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唐顿唐
编辑、题图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记得在学生时代,染发这事在老师和家长眼里简直跟“早恋”“进网吧”一样罪大恶极。
感觉只要一改了头发的颜色,师长们就会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仿佛在说:“这孩子,彻底废了。”
也难怪,毕竟从过去到现在,中国人对染发的态度都挺极端的。除了那些老干部为了掩盖白发的功能性染发,其他全都被视为“不务正业”“自甘堕落”。而且一提到染发,大家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画面估计就是杀马特:挑染、爆炸头、叛逆得一塌糊涂。
不过,时代真的不一样了。如今,只要你还在网上冲浪,就会发现改变发色这件事,已经成了年轻人的集体选择:
金发只是浅尝辄止,染头漫画绿发才叫真正上道。
现在年轻人的发色比涩谷霓虹灯还要花哨。
从早先前的“奶奶灰”,到去年的“海王红”,再到现在霸屏的“亚麻金”,当你在社交平台看见自己关注的朋友换发色比换衣服还勤,再保守老派的人都能理解过曾引人侧目的“杀马特”发色,现在都成了大众基本款。
随着年青一代纷纷加入“染门”,发色这件事也不再仅仅是风格那么简单,而是有了更深刻的现实含义。
在小红书#白金发色的浏览量已突破3.4亿,相关内容多达7.7万条笔记
发色就像一块社交磁铁,比旧时代的烟酒更能打开人们的话匣子。
顶着一头足够赛博朋克风格的头发,“哎,哪儿染的?”“怎么这么好看?” “花了多少钱?”的说辞只能算是一场尬聊的开场白。
只有当你在健身房卧推时,来个不长眼的路人盯着你垂下的秀发想要问点什么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洞悉一个人类社会的真理:发色的奇异程度与你要说的废话成正比。
图片来源:小红书
一位染门忠实信徒,除了能通过多变的发色提醒自己其实患有色盲症以外,还能通过变化的细节,暗示ta物质生活的富裕。
染过浅发的都懂,漂染头发最大的敌人就是长出来的黑发发根——一个月不补,你的金发滤镜瞬间破功。
补发根这件事,看似不起眼,却是个妥妥的“烧钱黑洞”。普通人如果坚持半年到一年都维持金发,补染的账单都够出国旅行好几趟了。
说白了,染金发就是一种“潮人标签”,甚至可以说是“隐形富人滤镜”。它告诉别人:这个人不仅审美在线,时间和钱也都掏得起。
BLACKPINK Rosé 坚持漂了5年的金发
在众多咨询机构看来,席卷全球的染发浪潮首先离不开Kpop流行文化的审美渗透。
如今韩国女团的金发造型的持续渗透,早已让金发从过去的“非主流象征”跃升为一种“潮流符号”。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明星与偶像的金发形象,几乎成了无数年轻人对美与个性的渴望具象化的标志。
二次元文化也是主要推手,如果说KPOP完成了人们对染发的“普及教育”,那么二次元文化则提供了一种更敢玩的染发提案。
最影响力的可能是《鬼灭之刃》。
它的风靡,直接让主角们的渐变发色直接成了染发店的灵感模板。有人真的照着祢豆子或者善逸去染发,硬是把动漫风格搬到了现实里。还有更大胆的,渐变紫直接加上发尾的烟熏雾感,走在街上仿佛下一秒就要拔刀斩鬼。
网友模仿《鬼灭之刃》的染发教程
在这些热潮的推动下,DIY染发兴起,商业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染发到底有多火?市场数据便是最直观的体现:
中国染发剂市场近年来飞速扩张,从2017年的50亿元增至2021年的2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4.8%。到2023年,这一市场规模达到185亿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280亿元,全球氧化染发剂市场甚至有望到2030年达到3433亿元的规模。
中外调研咨询机构,都将年轻人,尤其是学生视为推高染发行业市场规模的中坚力量。
青眼情报发布的《2024年染发行业趋势白皮书》更是指出,尽管改变发色意味着烧钱,还要忍受无数人唠叨“别老染发,对头发不好”,95后、00后已经把改变发色这件事当成彰显个性与追赶潮流的日常习惯。
但在抽象的说辞之外,年轻人之所以会沉迷于改变发色,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
爽。
染发的爽感来自于一种“我的身体我做主”的自由感。
众多报告之所以都将年轻人视为推高染发行业市场规模的主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是一群“久旱逢甘霖”的群体。
回想起学校时代,我们的身体被无数规训所束缚,穿着千篇一律的校服,顶着被严格限制的发型发色,所有的个人表达都被视为是影响学习的“不守规矩”。
而所谓的破坏规矩,不过是齐刘海长了一点;校服穿得大了一点。这种荒谬,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更像是一场服从性训练,人们便重新反思起它的意义。
比如,2023年,河南一所中学开学女生站在校门口排队剪发的事件就登上微博热搜,都在讨论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示众”排队剪发。结果大多数人认为用这种粗糙、武断的方式剪中学生的头发,影响学习状态不说,还可能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不该这样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随着时间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放开对于发型、发色的管控。
今年,深圳龙岗区一所学校的几名学生反映有老师强制他们剪寸头,随后学校反思这一举措确实抹杀了学生个性,偏离了教育本义。韩国在2018年也解除了对学生的发型禁令,宣布不再用校规条例强制学生剪发。
结果大家也能看到,不再管控学生的发型之后,似乎与成绩并无太大关联。
这种评判标准不仅存在于东方,也不仅仅存在于学生时代,即便走向社会,人们也会用同样的标准来审视、评判同类。
就像来自美国得州的女律师Kathleen Martinez,她凭借专业能力进入律师行业,却因一头金发以及时尚亮粉的着装打扮被男领导和同事肆意评头论足、被刁难,最终因为这些与职业能力无关的外貌形象因素被解雇。
职场中如 Kathleen Martinez 这般因外貌形象遭受不公平对待的案例并非个例,这让我们不禁思考:
随便染个发,怎么就成了对社会秩序的威胁了?为什么这个社会对人的外貌评判总是如此苛刻呢?
