站靠江边,九江外贸码头办公楼一带。

潘际銮在家中行四,他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1927年,潘际銮出生在铁路局宿舍。1930年,因为家里人口众多,潘凤林在三马路盖了一栋二层楼的砖房,盖楼借了不少钱,使得这个不算宽裕的家庭一时间陷入了窘迫,但再怎么说也和贫困搭不上边。



由潘际銮题写校名的九江市滨兴小学 笔者摄于2022年10月

潘际銮6岁时被父亲送去读私塾,7岁(1934年)入南浔铁路子弟小学读书。天资聪颖的潘际銮在一年级就获得了全年级第一名,之后跳级到三年级读书。

1937年7月,抗战爆发。9月,潘际銮升学到五年级,因为南浔铁路小学没有高小,他转而就读于滨兴洲小学。1938年6月,武汉会战打响。当年春天,潘家离开了生活居住了20多年的九江,一去不归。这一大家子先乘火车到达南昌,再租船溯赣江而上到达泰和县。潘凤林在遂川南浔铁路留守处工作,已在滨兴小学读到五年级的潘际銮和二哥潘际炎一起考入泰和中学,他的大哥潘锡圭(原名潘际烓)考上浙江大学,随学校去了广西。



青年时代的潘际銮 图源:光明网

1939年年初,南昌战役即将打响,南浔铁路局解散。潘凤林在昆明铁路局找到了工作,就带着一家人跋涉千里到达昆明。至此,瑞昌的潘家离开了江西,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本系列重在挖掘名人与本市、本省的关系,因此潘家的故事,以下仅简略讲述。

潘家三儿二女,堪称人中龙凤。老大潘锡圭毕业于浙江大学,其专长是无线微波通讯。抗日战争时期,由他指挥架设了昆明到缅甸的重要通讯工程;抗战后期,被国民政府派到越南当了四年电讯总顾问;解放后,他曾任南京邮电学院副院长,是邮电系统资深权威教授。

老二潘际炎,小学毕业于同文中学,抗战时期被耽搁了读书。1945年,他考上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入职铁道部设计局,后来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老三潘际和是女儿,因抗战长期辍学,到30岁时却仍然考上了天津大学,后任湖南长沙黑色金属矿山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老四潘际銮,1944年在高中毕业统考中以云南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6年8月随校转至国立清华大学机械系,1948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50年8月至1953年8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读研究生。作为我国著名的焊接专家,潘际銮曾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老五潘际华是女儿,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任北京复兴医院副主任大夫、口腔科主任。



1942年全家福,后排左起为潘际和、潘际銮、潘际炎和潘际烓 图源:《潘际銮传》

很多人不了解,潘际炎和潘际銮两兄弟,为九江长江大桥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74年,在讨论九江长江大桥建桥方案时,桥梁专家潘际炎建议采用由他带头研制的新型桥梁用钢,方案被采纳。这一新钢种填补了我国大跨度栓焊钢桥用优质高强度钢的空白,为九江长江大桥钢梁节约了大量的钢材和外汇。

由于大桥采用的钢板很厚,超过了国际铁路钢桥的规定。其对焊接质量要求高,焊接难度大。潘际炎的三弟潘际銮接下了这一任务,经过大量的大型试件试验,成功地完成了九江长江大桥钢厚板焊接新技术研究。可以说,九江长江大桥就是潘际炎与潘际銮两兄弟共同合作的结晶与典范。



潘际炎(左)在九江长江大桥通车前 图源:清华大学校友总会

1993年,潘际銮受江西省之邀,离开工作、生活了40年的清华大学,来到南昌,就任合并后成立的南昌大学第一任校长。请潘际銮过来,当然是因为他的名头,为了进入211高校名单。当时的江西高等教育,处于“三无”的境地:无重点高校、无学部委员、无博士点。据说,江西省最早就是想让潘际銮挂个名,不干具体事务。建设一所211高校,却要架空校长,江西教育搞不好,也是必然的。

潘际銮并没有做虚名校长,他在南昌大学投入了很大精力,做了很多实事,重点在学科建设上。但以笔者看来,南昌大学合并后问题甚多,也不是潘校长都能解决的。

1997年5月,南昌大学“211工程”建设立项审核。2002年,潘际銮在南昌大学退休,返回清华。2022年4月19日,潘际銮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88岁的潘际銮院士和84岁的夫人李世豫在清华大学校园内骑车 图源:清华大学官网

2016年,一张照片爆红网络:一位头戴运动帽老人,骑着一辆轻便的电动自行车,行驶在清华的荷塘边。车后座上的妻子满头银发,身穿红衣,用右手揽住丈夫的腰,左手平肩抬起,指向车后方。

照片中的主人公就是时年88岁潘际銮院士和比他小4岁的夫人李世豫。年事已高的潘老和夫人一直过着淡泊朴素的日子,他每天蹬着电动车上班,指导研究生工作。闲暇时,他还常常载着妻子飞驰去菜场。这张照片就是学生抓拍的。照片中透出的恩爱、默契,让很多年轻人为之动容。

李世豫于1950年考入北大,是闻名全校的才女,后任北大化工学院教授。她与潘际銮在北京相识,潘际銮从哈工大返回清华后,两人于1955年成婚。

潘际銮与李世豫后来才知道,他们在同一个城市、很近的地方生活过。那是1937年,李世豫的家庭为了逃避战火从南京来到九江,住在二马路,6岁的她在教会学校翘秀小学借读几个月。翘秀小学距离滨兴洲小学很近,就在潘家对面。可巧的是,翘秀小学与滨兴洲小学在上世纪50年代合并为滨兴小学,两人成了九江的校友。

后记:

本文是在《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12月24日· 院士潘际銮与潘家的故事》基础上修订的,12月24日潘先生的诞辰日。文章发布的那一天下午,潘家的后辈留言,说李世豫先生转发了这篇文章。当时感到很荣幸,如今又觉得惭愧,因为后来发现文中有些错误。

但笔者对文中某些部分仍不能确定。比如滨兴小学合并的这一段,《潘际銮传》中有记载。那个时代男女不同校,翘秀和儒励一样,都是女校,潘际銮必然就读于某所男校。然而在九江教育史志中,却找不到滨兴洲小学的痕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