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说:“非遗文化,
它像极了一个垂暮的老者,
很无奈,站在历史的长河中,
不断回望,那种无力感,
所以它需要被很多人看见。”
安岳也有很多非遗
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一起走进
千年普州安岳
那些足以惊艳世界的非遗文化
安岳石雕技艺
安岳,中国石刻之乡,全县拥有超过10万尊以古、多、精、美著称的石刻艺术遗迹,是全国分布摩崖石刻造像最多的县。
穿过历史的长河,至今在安岳,仍有人在传习古老的石刻技艺。
安岳民间石刻工艺是中国石刻雕塑的缩影,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石刻工艺流程复杂,既有造像敦朴、线条粗犷的魏晋风骨,又有体态丰腴、雍容华贵的唐代形象;既有宋代的工细华美,又有五代的小巧玲珑;既有佛教故事,又有儒道思想。具有较高的文物、美学价值,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是一份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安岳石刻传统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资阳市唯一的国家级非遗。
2012年,安岳石刻传统技艺传承人石永恩,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年5月16日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安岳县首位民间国家级石刻工艺大师。
安岳竹编
安岳竹编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就有竹制的生活用品,唐时竹编与生活结合,产生了竹鸟笼、竹椅、竹席等。编制方法粗细并存,细者一寸长度内编进150根竹丝,精巧细腻,薄如蝉翼;主要编制平面字画,人物肖像,花草图案,编织出的作品,晶莹剔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灿烂辉煌的安岳竹编,在漫长的历史中,别具一格,形成了其雅致精美的独特风格,是安岳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安岳人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竹编早已成为一道让安岳人引以为傲的亮丽风景。
2009年,安岳竹编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安岳曲剧
安岳曲剧是由四川清音、陕西廊鄂戏、四川扬琴剧融合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剧种。其作品思想性强,内容健康,在艺术表达形式上以轻歌曼舞题材与喜剧、灯戏为主,颂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其唱腔,或以曲艺曲牌套词;或以曲牌曲调作素材创腔作曲(特别是长段词与间奏)完成剧本要求成剧曲。
剧中有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每行分老中青少、正反文武。表演按古典戏程式化结合现代歌舞手法。音乐伴奏是民族小乐队(打击乐为苏锣苏钗,其他管弦、高中低齐备)。方言演唱,川味浓厚。舞美、化妆、服装取越剧、黄梅戏、川剧、歌剧之长。其中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有《安安送米》《秋江》《孔雀胆》《窦娥冤》《秦香》《拉郎配》《唐伯虎点秋香》《五女拜寿》等。
安岳曲剧2014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安岳石工号子
安岳石工号子又称“岩石号子”,是安岳历代石匠们在开山采石、修塘筑坝、盖房造屋时,为协调、配合集体步伐节奏呼喊出的劳动号子,属于民歌体裁。其声高亢悠远、其乐曲调丰满,呼众和,既汇聚人力又壮大了劳作气势,其内容涵盖了南北流传的石工、船工等号子的精华,又具有资阳安岳县地方语言特色。
由于石工们识文断字者少,石工号子一直以匠人们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在千百年流传中多有佚失。目前,尚有包括32腔、72号在内的完整石工号子十余首。其句法保留有“两声号”“三声号”“四声号”等,唱腔曲牌按劳动工种分“大锤号子”“抬石号子”“翻山号子”等。
2022年,安岳石工号子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安岳米卷制作工艺
安岳米卷历史悠久,做工精细,系四川名小吃之一。安岳米卷由优质大米全手工制作而成,根据加入原料和辅料的不同,有白米卷、黄米卷、黑米卷绿米卷等多个品种。各种米卷呈圆筒状,色泽光亮,薄如纸张。
安岳米卷的食用方法通常是将米卷切成寸许小段,散开后加入葱、姜、蒜、豆油、醋、红油辣椒、味精、鸡精、芝麻、白糖、花椒面、料拌匀即可食用。此外还有炒、烧、炸、烤、烫、火锅等多种吃法可谓百般搭配,风格多样。
2022年,安岳米卷制作技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安岳泥塑制作工艺
安岳泥塑是流传在安岳县境内的独具特色的民间雕塑艺术,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清代和民国时期,传承千年流传至今。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雕塑成形,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工艺精湛。其内容以神像、佛像及道教造像为主,人物、动物、山水都可以精细刻画。
