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梦想都开花

——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观察

车行广西大地,一座山连着一座山,让记者感觉,这些大山虽然景色秀美,但也很容易阻挡人们向外的视野、前进的脚步、创造的热情。

在崇左市天等县高级中学,青年教师吴莹莹告诉记者:“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让我们能学习到广东乃至全国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无论多少大山也挡不住。”

由于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吴莹莹有机会到广东跟岗学习一年时间,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她说:“跟岗学习让我眼界大开,返校后广东支教老师又指导开展新的教育教学实践,我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学生们的成绩也提高了。”

有好老师,才能培养更多好学生,老师为梦想而奋斗,才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学生为梦想而奋斗,国家才能人才辈出,脱贫地区才能真正拔除穷根。天等县高级中学是采访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第一站,正是从天等县高级中学开始,记者看到群山深处,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正努力让所有梦想都开花。

01

名师出高“徒”

“我给田多元老师发短信,她回复我时每一次都要加上惊叹号。虽然只是一个标点符号,但我觉得这是她平时工作状态的体现。她的状态就是:一直充满力量,一直充满热情。遇到田老师,是我职业生涯的幸运。”韦凤妹说。

韦凤妹是河池市东兰县高级中学的骨干教师,她介绍,为了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田多元到她班里当“学生”,“以一个学生的心态”去听她的课,然后带她复盘这一节课的教学,指出“内容不连贯,各块教学内容连接松散、不能形成一个‘链’拉住学生”等具体问题,指导她“换思路”,并在后续的备课中,不断帮助其调整,同时不断地给她加油打气。

“田老师非常细致,她连我课堂上某个不标准的发音都不放过,下课后还要求我改正。”韦凤妹还说,“田老师是一个宝藏老师,不管是英语基础年级的教学、高三复习备考还是班主任管理,她似乎都有独门秘籍。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听了她四场大型专题讲座,每一场时长三小时,每一场都干货满满,让我醍醐灌顶……我现在就是跟着田老师学,一时学不了那么多,我学一样算一样……”

田多元是2020年通过人才引进调入深圳市艺术高中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到广东之前,她是湖南省 “五一” 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首届芙蓉名师、2019 年教育部 “万人计划” 教学名师候选人。今年2月,田多元到东兰县高级中学支教,帮助了一批当地年轻教师。


田多元老师给东兰县高级中学96个学生捐赠自己编的语法书。

“到‘兰高’后,我就担任了班主任,但当班主任只能让一个班孩子受益,所以我带动其他老师,把老师们带动起来了,就能让成千上万的孩子受益。”田多元说。她除任教“兰高”高三2班英语外,还担任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校长助理、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同时在广西很多市县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和培训,讲授高考备考策略、高三备考词汇,以及打造班级团队等内容的专题培训讲座,把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传授给代课老师及班主任。

与人一升,自有一斗。像田多元这样的优秀教师并非个例,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支教校长、教师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98人,占总帮扶人数的29.3%;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85人,占总帮扶人数的25.4%。高素质的帮扶团队,为他们在受援学校开展工作进行高质量的“传帮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河池市凤山县高级中学支教的李仁华,是深圳市格致中学的一名政治教师,今年2月到校后教高三12班政治课,现担任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作为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一员,他负责辅导当地的吴宇、罗夏瑜两名青年教师。“李老师指导我们进行撰写教学设计、课题研究,帮助我们制定个性化专业发展规划,我们的进步真是‘肉眼可见’。”吴宇说,“他用‘九步法’和高三备课组老师一起制定公共教案,每个人都有清晰的责任,既激发了个人潜能,又发挥了团队的力量,教师备课的负担减轻了,备课的质量却大大提高,年级政治学科的成绩提升飞快。”

2022年8月开始的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始终把培养受援学校教师当作基础性重点工作来抓,34所受援学校全面组建名师工作室,以师徒结对、传帮带等方式对受援学校2200余名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成为支教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此外, “组团式”帮扶大力选派受援学校教师到广东援派学校学习交流,两年多来共选派1000多人次,这些人才返回学校后,也要经过名师工作室转化学习所得才能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组团式”帮扶团队还通过专题讲座、示范课、专题培训课等形式,累计培训本地教师6.1万人次。

