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弘一法师的学生,丰子恺对弘一法师在为人为艺方面的教诲拳拳服膺。全套六册的《护生画集》即起始于师生二人的合作,丰子恺后来写下的多篇散文则以亲历者的身份记述了弘一法师的心声与形迹。

弘一法师对丰子恺的深刻影响不仅体现在行事为人与博涉诸艺上,也体现在审美趣味方面。在书法上,丰子恺同样受到弘一及其友人马一浮等人的熏陶。他们的书作样貌或有不同,但是风格气质却颇多相近之处。


丰子恺书法的风格特征独树一帜,那微微向左倾斜的字体,笔笔中锋的书写,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与姿态。其笔画看似平淡无奇,粗细变化并不夸张,也没有那种纵横捭阖、大开大合的强烈视觉冲击,但就在这平淡之中,却常常奇趣横生,妙不可言。

这种风格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辨识度,被人们亲切地称为 “丰家样”。它宛如曲径幽园中的小花小草,以一种小巧而精致的姿态呈现在观者眼前,没有那种盛气凌人的压迫感,有的只是平静与恬淡,让观赏者能够在一种轻松、亲切的氛围中领略书法的魅力,仿佛与一位温和的智者在静静对话。


他自幼接受私塾教育,奠定了一定的书法 “童子功”。而后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一新思潮涌动的摇篮中,诸多名师的教诲如春风化雨,而李叔同(弘一法师)对他的影响更是深远而持久。

在李叔同的指点下,丰子恺潜心临习《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及《魏齐造像》等经典碑刻,其早年学碑的经历深刻地烙印在他的书法风格之中。

他从北碑中汲取苍雄遒劲的用笔、多变的笔法以及独特的结体特征,在字法上追求北魏洛阳时期碑刻的体势,在魏碑粗犷阳刚的基调上巧妙地融入了文人的含蓄与潇洒,使得他的书法既有碑学的古朴刚健,又不失文人书法的儒雅韵味。


在丰子恺书法风格的形成过程中,马一浮先生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马一浮善写章草,丰子恺在与他的交流互动中,如海绵吸水般自然地吸收了章草的精华成分。

这使得他的书法在展现碑刻遒劲苍茫的同时,巧妙地兼顾了章草的古质之气。笔势似刀,方圆并济,既有碑学的大气象,又承接了章草柔韧的力量,在字法上尽显轻松率意之感,将书法的烂漫之态发挥到了极致。


丰子恺的书法字形上常呈现出 “上宽下窄” 的独特形态,这种造型别致的结构美感,给人以一种别样的视觉享受。整体风格以宽泛为主,营造出一种博大而包容的氛围。

在用笔方面,他古今结合,将古法与今人的笔法巧妙融合,把齐白石的神韵、弘一法师的笔法等都诠释和应用得恰到好处。点画看似随意挥洒,实则蕴含着深刻的艺术考量,简约而不简单。点画之间相互顾盼、揖让,和谐稳定且首尾相接,线条的视觉感受强烈而不刻意雕琢,虽字字倾斜却倾而不倒,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动态平衡与艺术张力。


丰子恺主要钟情于楷、行二体,尤其是行书的运用最为突出。他的书法以单纯为特色,摒弃了过度的复杂与华丽,如同家常菜肴般耐人寻味。没有强烈夸张的节奏变幻,以平静的笔姿、寻常的结构和恬淡的节奏,在书写过程中徐徐推进。




丰子恺不仅是一位书法家,更是集画家、散文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艺术大家。他的书法与他的漫画、散文等艺术形式相互呼应、相互渗透。

他的漫画风格幽默诙谐、富有生活情趣,这种风格也悄然融入到他的书法之中,使其书法充满了灵动与趣味;而他的散文所蕴含的深邃思想与细腻情感,也为他的书法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超多的书法学习资料,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书画博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