安岳泥塑既坚持传统手工技艺,又不断吸取安岳石刻艺术之精髓,融入学院派雕塑风格,形成鲜明特色。其作品构思独特,内涵丰富,造型优美,形神兼备,鬼斧神工,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安岳泥塑传承人群众多,长期活跃在安岳、成都、重庆、贵州、云南、河南、安徽及江浙一带,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安岳泥塑2021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红妙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红妙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来源于福广一带的小灶酒技艺。1939年,丁会先把酒作坊开在安岳县城北乡红庙子(地名),所以这个作坊的酒就命名为"红庙子”。
在2017年商标注册名为“红妙子”红妙子白酒原料选用本地糯高粱,坚持传统酿造方法,将浸泡好的高粱蒸煮适当时间,把准备好的酒曲放入摊凉的高粱中搅拌均匀装箱培菌发酵,最后把发酵好的酒酷倒入酿酒设备的蒸煮锅内蒸馏,就酿造成了白酒。每个环节都需要代代传下的经验才能控制好时间和火候,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艺要求非常高。
2021年,红妙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被资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安岳粉条传统制作技艺
安岳粉条传统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周礼镇,并辐射至安岳县各乡镇。安岳粉条采用传统工艺,原料采用100%红薯淀粉。制作方式仍然是利用"先成型,后熟化"的传统加工方法。最后经过冷冻,制成真空产品。具有天然纯正、柔软劲道、营养丰富、不断条、不浑汤、纯正食材、纯正味道等特点。
粉条的制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安岳人文特色的体现,是安岳地域特色的标志。近年来,安岳粉条各种礼品装成为安岳人民馈赠礼品的“安岳四宝"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2021年,安岳粉条传统制作技艺被资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周礼伤心凉粉制作技艺
周礼伤心凉粉,是安岳县周礼镇的一道风味名小吃。它起源于清朝,历史悠久。二十世纪初期,周礼厨师文江源在保持其黄凉粉传统风味的基础上,着重研制出独门调料配方,进一步突出了川菜麻、辣、香、脆的特色,使其更加香辣可口,从此成为远近闻名的“伤心凉粉”。
周礼伤心凉粉之“伤心”出处有三:做工艰辛,做者辛苦伤心,此其一;食者辣得泪流不止,鼻涕交加,好似伤心,此其二;因为传统手工制作,产量有限,且销量甚好,而使有时专程前来购买的顾客空手而回,伤心失望,此其三。周礼伤心凉粉的特点是:麻、辣、香、脆 ,正应了川菜的特色。主料选用上等豌豆,味之纯正,营养丰富,纯天然食品,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不仅是闲暇时人们所钟爱的小吃,并逐渐成为人们出行,走亲,宴席之必备美食,可谓大众消费之佳品。
2021年,周礼伤心凉粉被资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安岳老祖太极
老祖太极系陈抟老祖所创编。融合先天易学、内丹、道家内功修炼方术等一体,将内家功法、养生术与自卫术相结合总结出功拳法,后历经数年被逐渐演变成太极拳,所以老祖太极亦可称为太极拳的前身。
老祖太极以先天易学为理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配以四时、四方、时空结合为核心,继承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和钟吕金丹道的丹道理论和内丹炼养方术,集内功修炼之大成。老祖太极分为河洛拳和无极功,因一动一静,一阴一阳,合称“老祖太极”,又因老祖太极皆以易理为基础,亦可称为“易”太极。
2013年,老祖太极被资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安岳武台演战高狮
安岳武台演战高狮是一种融武术、杂技、音乐舞蹈为一体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安岳舞台演战高狮是以几张普通的四方桌为道具,具有武术功底的舞狮人从地面开始表演杆架,然后从地面的两张方桌开始,一边攀爬一边舞狮,直至舞到最上面的一张桌子,在高台上进行各种惊险刺激的舞狮技巧展示,其中的绝技有“溜童”“开莲花”“闭莲花”“观音捧掌”等。
上行过程表露出狮子的“喜乐”“休闲”“威猛”等情态,给观众力与美的享受。演出分两大类,一类是地面杆架技巧展示。另一类是高台表演,属于狮武表演的高潮部分。两类表演可以独立进行。
安岳武台演战高狮2018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评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此外
安岳还有这些市级非遗项目
李家滑肉
安岳晒醋
安岳木雕
四川清音
四川金钱板
坛外婆坛子肉制作技艺
来源:安岳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