深情,让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工作越做越细、越抓越实,路越走越宽,受援学校教师快速成长,业务能力显著提升。两年多来,帮扶学校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市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1000余人次,教师获得市级以上教育教学相关荣誉与奖励近600人次,靖西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王建新、德保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麻日疆两名教师荣获“广西技术能手”称号。靖西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谢爱兵告诉记者:“‘组团式’帮扶以来,团队对教师的培训广泛覆盖职教规范、教学信息化、教研科研等领域,学校成为国家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的整校推进对象,经历六阶段培训,35名教师多方面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卢凯等14名教师荣获优秀学员称号。”

在天等县职业技术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提供技术指导和资源保障的平台:平台一端汇聚广东省江门市全部中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担任顾问;另一端面向本校全体有项目需求的教师,通过平台的牵线搭桥引领教师完成教学项目,从而达到专业能力提升目标。2023年,天等县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技能大赛6个工种比赛的16名师生通过名师工作室平台,被送到江门市的相应学校进行赛前训练,取得突破性的成绩。此外,工作室还邀请新会蔡李佛师傅到学校,帮助校团委建设龙狮社团;与台山、新会两地学校共建学校电商直播间等。

在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下,天等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进步十分明显,过去两年时间里学校有一半的老师考取了各种证书,1/3的老师发表了论文,学生技能竞赛实现了从2023年由支教老师牵头做主教练的定点突破,演变成今年的全部由本校教师做教练的全面开花,教师参加今年教学能力比赛,在自治区级获奖4人、市级获奖7人。

02‍

模式在改变

“我现在还带着一个班,担任物理老师。”凤山县高级中学支教校长李强胜说,“刚开始我有一些大家很不习惯的要求,比如军训期间每天向家里汇报情况,再比如在校一定要穿校服、黑板随时保持干净、书桌桌面只准放学习用具等。”李强胜认为,这些细节要求,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严谨的态度以及美好的情感。

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过程中,受援学校全部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各受援学校支教校长上任后,强化党的领导,完善党组织议事规则和校长办公议事规则,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职工激励制度等,为受援学校依法治校、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推动各校规范化、安全化建设,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学风,不断增强学校凝聚力影响力。

在这一坚实的基础之上,各校又不断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进。以凤山县高级中学为例,该校突出特色教学,先后打造“龙华启航班”“一汽启航班”两个示范性班级,探索适合县高中发展的教学模式及辅导机制。示范班在进行教法改革的同时,加大社会研学力度。李强胜说:“通过研学,学生们视野变得开阔,自信心增强,影响到学习上,表现为更加积极主动,学习规划更加科学。”由于示范班的带动,凤山县高级中学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们的学习较之前更加张弛有度,也更加主动。

天等县高级中学则是以集体备课活动为抓手,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逐步改变。该校统筹规划出6个集体备课教室,集体备课活动已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每个学科每周都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以及公开课、示范课、高三复习示范课等听评课活动。该校教师劳雪华告诉记者:“在支教老师王超的带领下,我们英语组的集体备课效果非常好,知识一层一层地被剖开,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升,理解得更快,就连一些‘超纲’的内容,学生们在理解时也没有太多障碍。”该校语文教师许小娥也表示:“集体备课,让我们更多更好地掌握了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课堂互动明显增多,学生积极性高涨。像课本剧表演这样的形式,我们过去很少用,现在掌握了方法,用得越来越多,教学效果特别明显。”

中等职业学校的根本教育任务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后,此类学校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以此为契机,不断改变育人模式。东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初步构建起普通高考、职业本科、对口高职、创业就业互融互通的“职普融通双轨四层次”育人模式,解决了学生发展方向不明的问题。2023年,该校考入高职高专的学生共719名,自主创业就业学生104名,另有37名学生参加了普通高考。学生自主选择多元、明晰,学校在各个方向上都能保证教学质量,支持学生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靖西市职业技术学校则坚持学生双证毕业,通过产教融合与课程认证融合,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2023年成功实施5个证书项目,完成374人次考证,双证率达68.9%;今年又开展了6个项目、406人次考证,毕业生双证率达100%。

