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孩子刷题无数,考试成绩优异,却在走出学校后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甚至这还并非个例,趋势隐隐有越来越扩大的倾向。

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寻思,我们接受的教育,到底是为了让我们更聪明,还是更“傻”。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一针见血的评价,不知刺痛多少家长和曾经的学子。



他认为我们现代教育就是人越学越傻。人要接受二十几年,甚至到二十五年的教育,才能找一条生路去养家糊口。

学十几年的数学、科技知识,但也最终只是了解了该领域的皮毛,在生活中也用不到。

从小到大他们被各种考试、排名、指标追着跑,一路“抢跑”到大学,却发现自己除了做题,似乎什么都不会。

孩子们书桌上的课本越来越厚,眼界却越来越窄,对世界的感知越来越麻木,甚至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厌恶。



这到底是教育的成功,还是教育的失败?

一、内卷让人成为分数的“囚徒”

“越学越傻”这话乍一听挺扎心,但细品品还真有点道理。

看看我们周围,多少孩子从小就被迫加入了“抢跑”大军,开蒙年纪越来越小,三岁识字,小学奥数,一路狂飙突进。

看起来赢在了起跑线上,可到了高中大学,后劲不足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



很多孩子到这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没学会真正的学习,只会机械地刷题,知识体系支离破碎。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分数至上导致的恶果。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分数成了衡量学生的一切标准,学校排名、老师绩效、家长面子都跟它挂钩。

明知“抢跑”对孩子长期发展不利,却不得不跟着卷起来,生怕孩子落后一步,输在起跑线上。

而且这种“抢跑”文化带来的短期收益确实是显而易见的。



好成绩老师表扬,家长开心,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满足。

但长期来看,代价却是巨大的,孩子们习惯了被填鸭式地灌输知识,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乐趣。

这种竞争压力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焦虑、抑郁、厌学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到了大学,这种“内卷”竞争变本加厉。

为了一个漂亮的GPA,学生们熬夜刷题、参加各种比赛、实习,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八半用。



学生们忙得团团转,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盲目地追逐着“成功”的幻影,陷入了一种集体性的焦虑和迷茫。

这和中学的“抢跑”何其相似,只不过竞争的维度从分数变成了GPA、实习经历、社团活动等等。

孩子的视野、思维、行为都限制在狭小的教科书、课堂和校园里,他们远离了精彩的现实世界,失去了探索未知的乐趣,最终变成了只会做题的“机器”。



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了标准答案,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习惯了被安排,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动力,习惯了竞争,缺乏合作和分享的精神。这样的教育,怎能不让人“越学越傻”?

二、套路化学习的陷阱

在“分数至上”的指挥棒下,教育“成功学”应运而生,成了焦虑的家长和学生们抓住的救命稻草。



各种培训机构、学习方法、应试技巧层出不穷,都承诺能帮助学生快速提分,走上“成功”的捷径。

这种“成功学”的盛行,却恰恰是对教育实践的异化。

它把学习简化成了一种机械的、套路化的过程,忽略了知识本身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最终让学生陷入了“成功的幻觉”。

这种“套路化”学习方式和泰勒教学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泰勒模式把复杂的工作分解成简单的、重复的操作,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每个人只负责一个环节。



效率虽然提高了,但工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却被扼杀了,在教育领域,这种模式的体现就是题海战术、刷题套路。

学生们机械地重复着解题步骤,却对知识背后的原理一知半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和创新思维。

更有甚者,现在的大数据学情诊断系统和题库训练,更是这种“套路化”学习推向了极致。

每次考试后,系统会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精准分析“失分”原因,并从题库中调取类似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



学生们被困在巨大的题库里,不断地刷题、练习,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分数,他们关注的不再是知识本身,而是考试技巧和标准答案,寻找得分捷径。

这种学习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学生们变成了只会做题的机器,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应用。



这种过度追求分数和技巧的学习,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正如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给科大少年班的题词所说:“不要考100分,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孩子的创造性都被磨灭了。”

三、从“自主学习”到“自我监控”

自主学习本应是美好的愿景,让学生从填鸭式的教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然而一些机构和家长却扭曲了这个“自主学习”原本的理念,以至于现在“学业外包”和校外培训的盛行。

家长花更多的钱送孩子去补习班,形成了一个畸形的教育生态。

表面上看学生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实际上他们被市场裹挟,被各种培训机构牵着鼻子走,失去了真正的自主性。



让人担忧的是,“自主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异化成了“自我监控”。学生们被各种指标、排名、评价体系包围,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

这种“自我监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习惯于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自己和他人的价值,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和对不确定性的承受能力。



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偏离既定的轨道,不敢新的事物,不敢表达真实的自我。

这种“自我监控”式的学习,也影响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孩子们慢慢变得精于计算得失,擅长“选而不择”,保持自身的灵活性,却难以建立深入、稳定的关系。

就像现在年轻人之间盛行“搭子文化”,大家只是在特定场合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短暂地合作。



四、找回学习的初心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难道仅仅是追求分数、排名和所谓的“成功”吗?

教育的真谛在于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我们需要打破“分数至上”的牢笼,关注点从分数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比起让孩子们成为只会做题的“机器”,不如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起让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不如鼓励他们关注真实世界,培养对不确定性的接纳和应对能力。

就像理想国里的苏格拉底对自己遇到的每一个人发问,真正的教育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引导式的启发。

说到底教育的目的不是制造标准化产品,而是培养活生生的人。分数重要,但它不是一切。



结语

从抢跑到焦虑的一味地关注分数,是不是感觉膝盖中箭无数?这不是危言耸听,是不是因为咱们的教育,真的有点跑偏了。

成天盯着分数看,孩子都快变成做题机器了,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索世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别提什么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了。

咱们现在很多孩子,学的不是知识,是套路和焦虑,是对未来的恐惧,大学毕业了,还是一脸懵,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干什么。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充满探索和发现,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拥抱不确定性的勇气,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毕竟人生的考场可没有标准答案,能把持住各种突发状况,才是真本事,这才是我们应该给孩子们的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