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房地产市场,专家们的预测往往为投资者指引方向。
然而,近几年的楼市状况,已经让众多专家有些措手不及。
从一开始预测房价迎来飙升,到预计2025年房价回到2015年。
这一局势变化将给刚需购房者带来多大的压力?我们又该如何何应对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压力,才能让咱们的心态也稳稳当当一些?
01、
楼市的现状及数据分析
其实,从近年来国家到地方,针对地产市场的松动政策,可以说能用的招,能想到的招,几乎都用上了。
但市场的反馈是,1-11月,前100房企实现累计权益销售25441.92亿元,同比下降约30.98%。
此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销量下降、竣工面积下降、房产开发投资金额下降…
除了市场低迷,众多数据同比下降之外,两个比较显眼且持续大幅上升的数据是:
①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激增;②新房待售面积同比上升。
02、
房价跌回2015年,可能吗?
随着房价下行趋势,越来越多人开始担忧明年房价可能跌回到2015年。
其实会不会继续暴跌?咱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从近年的政策手段中可以了解到,政府并无意让房价大起大落。
而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稳定房价,逐步将高杠杆的房地产市场转型为更为稳健的模式。
关于这一点,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确定答案。
①房价与收入的关系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很多人觉得只要房价跌了,那么大家就买得起房,就可以实现城市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实际上,近年来,除了房价的下跌,工资方面也出现了增长缓慢。
而在这一背景下,即使房价下跌50%,回到2015年的水平,当然会有很多人负担不起大城市的住房。
以上海为例,2015年房子单价四万每平,彼时,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4.98万。
以当年上海的房价收入比30.23来看,换句话来说,即使房价回到2015年,人们想要实现买房不吃不喝,起码都得30年以上时间。
而一旦房价上涨,这就意味着能够参与买房的人就更少,这也表明了一点:高房价对市场参与者的排斥效应。
②城市的承载力也是制约房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人觉得,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后,大城市的人口会越来越多,房价也会持续上涨。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城市也有其人口和资源的极限。
即便房屋供应充足,也无法解决如水资源和能源等基本需求。历史上的封城事件更是暴露出城市在应对人口激增时的脆弱性。
以北京为例,这座城市的水资源已经无法自给自足,依赖外部输入,如果人口继续增加,城市的承载压力将更加巨大。
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迎来水源进京九周年,北京已累计利用“南水”超93亿立方米,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00万。
据悉,在这93亿进京“南水”中,有63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居民生活用水,约占进京“南水”总量的7成。
换句话来说,人口急剧上升,对于城市的资源来说也是一种压力。
③未来,房地产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分化。
近年来,保障房供给已经在开始不断上升,比如我出的新一轮房改政策,就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推出600万套保障房。
包括今年已经有不少地区开始国家队下场收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房供给。
这些都意味着以后有经济实力的人将继续购买商品房,但是经济条件有限的人,可能就会选择租房或者选择保障房来解决居住问题。
不过,随着年轻人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年轻人买房租房的思维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宁愿租住舒适的房屋,也不愿意购买条件比较差的老旧房子。
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不论是对投资买房者,还是自住买房者,都将面临新的挑战。
以后,随着未来房价的稳定,将会有越来越多购房者发现,租房远比拥有一套可能不再升值的房产更为经济。
03、
刚需如何应对?
基于上述几个方面,未来房价还将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趋势,起码绝大多数城市是稳中有降,不会有过大的波动。
面对这一趋势,对于刚需购房群体来说,调整好心态,不要被短期的波动带偏了节奏。
不管是涨是跌,心态平稳了才有助于作出有利于自己的明智决策。
想想你买房的需求是什么?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锁定了自己的方向,就没必要成天盯着那点房价,搞得自己焦虑不安。
当然了,咱们也不能对政策动态不闻不问,多了解政策方面的消息,也有利于我们对房地产市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做出理性判断和决策。
买房时也要做好全局的规划,既要考虑到居住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风险及债务压力。
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最好是将每月月供降到收入的30%以内。
这样就有充足的收入用于储蓄,将来也有足够的底气应对不确定性。
总之,不要被市场的下跌给吓到了,冷静沉着,理性分析,才能从危机中找到新的机遇。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