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江苏南通、江西九江等地部分商家制售假冒伪劣羽绒制品并伪造质检报告等证明文件,使消费者在购买时难辨真假。此事件被曝光后,迅速将羽绒行业推上风口浪尖,引发广泛关注。部分不良商家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更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其他正规商家的利益。

面对恶劣的市场环境,羽绒行业如何自证清白,重建消费者信任?消费者权益又怎样得到有效维护?

自今日起,消费质量报推出“聚焦羽绒服市场乱象”系列报道,为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提供支持。

“聚焦羽绒服市场乱象”系列报道①

以假乱真 羽绒服还能买吗?

寒冬已至,羽绒制品成为消费市场上的“香饽饽”,然而连日来“羽绒服吊牌标70%绒实际含量为0”“部分劣质羽绒服的填充物竟是飞丝”等相关话题频频冲上热搜,引发舆论关注。消费者不禁发出疑问:今年羽绒服还能买吗?记者对此开展了调查。

曝光

填充物与合格证均造假

11月24日,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曝光了部分不良商家使用“飞丝”等劣质毛作为填充物制作羽绒产品,并且使用虚假质检报告、吊牌、水洗标、羽绒充气标等,让这些伪劣的羽绒服在外观及相关标识上能够以假乱真。此外,为逃避监管,一些商家选择“分仓”发货——监管严格的地方就发好货,监管不严的地方就发“充丝”的。而所谓“飞丝”,是指在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由于其形态与羽绒相似,当“飞丝”和“羽绒”被填充进服装、被套等产品后,无论看外观还是用手直接触摸感受,消费者都极难分辨出二者的差异。

11月25日,南通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通报,针对相关经营主体的违法行为,已采取固定证据、查封扣押、立案查处等执法措施,将持续依法严厉打击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坚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此外,湖州市织里镇公安部门近日捣毁一生产、销售伪劣羽绒服窝点,现场查获“假羽绒服”7万余件,涉案价值700余万元。办案民警表示,涉案羽绒服的吊牌上标着“70%绒”,通过专业检测显示,该批服装羽绒绒子含量基本为0,均系伪劣羽绒服。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调查

新国标执行情况参差不齐

2022年4月1日起,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新国标正式实施,羽绒填充物不再标注“含绒量”,而是统一标注“绒子含量”,并且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据了解,绒子是一朵羽绒中最优质的部分,直接发挥保暖作用,绒子含量越高保暖性就越强。那么市场上的羽绒服是否已按新规执行?


消费者在店铺选购羽绒服

11月28日,记者走访成都市内多家商场羽绒服售卖店铺,发现品牌专卖店羽绒商品整体表现较为规范,标签上明确标注了填充物、绒子含量和充绒量。在一家时装店铺,面对记者询问羽绒服质量问题时,店员告诉记者:“现在顾客进店选购羽绒服都会看绒子含量,你正在看的这款绒子含量为75%。”店员表示该含量足以保暖。

但在一些非品牌门店,店员会以充绒量代替绒子含量向消费者推荐羽绒服。在春熙路一家服装店记者看到,店内销售的羽绒服中,吊牌仍标注为“含绒量”,当记者询问羽绒服绒子含量是多少时,店员则表示“含绒量”就是“绒子含量”,没有差别。在一家童装店,记者看到店内销售的儿童羽绒服吊牌上只标注了“填充物90%白鸭绒、10%羽丝”,当记者进一步询问“绒子含量”多少时,店员表示“不清楚”。“今天的羽绒质量没有去年的羽绒质量好。”在交流中该店员坦承,并推荐记者购买去年的清仓款。

而在伪劣羽绒服更为泛滥的电商平台,记者浏览多个直播间时发现,部分主播在介绍羽绒服时使用“含绒量90%,绝对保暖”等话术销售,记者询问客服90%白鸭绒是不是绒子含量,对方则表示“这个老国标的95%羽绒,相当于新国标绒子含量在90%左右。”

目前来看,虽然羽绒服新国标已实施两年多,但市场执行情况却仍较为混乱。

提示

避免低价羽绒制品陷阱

记者走访多个商圈看到,几乎每家服装店都已经把羽绒服作为秋冬季主推商品展示在店内最显眼位置。在斐乐门店里,记者看到一件长款羽绒服,绒子含量85%,标价2880元。店员告诉记者,该品牌每年羽绒服的标价不会相差太多,基本在2000元左右。在波司登门店,一件绒子含量90%、“700+”蓬松度的户外极寒鹅绒羽绒服标价3099元,店员表示今年羽绒服价格有所提升,但购买时会有相应的折扣。

同时记者注意到,淘宝天猫联合墨迹天气发布的《天猫双11年轻人降温保暖图鉴》数据显示,今年天猫“双11”期间,千元以上羽绒服成交同比增长超30%,波司登售价超2000元的极寒鹅绒服成交超2万件,羽绒内胆搜索同比增长超104%,羽绒服重新回归冬装界“C位”。

对于近日羽绒制品造假的乱象,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发布消费提示称,在选购羽绒制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并且要避免低价陷阱。“按今年原料价格水平,羽绒服装标准90%白鸭绒的价格为420元/千克到550元/千克,羽绒寝具标准95%白鹅绒价格为1000元/千克到1400元/千克,低于成本价的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孙家钰 全媒体记者 罗安舒

来源 | 消费质量报

编辑 | 李星彤

校对 | 陈蕊妮

责编 | 涂伟

审核 | 李晓龙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