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自去年年底至今,中方先后对38个国家实行免签,目前累计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同时,通过优化签证申请表、取消签证预约、扩大免采指纹范围、调减签证规费等措施,来华签证手续也变得更加高效便捷。随着免签政策的红利持续释放,来华旅游已成为外国游客的“流量密码”,也是彰显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决心的“政策名片”。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观察到,过去一年来,免签政策给中国入境游和中外民间交流带来了从量到质的全方位提升。有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中国免签政策的效果会得到更加可观的显现。


11月24日,外国游客在北京参观天安门广场。(视觉中国)

免签国家范围扩大至38国,累计同25国实现全面互免

自2023年年末起,中国扩大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范围,并先后对38个国家实行免签,目前累计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

2023年12月1日,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上述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政策实施首月,上述国家来华人员持普通护照免签入境共计11.8万人次,占同期6国入境总人次的55.1%。

今年以来,中国共分5轮逐步扩大单方面免签范围。最近的一次是今年11月22日,中方宣布,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马耳他、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日本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至此,入境免签增加至38国。


2023年至今中国免签相关政策时间线


目前中国免签政策适用范围盘点

同时,中方还决定将交流访问纳入免签入境事由,并将免签停留期限自现行的15日延长至30日。新版中国签证申请表推出后,优化简化项目达34%;中国驻外使领馆全面取消了签证预约制度,进一步扩大免采指纹范围;按现行标准阶段性调减25%的签证费,外籍人员来华成本进一步降低。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外国人入境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其中,通过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同比上升78.6%。各口岸入境人数均迎来可观增长。截至11月24日,北京大兴机场边检站受理签发144小时临时入境许可量为去年同期的5倍;截至11月27日,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今年在昆明机场口岸共为37万余名外国旅客办理入境通关手续,其中免签入境的外国旅客达24万余人,同比增长1158%。


外籍游客来华热情升温

带火入境游,有助世界旅游业回暖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扩大、免签停留期限延长等多重政策和通关便利的效应释放,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更加便利,入境游市场火热升温。比如,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生效一年以来,霍尔果斯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截至11月19日,霍尔果斯今年实现旅游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25.8%。

各旅游平台上中国相关目的地搜索热度都在上升。以携程平台为例,今年1至10月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约两倍,实施中国单方面免签政策国家的游客订单已占中国入境游整体订单的三成以上。

11月30日,“免签朋友圈”再添9名新朋友。当天,9个新增免签国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04%。其中,日本入境旅客数同比增长107%。来自日本东京的由川小姐迫不及待,乘坐当天最早的一趟航班落地上海,开启她为期7天的行程。她表示:“免签政策太棒了,以后来中国旅游和出差都更方便了。”爱好滑雪的她还准备下个月去东北滑雪。

在相关政策优化的积极影响下,出入境旅游供应链也逐步回归正轨。今年三季度,携程在多个海外站点以专题形式推广国内目的地及酒店产品,带动多家酒店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0%;携程在海外站点上线2000多家景区在线预约功能,以及8000多个一日游或半日游产品,带动380多家旅行社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5倍。

不少航空公司持续增加国际航线与航班数量,如海南航空于11月10日下午成功执飞自北京至多伦多的航班,成为中国与加拿大直航增班启动后最早恢复直航的航班;新加坡航空将扩展中国内地网络航线布局,覆盖7个城市8座机场,并逐步增加航班密度至每周98班;达美航空也宣布,将于2025年6月恢复上海浦东至洛杉矶的直飞航线。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表示,中国对多国推出单方面免签政策是有助于世界旅游业回暖的重要举措。“世界期待中国进一步开放,如今中国游客回来了,同时人们也想去中国旅游。中国非常值得一游。”

带动文化传播,从“头回客”到“回头客”

随着开放的大门不断敞开,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展现出活力,更在文化交流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9个新增免签国旅客入境前十大目的地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大连、杭州、成都、青岛、西安、南京。旅客更喜欢历史文化类和乐园类景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八达岭长城、中国国家博物馆、张学良故居、西湖游船、慕田峪长城、寒山寺、东方明珠、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上述国家游客入境热门前十大景区。这些旅客中,“80后”和“90后”为核心人群,占比超五成。

携程集团副总裁秦静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游”升温显示了中国的吸引力和开放决心,入境游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我们发现,如今外籍游客的在华旅游发生了变化。一是在目的地探索上越来越深入多元,除了北上广深等热门城市,成都、重庆、杭州、西安等也成为外国游客入境游首站的新选择。此外,外国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越发浓厚。选择探访中国寺庙文化的外籍游客多了起来,他们会前往成都青城山、杭州灵隐寺,甚至山西隰县的小西天游览。”

自今年5月以来,适用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欧美国家人员来华数量大幅增长。许多海外自媒体博主惊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交通发达、网络便捷、风物美好,纷纷为中国的入境政策和发展现状点赞,成为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的“外来粉”,打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在社交媒体上,记者发现,这些外国网红关于中国的旅游视频和帖子往往与“unexpected”(意想不到)、“never imagined”(从未想象过)“living in the future”(未来世界)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美国博主“Sammy and Tommy”今年通过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到中国,他们在一段来华旅游视频中说:“我们本以为北京会是一座嘈杂的大城市,但事实恰好相反。这是一座宁静的都市,街上有很多电动汽车,自然环境保护得很好,人们也非常友好。很遗憾我们只有4天时间探索这座城市。”这段15分钟的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YouTube上收获了约130万的观看量。