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坚持产教融合,坚持竞赛集训。2023年度,靖西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荣获9个奖项(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5个三等奖);今年该校学生在这一竞赛中更上一层楼,获得14个奖项(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及8个三等奖);东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参赛团队在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中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参赛领队、支教教师栾凯告诉记者:“以赛促学既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确保学校在一个学科中的活力,为学科建设不断积累经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还自觉承担起“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的任务,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的要求。

以靖西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疫情前该校曾接收75名越南、泰国留学生到校学习。疫情期间项目暂停。支教校长谢爱兵和校党委成员积极作为,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政策指引下,通过了 “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申请,向17个国家的100余名营员教授汉语课程。2023年起,该校又先后与老挝、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签署相关协议,逐步恢复国际交流。今年3月18日至4月15日,该校接收泰国曼谷那瓦敏第二女子中学36名师生到校开展研学活动。谢爱兵表示:“目前国家已将职业教育作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6届。我校‘汉语桥’就是融入国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大背景下的‘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参与编制的《汽车摩托车修理技术服务人员》也随第二批乍得国家职业标准共建互认项目‘出海’了,这些举措拓宽了学校办学的路子、擦亮了学校办学的特色。”

广西34所受援学校全面推进教学模式改革。2023年,受援学校修订完善学校管理制度480余条,完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290余项,学校管理进一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迈进,教学工作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03‍

梦想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的目标是广西民族大学。”在天等县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吴俊达告诉记者。吴俊达入学时,“组团式”帮扶团队已经到校,他被选入实验班,接受“广东式教育”。

“我们每个班级都要写规划,贴到教室的墙上。目标明确了,动力就强,支教老师还会教给我们很多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让我们能更好地将规划变为现实。”吴俊达说。在吴俊达的学习过程中,支教老师招龙的“带着任务读书”“列出知识点读书”等方法十分有效,事半功倍。“规划科学,目标切合实际,学习方法有效,所以我对明年的高考很有信心。”吴俊达说。


招龙老师(中)在和学生们一起做实验。

吴俊达的同学黄舒瑶也对明年的高考充满信心,她在招龙老师那里学到的最有用的方法是“把知识一层一层剖开,真正扎实掌握它,然后可以轻松应对各种题型”。当然,两人对于明年高考的自信还都来自学校开展的“一课双师”教学模式,该模式简单说,就是广东援助学校或者特邀的其他名师远程上课,支教老师或者本校老师现场同时跟班。

“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实际上是把学生放在了广东学校的课堂上,而又兼顾了当地学生的一些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天等县高级中学校长伍倍锋说。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奋发向上的精神。但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有教无类”。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既讲求分层施教,更重视“一个都不能少”。在凤山县高级中学,支教老师黄俊钦的班里有一名同学患有抑郁症,一度时常把自己关在屋里,平时小刀不离身。

这样的一个学生怎么带?即便不伤害别人,也有自残的可能性。黄俊钦没有退缩,他带着这名同学爬山、运动、唱歌。现在,这名同学已经完全融入了班级,学习成绩也开始逐步提升。

“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动起来的机会。”黄俊钦说。为了保证学生们“动”起来,班里每学期都要组织研学,同时加大德育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凤山革命纪念馆,很多学生都表示,通过参观,才真正了解了凤山的历史、革命史,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凤山精神。”黄俊钦说,“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考试,更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他们自觉融于时代,就会开朗、奋进,不断增强主动性。”今年暑假前,班级的模拟考试中,全班有9名同学上了一本线,进步巨大。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把这一宗旨融入受援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上线率、录取率等“硬指标”都有较大提高。在2024年高考中,粤桂协作帮扶的20所普通高中本科上线率47.74%,比去年平均提升8.3%;特控线上线人数达1433人,比去年增加148人,提升11%;600分及以上人数比去年增长0.13%。

对升学充满自信的不仅有普通高中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

“我有信心明年能考入本科。”东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专业三年级学生黄康鸿对记者说,他的同班同学兰茂东表示也有同样的信心。这两个阳光少年在接受采访时略显腼腆,但是他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场上却十分“泼辣”。2023年,他们获得汽车维修二等奖,今年则获得同专业的一等奖。这样的成绩意味着他们在明年的升学考试中,可以获得专业免试。

