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结束后,我八路军和新四军,已经从抗战开始时的一个集团军加一个军发展成为拥有126万兵力的强盛之师。根据地也从陕北和晋察冀开始遍布华北、中原、华中和华东各大战区。

在当时我军在全国一共有7个大的战略根据地,也称为战略区。分别是:

陕甘宁、晋察冀、山东、华中、晋冀鲁豫、晋绥和华南等。

而这七大军区皆是出自我八路军和新四军队伍。

那么,可能很多人就问了,在这七大根据地里面实力都是怎么样,到底哪一个更强呢?

本期,就和雨田君一起来探讨一下,我军1945年抗战结束后的7大根据地的实力排名



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根据地地图

1945年我军七大根据地

按照惯例,还是先来介绍这7大根据地。

第一个,就是陕甘宁根据地。

该战略区是我军最早的根据地,也是我军大后方所在,总部位于陕北的延安,管辖范围涵盖了陕西、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作为我军最稳固的根据地之一,日军曾想越过黄河进攻陕北,却被我陕甘宁边区部队击溃。因为是身处陕北大后方,所以该根据地主要是以发展和人才训练,储备为主,我们熟知的抗大就是位于陕甘宁边区。

在1945年的时候,边区一共涵盖人口达到了200万(西北地方贫瘠,人数并不多),因为没有战备任务,因此兵力并不多,仅为8万人左右。



陕甘宁根据地

第二个,则是晋察冀根据地。

该根据地位于晋绥和晋冀鲁豫两大战略区边上,往西就是陕甘宁根据地。

晋察冀战略区是在抗战开始后,我八路军部队开辟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1937年是当时115师副师长的聂老总带着杨成武的独立团以及一些配属部队发展而来的,总部就在山西的五台。

在7年的敌后作战中,晋察冀军区发展成为我军拥军程度最高,也是最为模范的根据地之一。到了抗战末期,晋察冀根据地所辖辖冀晋、冀中、冀察、冀热辽四个二级军区。

根据地面积达到了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了2500多万,以115师和120师发展起来的兵力达到了32万人,民兵等二线部队更是达到90万人。



抗战时期的晋察冀根据地

第三个,山东根据地。

山东战略区,应该是我军这7个区中最特殊的一个,其他六个从兵力上来看皆是在边区薄弱地带成立的根据地,唯独山东是唯一以省为核心的战略区。

最开始山东战略区仅有山东纵队在组织抗日,1938年后,115师在罗帅和陈光的带领下也进入山东抗战,最后在1943年组成了以罗帅为负责人的山东军区。到了抗战大反攻(1945年)的时候,在山东除了津浦铁路以及沿海青岛、即墨这些城市之外,广袤的齐鲁大地皆成为我军根据地。

1945年8月,在日军投降前,我山东根据地面积已经达到了1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也突破了2800万人,从一个革命基础薄弱的根据地,一跃成为我军的模范建设根据地,山东根据地的“成长”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强大的山东根据地

第四个,华中根据地。

和很多是八路军三大师建设的战略区不同,华中主要构成力量是新四军(部分是八路军南下部队改编,比如新四军第3和5师),广义上的华中战略区除了苏中、江淮之外,还有中原和苏浙这些地区。在隶属关系上是南方局负责领导,到了1942年,在皖南事变中重组之后的新四军下辖:苏中、苏北、淮南、淮北、皖江和鄂豫皖六个军区以及一个游击区,对应的则是新四军的7个师。

作为我军在华中抗日的中坚力量,新四军从成军开始就一直在抗日第一线,截至抗战结束前,一共歼敌日伪军32万人。

而在歼敌的同时,新四军部队开从抗战开始前不到1万余人的地方武装,发展到了解放区164个县,人口4000万,正规军加上地方武装30多万人,民兵部队96万人战略方面军单位,也涌现出粟裕等名将。



新四军为主力的华中根据地

第五个,晋冀鲁豫根据地。

晋冀鲁豫可以说是抗战之前最为复杂的一个地区,本身能在这样一个四战之地建设根据地就是一个了不起奇迹,该区位于山河四省(山东、山西、河南和河北)的交汇处,在这里有日军势力、有顽军的第1、2、8战区,有伪军部队,从1937年创建开始就一直被日军重点围剿,作为主力的129师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对日很多经典战役也是在晋冀鲁豫,比如百团大战等。

到了1945年日军战败前,晋冀鲁豫根据地已经发展到了人口2000余万,正规军和军区部队30多万,民兵40余万的一股战略力量。



四战之地的晋察冀根据地,夹在三大根据地中间

第六个和第七个:晋绥和华南抗战根据地。

这两个根据地较为特殊,和诞生解放战争期间,四大野战军以及华北野战军的上面5个战略区相比,这两个较为低调,晋绥抗日根据地在贺老总的120师为主力建设的,主要作战的方向是长城内外,并承担拱卫陕甘宁的重任,根据地所辖军区为:

绥西、绥南、绥中三块。

根据地所辖40余个县城,人口为300万,略高于陕甘宁,兵力为4万余人,算上民兵部队为8万人。



贺老总所带领的晋绥根据地

而华南根据地,则更为偏远。

是我军在华南的唯一抗日武装,而且从大革命时期就一直在敌后作战,曾多次与总部中断联系,但却又奇迹般的抗争下去。抗战开始后,我华南战略区成立了东江抗战根据地,大名鼎鼎的东江纵队就是出自于此,而在海南岛还有冯白驹将军率领的敌后琼崖纵队。

不过该根据地兵力较少,在抗战结束前,总兵力仅为2万人,但要知道这可是华南,在顽军和日军的双重夹击之下,已经实属不易。



华南地区的东江纵队

七大根据地排名

那么,这七大根据地,又是如何排名的呢?

