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了,像往年一般进入到冬月(农历十一月)后,农村就开始进入扎堆办酒席的高峰期了。有些人结婚,有些人乔迁,还有过寿的,当然也有些是白喜事。

不过,今年情况好像有点冷清,村里办酒席的人也少了很多。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就是现在农村结婚难度太大了,结婚的人少了。而有些年轻人也不愿意生娃,就连办周岁宴、满月酒的也少了很多。

而且现在农村办酒席,也和过去不同了,一点也不热闹了,甚至显得还十分的冷清。小编前些天在村里参加了几个酒席,就对此感觉特别的深刻。在过去办酒席,是人不到礼也要送到。可是现在是人不到,礼也不到了。这又是咋回事呢?

大家对农村办酒席也应该比较熟悉,它从来都不只是一场简单的餐食聚会,而是饱含乡土人情、维系邻里关系的重要社交活动。

过去,哪家要是遇上红白喜事,主家提前好些天就开始筹备,杀猪宰羊、囤粮备菜,左邻右舍也自发赶来帮忙,大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院子里摆满桌椅板凳,那场面,热闹非凡,烟火气十足。

传统的农村酒席有着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喜事要挑良辰吉日,丧事则遵循丧葬礼仪,第一时间通知亲友。过去交通不便,通信落后,口口相传、手写请柬便是通知的主要方式。

被邀请的人哪怕相隔甚远、事务缠身,人一时赶不过来,礼金也定会托人带到,附上几句歉意与祝福。主家收了礼,心里记下这份情,来日别家有事,自会全力相助,一来二去,人情的纽带越系越牢。


之所以在当时的人对于办酒席如此的重视,那是因为农村的酒席,也是维持亲友之间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亲友家办酒席了,自己 肯定是要去的。如果实在是去不了,让人把礼物,或者是礼金带过去,主家也不会责怪的,并且还会记下这份人情。日后对方家里有什么需要了,也都会积极帮忙。

可近些年来,农村酒席的画风突变,往昔的热闹不再,常常是有些人不到场,而连礼也不随,冷冷清清的氛围让主家心里不是滋味。这般转变,背后藏着诸多缘由。

城镇化浪潮汹涌,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求学、定居。平日里忙忙碌碌,为生活奔波打拼,假期稀少。

遇上老家办酒席的日子,路途往返耗时费力,请假还得扣工资、扣全勤,权衡之下,只能无奈缺席。

长此以往,人不到场成了常态,偶尔回去一趟,面对村里疏离的人际关系,也不知从何聊起,干脆连礼也省去了。


另外是如今网络通信愈发便捷,人情却似乎愈发淡薄。以往登门送礼是郑重其事的人情往来,如今微信、转账虽便利,却少了那份亲手递上礼金、当面寒暄的温度。

隔着屏幕转账,随意打几个字,冷冰冰的数字替代了亲切问候,人情味儿被稀释得所剩无几。更有甚者,一些不良风气让随礼变了味,礼金数额水涨船高,成了部分人攀比、炫富的工具,普通农户不堪重负,心生抵触,干脆退出这场“礼金竞赛”。

农村社会结构也悄然改变。老一辈渐渐年迈,年轻一代对乡土习俗认同感降低,更倾向于都市的社交模式。

在城里,邻里间往往“无事不登门”,习惯了独处与小家庭生活,回村后难以融入集体劳作、帮忙备席的氛围。

而且,现在娱乐方式多元,年轻人宁愿宅在家里刷手机、打游戏,也不愿耗费时间精力在农村酒席上,人情往来的传统在代际更迭中出现断层。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年轻人观念的转变,对亲情如今不怎么重视了。

举个例子,在过去遇到什么事情了,都是找亲友来帮忙,而且多数都是不计报酬的。可是如今,多数的年轻人遇到事情了,都是找同学、朋友,或者是同事等来帮忙,而不会去麻烦亲戚。

有很多的亲戚,说是亲戚,但是却常年不联系,还不如和朋友、同事等联系的紧密。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些亲情看得很淡,认为可有可无,因此对于吃酒席这些也不太上心了。

此外,过去物资匮乏,酒席是难得的“大餐”,如今生活条件优渥,平日里饮食不逊色于酒席菜品,办席缺乏新意,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