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2月9日(清道光二十五年),镇江府丹徒县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家庭出生了一个婴儿。小孩的父亲叫马岳熊,在家乡行医经商。

这个孩子在兄弟中排行老幺,有四兄一姊,兄弟姊妹后来全都不简单,二哥马建勋早年受曾国荃拔擢,进了李鸿章幕府管理淮军粮台;四哥马相伯是震旦大学、复旦大学的创办人;姐姐家的孩子朱志尧是上海求新机器厂创始人。

他就是马建忠,身怀三个标签:

初代外交家——平定过朝鲜“壬午兵变”,设计过朝鲜国旗,跟随李鸿章赴日本签署《马关条约》。

语言学专家——写了一本《马氏文通》,成为奠定汉语语法学基础的开山之作。

洋务派实践家——曾任轮船招商局会办、上海织布局总办等。

这三个身份,足以让他成为中国近代史的猛人。


宣布过朝鲜紧急戒严的镇江人马建忠

01

马建忠从小学的是中国传统经史,但9岁那年,太平军攻入南京,马氏全家跑到上海避乱。

上海是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他家又信仰天主教,他就进了法国传教士办的徐汇公学读书,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法文、英文和数学,同时准备参加科举。

到了16岁那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眼看着科举也没了前途,中学西学二选一,他就选了专攻西学。

因为外语专业对口,在二哥马建勋引荐下,26岁时,他进了李鸿章幕府,随李鸿章赴天津办理洋务,担任他的翻译。

马建忠参与了中英“马嘉理案”的处理。

1875年,英国从缅甸派遣近200人的“探路队”潜入我国云南边境,英国驻华使馆为配合入侵行动,派了一名翻译官马嘉理接应。

马嘉理走到云南蛮允附近,嘴贱,扬言要进攻腾冲城,结果被当地百姓狙击当场毙命,“探路队”被逐回缅甸。

英国人就是一根搅屎棍,借口这件事对清政府撒无赖要挟。清政府派出李鸿章谈判,谈判中马建忠一口流利的法语,用西方外交的公理法则旁征博引,英国人也没占到太多便宜,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

李鸿章要搞洋务啊,搞洋务就要有外交人才。有了这个感情基础,1876年,保举马建忠以郎中身份随船政学堂学生前往欧洲深造,这使他成为晚清帝国海军学堂第一批出国留学的成员。

随后,他就被派往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学习“交涉”、“例律”等学问,兼习矿务,4年后取得考试官凭。

四年时间,让他开了眼界,他游历了欧洲,参观过巴黎万国博览会,还担任过清政府驻法公使郭蒿焘的翻译。

回国后,已经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奏保他为二品衔候补道,他继续在李鸿章的幕府担任助手工作,协助李鸿章办外交和实业。

1881年,他被派到南洋,与香港、印度等地总督商谈逐步禁止鸦片入口事宜。

第二年,他又被派去帮助清朝附属国朝鲜和西方国家订立通商条约。


李鸿章

1882年,日本对中国的附属国朝鲜的野心,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李鸿章是个耍太极的高手,想让朝鲜和英美等国立约通商,借英美的利益,来牵制日本。

于是,李鸿章安排丁汝昌和马建忠出使朝鲜,马建忠牵头把这事安排得妥妥的,中国、朝鲜、英国、美国四方会谈,然后签字盖章。

期间,朝鲜没有国旗,于是朝鲜外交大臣找马建忠讨主意,马建忠建议道:

“前议此事后,曾思仍用白底,中用太极图,外周用八卦,则恰合八道之数。八卦纯用黑色为显,太极用半红半黑,旗外又缘以红色,何若?但此系鄙人所见,归当语我政府也。

后来经过朝鲜官员的修改,将八卦改为四卦,遂决定以太极旗为国旗。(后来经过略微修改,在当代大韩民国独立时,成为韩国国旗。)


韩国国旗的演进历程

人材难得。不久,不会搞外交的朝鲜国王又来函,通过北洋大臣张树声(当时李鸿章母丧丁忧,尚在安徽老家,由张树声署理),请马建忠再次襄助与德国议约。

马建忠和丁汝昌又一次率领着兵舰,踏上了朝鲜的土地。

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马建忠“监盟”,朝鲜与美、英、德商约,都办得妥妥的。

外交是个技术活,过去清政府办外交的事情都磕磕绊绊,现在这么麻利,日本对中国国内有这样的外交能人,快速把襄理订约处理好,倍感惊奇。


《王大臣官弁亲兵照相》册中的丁汝昌照片,1886年

02

不久,朝鲜国王生父大院君李昰应,发动政变“壬午兵变”。

李昰应是朝鲜李氏第21代国王英祖的后代,因现任国王哲宗卒后无嗣,李昰应的次子李载晃(李熙)以旁支继承大统,是为高宗。李昰应作为其生父被尊称为大院君,封爵兴宣君,亦称兴宣大院君。

