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古美》杂志自2018年起,由古美路街道社区党群办主办,以纪实特写、口述历史、回忆录、散文、故事为主,围绕社区文化主题,讲述古美人、古美社区的故事,既有生活点滴,也有名家大作。“今日闵行”推出系列选篇,让我们和《大家古美》一起,植根社区、共襄人文。
阎明光:女承父业做慈善
作者:茅杰
她,出身名门,父亲阎宝航,是中共著名的战略情报家、蒋介石和宋美龄身边的大红人,他的家庭被周恩来盛赞为“阎家老店”;
她,飞越大洋,受中央委托,曾与吕正操将军以及弟弟阎明复多次看望张学良将军,成为20世纪末中央与张学良沟通的主要渠道;
她,痴心慈善,虽耄耋之龄,且几度大手术,可为了“阎宝航基金会”,仍奔走在社会公益第一线,以此特殊方式来告慰父母亲;
她,叫阎明光,一位安家在闵行区莘北路上的老太太。不过,要在闵行见到她并不容易,一年中三分之二时间,她都在外出差、张罗着一件又一件善事。
合家照,阎明光(左一)
摆地摊的“大官家千金”
在阎明光幼时的记忆里,家庭常常与当时的风云人物交织在一起。周恩来、叶剑英和董必武等常来家里秘密开会,因为阎家也是中共南方局开展统战工作和地下工作的重要场所。父亲阎宝航不仅是张学良将军的重要幕僚,也深受蒋介石、宋美龄的信任,有一段时期阎宝航甚至与蒋介石共用一个大办公室。
而这位蒋、宋的红人,其实有着中共地下工作者的特殊身份,阎宝航曾获取的最重要情报是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中共将此提供给苏共后,斯大林唯一一次向中共发来感谢电报。
无论是抗战前的首都南京,还是抗战中的陪都重庆,阎明光始终对家中云集父亲的亲友的情形记忆深刻,而她当时未必了解的是,领导国统区地下工作的周恩来,曾盛赞这个家庭为“阎家老店”,夸赞阎家的仗义疏财。
特别是随着抗战的进行、阎宝航全家迁居重庆,“阎家老店”更是一天比一天“热闹”……
阎明光的父母都是东北人,东北又在日寇侵华中沦陷最早,大批东北沦陷区同胞当时流亡在重庆。
阎明光清楚地记得,那些日子里,位于重庆村17号的家里,三层楼常是住满了求助的乡亲和需要借助阎宝航身份掩护的中共地下工作者。仗义疏财的父亲对到重庆寻求救亡报国的东北老乡总是竭力帮助,更想方设法掩护、推动地下斗争。到后来甚至院子里也搭起棚子住人,每顿饭家中总得开出两三桌。
阎宝航旧影(1895年—1968年)
这么多人来求助,衣食开支都得靠着阎宝航供给,家中经济越来越捉襟见肘。阎明光的母亲决定,带上家中的衣服,上街摆摊出售,用所得换米,供给大家的日用。这时候,才10多岁的阎明光也常常跟着母亲一起摆摊。
“大官”家的太太、小姐,在街上卖衣物,不少人觉得稀奇,少年阎明光倒感觉颇新鲜,直到长大,她才明白这背后的意义。
践行教诲的“张学良侄女”
作为张学良多年的知交,阎明光的父亲阎宝航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将军却不幸被软禁后,四处奔走,希望营救张将军。但终未能如愿,成为阎宝航的终身遗憾。
20世纪90年代,被长期软禁的张学良将军得以赴美,立即通过昔日故友联系这位自己的“侄女”——阎明光。阎明光立即回信,问候自己亲爱的“大爷”,以及与张将军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的伴侣赵四小姐。
1991年,受党中央委托,阎明光和吕正操将军以及弟弟阎明复飞赴美国,为两位长辈安排在美生活,并送上大陆有关方面的问候。
之后,阎明光就开始频繁飞越太平洋,穿梭于大陆和夏威夷、纽约等地,担当起中央与张学良将军沟通的特殊桥梁。
每次通信,张学良总是如此开篇:明光贤侄女。而阎明光则以“大爷”来称呼张学良。如今,“侄女”写给张学良的信函,已被收藏到了少帅故乡的张学良故居里。而阎明光身边,则一直珍藏着“大爷”写来的一封封飞鸿。
阎明光说,自己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张学良信中的一段文字:“鹤有还巢梦,云无出岫心”,这也是少帅终身的遗憾——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再度踏上故乡的土地。
不过,让张学良颇感欣慰的是,“侄女”阎明光和“侄子”阎明复听从并很好地践行了“大爷”的建议——办一个用阎宝航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
在张将军看来,当年的阎宝航,就是出名的热心助人、仗义疏财,在东北办贫儿免费学校、在重庆办难民工厂更为无数人雪中送炭,以民间力量做慈善事业,恰是对阎宝航最好的精神追思。
这个建议,阎明光姐弟认真地记下了。
张学良作为基金会的发起人之一,在晚年几无收入的情况下,仍慷慨解囊5000美元捐给基金会。
忙碌快乐的“慈善家老太太”
就在与张学良将军会面的1991年,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成立,首批获得上海市社会团体登记证,阎明光担任基金会理事长。
次年,基金会便捐款100万元,资助了第一个重要公益项目——支持30位上海牙科技术人员,赴日本培训一年,大幅提升了上海口腔健康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1994年,基金会又捐款10万元设立公益性的暑期音乐培训班,帮助无力承担学费的青少年学习。
立足上海的同时,阎明光又将目光投向家乡东北。
1995年,基金会向辽宁省海城市的同泽中学(20世纪20年代在张学良大力支持下建立的当地名校)捐款40万元,建设现代化的“宝航图书馆”。此后,飞向东北的善款更是源源不断——1995年,为救助海城水灾灾民,捐款100万元;1996年,向海城当地学校赠送计算机室、多媒体语音室和钢琴室;向广西和辽宁的艾滋病患者先后捐赠价值400万元的提高免疫药品……
在汶川和玉树地震中,阎明光同样带领着基金会立即行动,向汶川灾区学校捐赠教育教学设备,为玉树的救灾人员赠送抗高原反应药品。
而在阎明光从事的公益事业中,她关心最久、投入最多的,还是对全国各地困难孩子的支持。
2001年,基金会在无锡为50名困难学生提供助学善款50万元;2006年,为广西百色革命老区的300名困难高中生提供30万元的资助,2009年起,在广西凤山县推出总金额达600万元的助学计划;2010年,联系美国高通公司等向四川的8所学校赞助了3G无线上网教研室,惠及1.6万余名学生……
2009年,同为红色后代的阎明光和陶斯亮(陶铸之女)在上海发起成立了“女市长爱尔慈善基金”,会后,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亲自过问下,国家财政拨款4亿元启动救助六岁以下聋儿计划。
站在保存有父亲阎宝航二战档案的俄罗斯档案馆面前,阎明光女士守望着这份留给人类的遗产。
就这样,通过一个又一个爱心项目,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已为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数亿元,阎明光被媒体爱称为“慈善家老太太”。
“我每做一件慈善,就觉得是在安慰父母亲的在天之灵。每次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我觉得压力很大,只恨自己没有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更大的能耐来帮助他们。”
“告慰昨天,更是为了美好的明天。慈善我会一直做下去,一直做到不能动为止!”阎明光说。
作者:茅杰
文字内容:《大家古美》
编辑:石思嘉
初审:汤婧娴
复审:林心怡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