这个疑问可以在卡维波的《制服的权力政治》中,找到一些根源性的解释。
他指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学校对学生外貌的统一要求,一直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一部分。
学校通过统一着装、规范发型、限制化妆等手段,试图通过消除学生之间在外貌上的差异,达到“人人平等”的效果。
这种做法看似是为了让每个人看起来一样,给所有人一个“平等”的表象,但它的背后却是一种更深层的控制——它让所有学生都在模式化的框架内活动,不允许任何“个性”存在。
而这种“外貌管理”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它和社会的其他制度紧密相连,成为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一旦出现框架外的“异类”,就会被我们接受过的各种德育审判标准打回“牢笼”。
这套标准通过设定“合乎标准的审美”来做到整齐划一的团结,它为的是一整套体系的运转稳定,消耗的是个体的欲望和活力。
图片来源:《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当改变发色这件事摆脱了过去“杀马特”的污名,成为了人们追逐的时尚表达,它们产生的冲撞,便让一套统摄一切、绵延日久的审美高墙出现了裂痕。
让他们汇聚成浪的力量,或许并非是叛逆,而是一个最朴素的愿望:
我想变成我喜欢的样子。
时尚是政治的。
一成不变的审美往往会带来想象不到的悲剧,因为这种思维模式会让人简单粗暴地以貌取人,而不考虑背后的复杂性,它既不科学也不客观。
2023年的“郑灵华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当年23岁的她染了头粉发,发了张和爷爷的合照,结果遭到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被扣上“不正经”“做作”的标签,最后被逼到走投无路,选择了自杀。
她的粉色头发成了千万人攻击的“罪证”,仿佛染了这个颜色就触碰了某种神圣的禁忌。而我们不得不问:发色真的有原罪吗?还是说,那些嘲笑、攻击她的人,才是真正的罪人?
郑灵华去世后,网友在她发布微博下评论
这恰恰证明了单一审美是一种隐形暴力。
拿发色这件事来说更是如此。在东方,黑发被视为规矩和服从的象征;在西方,金发被奉为潮流与权力的化身。而所有跳脱出这两者的选择,粉的、蓝的、绿的,则成了“异端”。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类似乎总是在这种事上重蹈覆辙,其中最恐怖的当属在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开展的臭名昭著的“生命之泉”计划,他们掳走金发碧眼的儿童、强暴本国和周边各国的金发妇女,从而进行“德国化改造”,试图以金发为中心重塑“种族纯洁”。
在这种背景下,金发从自由、美丽的象征蜕变成压迫的符号,成为无数悲剧的注脚。
审美,从来不只是好看或不好看,它是一种话语权,这些话语权期盼着我们长大成为一个“规矩里的好人”。
那些喊着“染发太夸张”“不符合审美”的人,其实说的是——“你不符合我的规矩。”
而这背后,是一种权力的深层次渗透:对身体的控制,对选择的霸占。
正统发色不过是另一套规训系统,和校规要求的“齐耳短发”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一场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对个体选择的压制。
郑灵华的悲剧,让更多人看清了这种审美压迫的荒谬,而更多的年轻人选择站出来,用一头花哨到刺眼的头发,反击那些陈旧到发霉的审美霸权。
支持郑灵华的女孩们 图源网络
纵使染发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它可能是年轻人夺回自我审美的第一步。
发色是潮流,也是人们对自己身体主导权的象征。
总有人希望我们在合适的场合有“正常的着装”、“正常的发色”,依然用世俗的目光和刻薄的评价试图塑造每一颗“合规”的脑袋。
但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他们管的有点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