“我们入学时,正赶上‘组团式’帮扶团队来到学校,带我们的都是帮扶团队老师,他们鼓励我们积极参与技能大赛,勇敢展示自己,工作室的配备也比我们上一届的校友要好得多,另外我们还有机会到广东那边去提升学习……”兰茂东说,“这让我们觉得很幸运,因此格外珍惜各种学习机会。”

在东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另一批学生感受到的则是价值得到体现后的幸福。今年端午节假期,该校电商专业的近200名学生分成23个小组进行电商直播卖货的实操,销售当地的粽子等特产,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开展了2个小时,销售额12万余元。电商专业教师牙甫助告诉记者,学校的电商专业去年才刚刚组建,课堂教学也进行了许多新的教法尝试,比如课堂问答计入积分等,极大活跃了课堂氛围,而实操课不但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自身价值的存在,更是让他们对未来的就业及升学都信心倍增。

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让受援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升学和就业两个方向上都有明显的提升。以靖西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今年的职教高考录取率为59%,321名报名学生中,本科上线学生34名,本科率超过10%,其中学生赵慧玲获得全自治区第五名的好成绩。毕业生就业率100%,工资水平都在3000至6000元之间。“8月底,比亚迪来我校招工,但是同学们已经全部找到了工作。这是非常可惜的。”谢爱兵说,“比亚迪在我们这里招工的工资还是挺高的。”

与广东密切交流,让受援学校学生的眼界不断开阔,潜能被激发出来后,一些学生展示出让人惊喜的才华,其个人成长的道路也由此变得更加广阔。天等县职业技术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张嘉慧就是这样一位学生。2022年“组团式”帮扶团队到校,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成立了一系列的学生社团,张嘉慧报名参加了龙狮社团。社团成员大多是零基础,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张嘉慧也一样。但在指导老师,特别是帮扶团队请来新会蔡李佛师傅到校指导后,张嘉慧打鼓的天赋被激发出来,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可以参与表演。现在,龙狮队共有两狮一龙,除了参与校内的各种文化活动外,还经常会到社会上进行公益表演。张嘉慧的鼓声让龙狮队在天等声名大振,让天等职业技术学校知名度越来越高,也敲响了自己个人成长的激越鼓点。


天等县职业技术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张嘉慧已经是天等县小有名气的“鼓手”。

“学会打鼓让我收获了很多快乐,生活十分充实。现在我主要是教学弟学妹们打鼓。”张嘉慧说,“我的专业也学得不错。不过,打鼓能让我更快乐。”

04‍

用爱驱动最真诚的帮扶

“母亲说,要学会感恩,一封信也可以表达谢意。这封信就是我对您的最真诚的感谢,感谢您的教育,感谢您的帮助……”这是凤山县高级中学学生小勤(化名)写给班主任黄俊钦的感谢信。

今年5月,黄俊钦组织学生徒步到凤山县烈士陵园祭扫。活动结束后准备返校时,同学们觉得既然出来了,可以在外面吃碗粉再回去。黄俊钦考虑到学生们每天吃食堂难免“馋”当地特色美食,就答应了。但他也注意到小勤和另一名女生没有停留直接回学校了,问她们原因,原来她们觉得到学校三元钱就能吃饱,但在街上吃粉至少要七元钱。

进一步了解得知,两名学生的家庭条件都不太好,黄俊钦便决定去家访察看。6月的一个周六,黄俊钦骑着单车按导航往小勤家去。由于海拔落差超过400米,他大部分时间都是推着自行车行走,早上7点多出发,中午11点半才到小勤家。这个家庭的确困难:家里有8口人,6个孩子,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前年因车祸跛了踋,只能回家和妈妈一起养蚕,一年收入约2万元,虽然有各种低保及补贴,家里的开销依然要精打细算。小勤为了省下回家一次十几元的交通费,每学期也就回家一两次。母亲为了给她和妹妹(凤山县初中就读)改善伙食,到城里卖蚕茧时会顺带做些好饭给她们捎到学校。