高宗是旁支入继王位的,年龄才12岁,所以开始由大院君执政。

大院君是个狠人,对外采取强硬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处死在朝的法国传教士,迫害朝鲜国内的天主教徒,还在汉城等地树立“斥和碑”,上书“洋夷侵犯,非和则战,主和者卖国之贼,戒我万年子孙”。

高宗 李熙的皇后闵妃,却是很有心眼的女人。

闵妃以美色和才华控制了丈夫的心后,以“国王亲政”为由,一番宫斗后,把兴宣大院君的势力逼退,将权力拢在自己娘家人手里,也就是骊兴闵氏外戚集团。

儿媳妇斗赢了公公。

接着,她跟高宗 李熙向大清学习,搞了一系列看似近代化的改革。

只不过闵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大院君的残余势力,不是为了富国强兵。

所以闵氏外戚在外贪污腐败,搞得民不聊生,闵妃则在宫内花天酒地。

史载,当时的朝鲜宫廷“每夜曲宴淫戏,倡优、巫祝、工瞽歌吹媟嫚,殿庭灯烛如昼,达曙不休”,腐败得一塌糊涂。

1882年,掌握财权的闵妃族兄闵谦镐,居然把手伸进军饷。

闵谦镐的克扣军饷,导致守卫京城的士兵13个月没领到工资,发生哗变,爆发了“ 壬午兵变”。

一开始,士兵就是到闵谦镐府邸陈情和请愿。

无意中,士兵们发现闵府内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哗变士兵顿时积怨爆发、群情激愤,完全把陈情上诉一事抛到九霄云外,便打死了管家,冲进闵府大肆破坏。

士兵们大抢了一把,然后将闵府的各种奇珍异宝、山珍海味烧成灰烬,“芳烈闻数里”。

清醒过来,知道闯了大祸的士兵,索性前往云岘宫,请求蛰居在里面的大院君出山。

有了大院君的加入,士兵们一下子从无组织、无计划,变得组织有序、计划严密。

随后,大量手工业者、小商人、城市贫民加入起义,开始围攻日本公使馆,杀死13个日本人。


闵氏、李熙、大院君

7月24日晨,三路起义士兵和市民汇合后冒雨向汉城王宫进发,势不可挡。

义军攻进了王宫,打死了躲在王宫的金辅铉、闵谦镐等大批闵妃集团官吏,其中闵谦镐连肠子都被打出来。

起义士兵和市民还攻入后宫,四处追杀闵妃。

闵妃在乱中化妆成宫女,仓皇出逃,在民间隐藏了近2个月。

朝鲜发生剧变,中国和日本都行动了。

日本派遣陆海军,想要乘乱来控制朝鲜。

中国是朝鲜的宗主国,琉球被日本吞并后,清政府对日本格外防范,一心要保护这个中国硕果仅存的藩属国。

清廷总理衙门让朝鲜来华领选使金允植、问议官鱼允中来汇报国情,这两人通过笔谈,恳求清朝出兵平乱,并汇报说大院君是兵变的罪魁祸首,向清朝介绍了大院君是个排外分子,以及他和王室的矛盾。

8月7日,清廷批准了出兵计划。

丁汝昌、马建忠和鱼允中一行,于8月10日到达朝鲜仁川。

他们通过与朝鲜及日本方面的接触与调查,也断定大院君为兵变祸首,并且感到了日本的威胁。马建忠上报了一份极力主张出兵朝鲜的报告书:

“乘迅雷之势,直取王京,掩执逆首。”

8月17日,淮军6营约3000大军,由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和统领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前赴朝鲜平乱,并于8月20日抵达。

吴长庆还带着年轻的大侄子袁世凯来朝鲜刷经验值。

清军并不想与日本发生冲突。

日本对清廷出兵大为震惊,出兵强行进汉城与朝鲜政府谈判,提出来很多刻薄的条件,一向排外的大院君被日本人的无礼和刻毒所激怒,谈判破裂。

大院君向清军求助,请求马建忠前往调停。

马建忠便率领200名清兵以“调停”为名赶赴汉城,大院君迎接马建忠到了南别宫(中国使臣馆),进行了笔谈。

马建忠再三强调:“中国兵来,专为牵制日人,别无他意。”