其实,如果让雨田君以一家之言给其进行排序的话,会将其编为三个梯队,进行排序。

第三梯队的则是华南根据地。

华南根据地抗战之艰苦为常人所能想象,两广一直是国军的大后方,也是日军和东南亚沟通的桥梁,配以重兵把守,能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下生存已经实属不易。

但也是这样的高压环境,让华南根据地发展的一直很慢,再加上一直孤悬在华南,很难得到新鲜血液的补充,自然是很难发展。



在华南的我军游击队们

第二梯队的为陕甘宁以及晋绥根据地

其实这两个根据地是挨着的,也皆是以120师为主力发展起来,早年甚至还是一个根据地,1942年贺老总还兼任他担任陕甘宁和晋绥联防军司令员。

所以,两个根据地是不分家的。

不过这两个根据地都是地处贫瘠的塞北地区,两个根据地加起来面积差不多是山东的一半以上,可人口才500万,还不到山东的1/5,这里面的人口潜力以及经济差距可想而知。

别说没有山东强,和晋察冀、华中以及晋冀鲁豫比起来,这两个战略区也是不如的。

但这并不妨碍其战略地位之重要性,在1947年国军重点作战里面,除了山东战略区之外,就是这两个战略区了。



陕甘宁边区的我军战士

第一梯队的:晋察冀、山东、华中以及晋冀鲁豫。

在抗战期间承担起主要对日作战,以解放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就是这四大战略区,以及其衍生出来武装力量了,这四大战略区可以说是我军最强战力所在。

比如在解放战争中,二野就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组成的,三野则是华中和山东留守部队组成,四野则是晋察冀、华中和山东部队混编组成的主力,华北军区则是晋察冀主力构成。

每一个战区都能独立作战,甚至老蒋为了针对这些战区,还特地成了华北、华中和徐州剿总便于决战。



晋察冀的我军八路军战士

那么,可能会有好事的人问,既然这么强?这四大战略区,是否也能分出个一二三四?

答案是肯定能分的,不过说实话这四个战略区,实力都是非常接近,差距也都在毫厘之间,因此这个细分也是雨田君一家之言,大家权当一个参考哈。

首先,这里面最强的,毫无疑问是山东战略区,理由有二

其一,在兵力上。

山东战略区兵力为27万,这个兵力在四大战略区中兵力并显著,甚至还偏少,比如华中新四军有30万人最多,另一个模范根据地晋察冀也有32万,刘邓的晋冀鲁豫也在30万人上下。可山东的优势在于二线和民兵以及自卫队,两部加起来为50+150万,整整200万,从其他战略区的数据为晋察冀90万,晋冀鲁豫40万(自卫队人数不知)、华中为96万。

这一点,山东是独占鳌头的……



山东地区的八路军

而且山东战略区在1942年罗帅一元化之前,就有20多万正规军,到了1945年还是27万,这是精兵简政的结果,在这200万的二线力量中,有很多是正规军裁撤组成,这富裕程度在其他几个解放区都是少有的。

这也就是为何在抗战结束后,罗帅将山东主力部队抽调一空之后,依托山东为根据地的华野依然是关内最强战力的底气所在。

再者,我军很多强军皆是出自山东,比如22、26、27、31、38、40、41和43等王牌军皆是山东部队为基干组成。



从山东进入东北的精锐部队

其二,就是在人口和经济上。

山东本身就是民国北方关内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有很多矿产资源,海陆交通发达,经济发展不落后于南方城市。而基于此之上,山东根据地人口达到2800万,超过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仅次于华中战略区,但华中多是边区城市,和以全省城市为根据地的山东在经济上压根就不是一个量级。



天胡地理位置的山东

其次,排在第二的则是晋冀鲁豫和华中战区并列。

华中战略区的优势在于控制人口总数和兵力,而且里面名将很多,坐拥新四军7个王牌师,但劣势则是每$APPEND各师之间都相互分散,根据地显得很零散,不能相互支援和呼应。晋冀鲁豫的潜力,在四大战略区里面算是最弱,本身就在山河四省的交汇处,经济欠发达,常年战乱。

但晋冀鲁豫战区,却是我军歼敌费效比最高的战区,战略区内将士长期和日军作战,说是敌后,但更像前沿,因此战斗力水平在这几大战略区里面显得更强。

而正是出于对晋冀鲁豫的肯定,解放战争拉开我军反攻序幕的正是晋冀鲁豫部队。



晋冀鲁豫部队缴纳的国军美械大炮

最后,则是晋察冀

晋察冀是我军第一块抗战根据地,因此基础打的很牢固,晋察冀边区更是抗战期间我军对外展现的重要窗口,这足见其拥军程度之高。

但晋察冀的弱点很明显,就是位于敌人华北总部的平津很近,这也让其一直被日军疯狂扫荡,虽然打破敌人多次扫荡,但损失也很大。典型的例子就是冀中根据地,在最难的时候,冀中仅剩一个骑兵连在支持抗战。

因此相较于其他战略区而言,晋察冀还是稍微弱上一点。



晋察冀军区总部,左边是聂老总

这七大战略区一起构成抗战结束后我军的七大根据地,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当然排名有先后,但贡献却是相同的,这些战略区在抗战和解放战争展现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更值得我们敬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