学生的营养不能保证,又怎么能健康成长?黄俊钦在调查了全班同学的家庭状况后,决定从自己的工资中给小勤等3人每月300元伙食补贴,让他们每天能吃上鸡蛋、喝上牛奶。但是小勤的家长第一个不同意,表示黄老师是外地人,来支教已经很辛苦了。最终,黄俊钦找到时任支教校长于艳做了3个家庭的工作,他们才同意让孩子们收下补贴。

“教育帮扶不只是教书,更要育人。”黄俊钦说,“帮扶任务有期限,但帮扶行动无界限。老师对学生的所有关心帮助,最终都将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营养。”

黄俊钦朴实的话语,显示出一名支教老师对受援学校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真挚的爱护之情。而在采访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过程中,记者也被这种责任和真情所感动。

“田老师,您做得太好了,我代表受您捐助的学生感谢您……”这是一次会议上,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校领导,向在本校支教的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老师田宝林表示感谢。

在隆林支教两年多,田宝林尽其所能支援生活困难家庭学生,先后将价值5万余元的资金和衣物等送到学生手中,让数十名学生从中受益,让他们能更有信心、更阳光地成长。但一个人力量毕竟有限,田宝林又邀请同学一起资助学生。他说:“我到山里来,就是要尽最大努力为孩子点亮梦想!”

在东兰县高级中学,支教老师田多元号召她原来教过的学生,为东兰的学生捐助文具用品,把自己出版的英语语法教材捐赠给学生,还自掏腰包给学生买词汇书、字帖,给学生出钱报名参加英语能力大赛。今年2月,开学第一周,她就自掏腰包带6名请假外出打针的孩子就医。至今,她给生病的学生买药,给学生买奖品等,共计支出超过1万元。

第一次召开家长会,全班只有6名学生是父母到场。在这种情况下,田多元见缝插针和每一名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然后通过电话和每一名未到会的学生家长沟通,确保家校形成合力。女同学小丽(化名)厌学情绪严重,心理医生介入疗效不理想,田多元多次家访,陪护她就医吃药。男同学小明(化名)以头疼为由外出打针后“玩失踪”,田多元几夜未眠。小明回到学校后,田多元又和他谈话,鼓励他奋进,唤醒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的信任。“我们做教育帮扶,就是既帮教,又扶智。二者相辅相成,不扶智,谈不上真正的帮教。”田多元说。

情怀,是一个高尚的词。采访粤桂协作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记者时时看到这两个字在“组团式”帮扶团成员身上闪闪发光。

靖西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李西尼告诉记者,2023年,她带的班要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为了争取优秀成绩,小组成员都十分努力地准备,校长谢爱兵也多方寻找资源对他们进行指导。5月的一天,谢爱兵联系到一名十分重要的专家到南宁出差,可以抽时间给小组讲解、修改文本,但专家只有一个午休时间可以腾出来。谢爱兵就带着大家开车3个多小时到南宁找专家,在宾馆聆听指导。之后,谢爱兵带着大家简单吃了饭 ,又驱车3个多小时返回靖西。

同样是在靖西市职业技术学校,“组团式”帮扶团成员、校德育处主任吴玲玲常常因为忙碌都顾不得接亲人、朋友的电话,吴玲玲告诉记者:“这里的氛围就是这样,每个人都很努力,让你不由得加快脚步,和他们一起去奋斗。”

2018年2月,深圳市光明区李松蓢学校教师冯一芳曾经到田林县初级中学支教,担任1703班的英语课教学工作,并负责组织学校英语组的教研任务。通过推进“快乐教学法”,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设计口语角、思维导读、英语沙龙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她本人也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喜爱的“老朋友”。支教一年,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田林县。

2023年9月,冯一芳作为“组团式”帮扶组成员,又一次来到田林县初级中学支教,已经51岁的她说:“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她回来了,依然推进“快乐教学法”,仍然是学生的“老朋友”。学生们说:“冯老师的课特别活跃,我们很喜欢。”今年第一学期考试中,语文课的作文题是《我的老师》,全班50名学生,有40多名学生写的都是冯一芳老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老师将温暖学生一生的回忆,催开他们的梦想之花;而学生们的稚朴文字、深情回忆,也一样能温暖无私的老师,催开他们欣慰的笑容。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第23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