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末梧桐叶的黄金色调中,常青画廊北京空间揭幕了跨年展览“安东尼·葛姆雷:栖息之所”(Antony Gormley:Body Buildings)。

这是英国透纳奖获得者安东尼·葛姆雷常青画廊的第三次个展,他上次来这里时,带来了5000吨海水和5000吨红土(展览“屯蒙 Host”,2016年),而这次他带来了近3000块红砖。


“随着人类越来越多地生活在城市网络中,

我们已经忘记了与地平线的关系,

再也无法想象地平线以外的世界。”

——安东尼·葛姆雷



安东尼·葛姆雷,195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以雕塑、装置和公共艺术作品而享誉全球,并持续审视人体与空间的关系,直面自然和宇宙中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代表作包括英国盖茨黑德的《北方天使》(Angel of the North)、利物浦克罗斯比海滩的《别处》(Another Place)和美国MIT的《弦》(Chord)等。他荣获英国透纳奖(1994),并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1997)和爵士封号(2014),此外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

这位70多岁的艺术家身材颀长,不苟言笑。但展览的核心作品《休憩之所II》(Resting Place II)却像一大堆像素小人儿,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他在导览时俯身挪动雕塑的构成元素——砖头,来说明作品的临时性和人体的脆弱性。然后他呼吁现场观众进入“星期天”状态,反效率、反目的,想想单纯的存在,找到真正的自己。


葛姆雷与作品《Horizon Field》,2010年。(摄影:Markus Tretter © Antony Gormley)

葛姆雷之前有很多作品长久地矗立在自然之中,他认为那是雕塑的理想状态。画廊中的环境信息密度显然不同于自然场域,葛姆雷相信作为“城市动物”的人与地平线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变成人与想象中的地平线的关系。这种从感知到想象的方式,对于艺术家来说很有趣味。




《Horizon Field》,2010-2012。葛姆雷将100件人形雕塑放置在奥地利境内,希望他们代表人类,重新回归自然——人类在诞生之初以及未来都需要生存的地方。(摄影:Markus Tretter © Antony Gormley and Kunsthaus Bregenz)

但对于人类来说,生活环境的城市化也导致了人体本质的“城市化”,或者说葛姆雷愿意用建筑语言,如金属结构和砖结构来比喻这种人性和人体的改变——人造环境(城市)中“Human Nature”(人性)的“Nature”(本质)已经与nature(自然)鲜有关系,与千百年前的情况截然不同。


《休憩之所II》,2024,132具红砖人形雕塑,尺寸可变




在这次展览中,葛姆雷邀请观众走进这座“人体迷宫”:乍见之下,仿佛一堆散乱摆放的建筑材料;身处其间,演变成某种熟悉的城市模型;认真辨认,才发现作为人类“休息场所”的身体——有的在晒日光浴,有的在做瑜伽,有的则仿佛害怕外部攻击而蜷缩成一团。艺术家希望人们在其中找到共鸣,同时反思生命的意义。


《环线》,2022,铸铁,29.3 x 201.3 x 122.4厘米


《羞涩》,2023,铸铁,161.7 x 59 x 42.9厘米


《支撑》,2023,铸铁,176.8 x 54.5 x 67.2厘米


在画廊的二层和三层,展有他的金属雕塑《环线》(Circuit)、《短路》(Short)和《羞涩》(Shame),借城市基础设施暗示人体是一种客观运行的有机系统,聚焦于身体内部能量的流动,并不完全受人控制。如果人们从那里俯瞰《休憩之所II》,就会发现穿行其间的观众与雕塑融为一体,仿佛游戏棋盘。



“砖来自泥土,亲切而温暖,也许更贴近中国特色。我认为砖在这里比在任何其他文化中都更为普遍。”

因为选择建筑作为身体的喻体,所以葛姆雷站在大工业生产和手工艺温度的边缘线上,用来自大地的金属、粘土作为“再造人体”的自然材料。这次花费一年的时间挑选宜兴砖厂,手工烧制雕塑所用的砖,是因为葛姆雷认为砖在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质感独特且存续超过两千年。



俯下身来,由砖组成的人体又成为了城市建筑的缩影。

“我们英国也会用砖,”他举例道,“但不太常用,我们更多地使用石头。中国的城墙和防御工事,比如长城都是用砖建成的。我在故宫附近的胡同里看到的建筑的砖来自明朝,真是不可思议!我认为双面烧制的灰砖是世界上质量最高的砖。”他相信中国观众对这种建筑材料更加熟悉和认同,因此砖也更有助于唤起中国观众的共同记忆和情感联系。



每块砖都各不相同,甚至砖块表面还有不均匀的斑痕和裂缝。

132件抽象人体雕塑,每件用砖20-30块,规格可分为几类,色彩也略有差异,甚至砖块表面还有不均匀的斑痕和裂缝。葛姆雷解释说,一方面人也拥有相同的基因,但因为编码方式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个体,这组雕塑作品也具有这种一致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火的远近、氧气多少所造成的色彩和细节差异,也可以作为一种多元象征。


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正在展览现场调整作品。

以色彩为例,浅色的粘土既可以存在于单件雕塑中,也可以存在于多件雕塑之间,贯穿整个场域,引发一场“对话”。从粘土到砖,再到砖的不同规格和色彩,最终堆叠成雕塑、组合成群,葛姆雷沉迷于这种部分与整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玩味,也邀请观众走入其中。


“北京已经不适合步行,但我希望仍适合骑行。”

“栖息之所”是葛姆雷在中国举办的第14场展览,此前他还曾在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地举办不同主题的展览,但都聚焦在人体与空间关系探索上。其中,2023年在西海美术馆举办的“有生之时”(Living Time)首次将时间跨度长达40年的展品放置在一个空间中展示,包括重达5吨的金属球;2017年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的“静止中移动”(Still Moving),则首次将他的绘画、雕塑和版画作品集合展出。




2023年展览“有生之时”在青岛西海美术馆。

2003年,亚洲版《土地》(Asian Field)来到中国,他和广州当地民众一起用125吨粘土,手工捏制了21万个泥人。这个系列开展至今已经走过35个年头,是葛姆雷最为重要的雕塑项目。作品试图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重新平衡人和土地的关系,葛姆雷也因此获得透纳奖。


在广州制作作品《土地》。

1995年,葛姆雷第一次来到北京。他骑着自行车融入了清晨的自行车海洋:“每个人都在按铃,其中透露出一种喜悦和务实。”回望这30年,街头打麻将的人,小摊上忙碌的商贩和吃饭的食客都悄悄地消失了。中国的所有城市都在经历这一切。




展览现场。

“我曾经买了一辆飞鸽自行车带回伦敦,

因为我觉得它很美,代表着非常务实的价值观。

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做工粗糙的共享自行车,

它们太多了,看起来就像垃圾一样。

所以,我有点怀念飞鸽。”



展览名称:

《安东尼·葛姆雷:栖息之所》

展览时间:

2024.11.14-2025.04.14

展览地点:

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大山子798艺术区

常青画廊


请猜猜葛姆雷喜欢哪些建筑师?欢迎留言!答对的读者前三位获赠展览主题托特包。

摄影 | 半野、黄少丽 造型 | 秦震 摄影助理 | 利民

文 | Swann 编辑 | 关迪 设计 | 俞汛

部分图片来源 | 常青画廊、Sutton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