中国的魅力正吸引着外国游客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携程的数据显示,从入境机票订单来看,将近1/4的入境游客今年两次及以上来到中国。外国人来华旅游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在杭州,来自加拿大的篮球少年在清河坊历史街区体验拔火罐;在河南登封,俄罗斯姑娘在嵩山密林深处练习少林功夫;在浙江丽水,津巴布韦青年米莱将自己制作的缙云烧饼和游人共享……

“随着‘免签朋友圈’的扩容,我们明显感觉到入境‘回头客’已经从原来的近邻如日韩、新马泰等,扩散到欧洲的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更远方的客源国。”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外国人来华深度游的需求出现明显增长,对更丰富的入境旅游产品线的需求越来越强。

带热经贸合作,促进民间交流

不止入境游,中国的开放政策也为外国人来华创业经商带来诸多利好。商务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同比增长11.8%。

来自格鲁吉亚的艾基格从事医美行业,他今年9月来到广州与同行交流学习。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是他今年第四次来到中国。“有时出差时间定得匆忙,办签证来中国是件麻烦事。互免协议签署生效后,无论是中国的同行去格鲁吉亚进修,还是格鲁吉亚人来中国学习,都变得更加方便灵活。”

国家移民管理局8月表示,过境免签已成为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政策名片”,创新口岸签证政策也促进外商“引进来”。欧盟中国商会在一份声明中这样评价中国的免签政策:“这是一个切实且有效的改善措施,将增强企业的信心。”商会认为,在近年来地缘政治挑战复杂化的大背景下,免签政策是中国对欧洲的一个重要的友好信号。

对于外国学者来说,免签入境事由纳入交流访问一项带来了便利,使他们同中国的交流渠道变得更畅通。“我特别欢迎这次对日本人免签的措施。”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的1年多里,他已经来过中国12次了。每次都需要申请签证,填写资料比较费事,还要去签证中心两次,有时等待时间也很长。他说:“免签措施为访问中国的学者带来很大的便利,有利于两国的学术交流。”

免签政策的效果将在2025年有更可观的显现

过去一年,免签政策范围扩大为国内带来更多外国旅客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挑战。如何有效管理入境人员,同时提升入境体验?如何适应外国游客需求,为其在华消费提供便利?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移民管理局多批次优化实施过境免签、区域性入境免签、口岸签证等政策,让外国人“方便来”“多样来”“引进来”。外国人可利用72/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59国入境海南免签等来华旅游或开展商务活动。

在支付环境优化方面,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密切合作,与金融行业及文旅行业各方共同发力,细化一系列工作方案。一方面推动“外卡内绑”,境外银行卡可绑定支付宝或财付通在国内商户消费;另一方面支持“外包内用”,越来越多境外电子钱包可在国内使用。此外,也推动在主要文旅场所实现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保留人工售票窗口支持现金支付等。

为增进海外游客来华体验,各地在细节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以海南为例,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等关键地点设置了多语种指示路牌,货币兑换窗口和移动支付指南也配有多语种翻译。《外籍人士在琼服务手册》以清晰、便捷、可视化的方式为来海南的外籍人士提供旅游信息、手机支付等方面的服务建议。

上海睿安途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玉莲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外籍游客数量增多、服务对象更加多样化,旅游从业者也在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开发多样化、个性化旅游产品,提高行业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春秋旅游的周卫红告诉记者,他们在入境游产品中注入更多类型的文化体验元素,不止停留在知名景点,而会更多走进街区、高校、菜市场、当地人家等更具生活气息的场景里,感受城市的温度。

据了解,一些外国旅行商目前对免签政策的理解仍不够充分,相关政策具体细则的外文版没有更直接清晰地发送给当地旅行社和游客。他们主要的疑惑集中在免签是否有出行人数年龄限制、护照有效期规定,以及是否需要提前在网上注册报备等问题上。对此,中青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继英建议,在对外推广赴华入境游时,可采用更多市场化、商业化的推广方式,比如与境外旅行商合作,直接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旅游产品,这样感兴趣的人能够直接报名。

未来如何保持中国入境游的创新活力和长久发展?周卫红提出4点建议:一是产品路线规划仍以交通便捷、节奏张弛有度、内容便于理解为主,结合海外社交平台热点增加新点位;二是增加单项服务比重,对于简单的中转、接送服务,可让司机替代导游,把优秀导游用在对讲解要求高的客单上;三是储备相关供应链资源,扩大适合外宾的文化体验、企业调研和学校参访资源的对接;四是注重入境游人才的培养,鼓励年轻人加入该行业。

胡继英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欧洲游客在旅行方面计划性很强,往往会提前半年到一年预订行程,所以免签政策的效果将在2025年有更可观的显现。同时,免签政策也缩短了很多外国游客的决策周期。胡继英说:“在我们今年接待过的欧洲游客中,已经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看到免签政策临时决定来中国的。这在过去是不常见的。”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陈子帅 邢晓婧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岳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