大院君放心了,但他没想到,马建忠是演技派,终极任务是平定兵变。

8月23日,慈禧太后下令:正式批捕大院君。

8月25日,吴长庆率清军进至朝鲜王京城外驻扎,丁汝昌率水师百人进驻王京城内,拜访过大院君后,马建忠等人邀请大院君当日下午回访清军大营。

下午,大院君回访。

马建忠、吴长庆和赶到营中的丁汝昌,早已等候多时。

马建忠继续与大院君进行笔谈,谈到快要吃晚饭了,大院君带的数十人卫队被清军隔离开来,营帐之中只留下大院君孤家寡人。

吴长庆见时机已到,使个眼色,马建忠笔下渐渐不客气起来。

大院君感觉气氛不对,写下一句“将军将做云梦之游耶?”,用“汉高祖擒捕韩信”的典故试探对方。

马建忠也不装了,立马指责他:“擅窃大权、诛杀异已”“、使皇帝册封之王退而守府,欺王实轻皇帝也!”

乘着大院君被骂懵逼了,吴长庆大喊一声:“皇帝有旨,让你到中国走一趟!”

说完,一群如狼似虎的卫士便把大院君塞到了帐外的轿子里。

大院君被星夜送往马山浦,乘“登瀛洲”军舰发向天津。

就这样,清军用近乎绑架的方式诱捕了大院君,解决了“壬午兵变”的祸首。

成功诱捕大院君的次日,马建忠派金允植入宫,取得李熙敦请吴、马剿灭乱党的手书授权。

得到国王的授权书,清军平定叛乱就成了合法的行动。

紧急戒严。

此后,吴长庆迅速出兵汉城枉寻里、利泰里,抓捕大院君的追随者。

树倒猢狲散,依附大院君的旧军队士兵一触即溃,庆军兵不血刃接管了汉城。

不久,藏匿在民间的闵妃被找到,回到汉城王宫。

“壬午之变”被帝国远征军扑灭。

大院君后来被清军秘密解往直隶保定看押,周馥、袁世凯、马建忠等人还拟议了《派员看守朝鲜大院君李昰应章程八条》,作为囚禁他的方案。


韩国国旗源自马建忠创意

03

朝鲜平乱,马建忠得了“赏戴花翎,以海关道员用交军机处记名”的赏赐。

不久,法越战事紧张,中法关系山雨欲来。

马建忠担心法国截夺轮船招商局的船只,向李鸿章建议:将轮船换用他国旗帜行驶,以保存产业和实力,日后再按协议收回。

时任招商局督办的盛宣怀也同意这个方案,具体操作由马建忠进行。

随后,招商局产业包括轮船26艘,小轮、趸船及其他设备等,作价银525万两押给美国旗昌洋行。

中法战争结束后,招商局向旗昌洋行再以原价收回产业。

凭借智慧,马建忠保护了国有资产。

1885年,41岁的马建忠在上海任招商局总理。

1888年,台湾省督所辖台船要求并入招商局,马建忠考虑到招商局吃亏,不同意,和盛宣怀意见不一,被领导李鸿章指责。

1890年,马建忠转到上海机器织布局任总办。

但这个期间,马建忠和盛宣怀的矛盾激化。次年,马建忠被迫离开招商局。

为经营上海机器织布局,他筹款添机,上报李鸿章后,被李鸿章批评。

两年后,一场大火焚毁了织布局,马建忠离开李鸿章幕府,最后弃官家居,回到上海,以著译为业。

他的著作很多,最为世人所知的是《马氏文通》,这本书是中国第一部语法学著作,开创了中国现代语法学,也奠定了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基础。

他也在镇江做过投资,和朋友在镇江日新街开设“元同”钱庄,后来经营失败,把银山门到镇平街一带房产折价8000两银子,卖给镇江法国天主教堂,处理善后。


1895年,马建忠应李鸿章之邀,协助李鸿章作为参赞,赴马关议和,随后,又去台湾办理了交接。

1900年,李鸿章再次邀请马建忠襄理文案。同年8月30日,在连夜赶译一篇俄国专电后,马建忠热病发作,猝然去世,时年仅55岁。

关于马建忠的死因,还有一种说法:

马建忠在法国学的实际上是军事和造港的学问,威海卫刘公岛军港,是由他一手设计而成,他绘制过一份刘公岛军港草图,经常放在枕边一个小皮包里。有个本家侄子经常跟他要钱,老是要钱,后来马建忠不给他钱了,这个败家子就把他小皮包偷走,要他出3万元赎取。

他因为私藏军港地图,是一项大罪,不敢声张,正在筹款时,侄子已把军港地图以巨资卖给了国际间谍某英国人。

马建忠听到消息,连急带气,猝然去世。

一代传奇,就此陨落。

随后一百多年里,朝鲜半岛一直很乱,局势紧张。

如今朝鲜半岛形势紧张,韩国总统尹锡悦3日晚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发表紧急谈话,发布紧急戒严令。


唉,当世马建忠何在?

点击分享: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