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2月22日,郭松龄率部在巨流河与张学良指挥的奉军展开决战。面对奉军的炮火,郭松龄下令还击,不想手下提前做了手脚,炮弹引线被抽出,打出去落而不炸。
几天之后,当张学良看到在小河沿旁边暴晒的尸体时,不由得感慨良多,许多事情他这个当儿子的,当将领的并不能做主,发生这种事情也是双方意见做法不和导致的,谁又能想到事情竟然发生到这种地步,这种无可挽回的地步。
沈阳的冬天格外的冷,小雪已经下了几天了,断断续续的,倒是大风还在不停地刮,身后奉系的旗帜也在风中摆荡,像极了一个被大势裹挟的人们,也像自己这种无权的人的命运,尽管自己是张作霖的儿子,但当爹的不听取自己的意见也是很头痛的事情,就比如眼前的两句尸体。
看着那张被雪覆盖着的半张脸庞,张学良不由得想起了当年见到郭松龄的时候,那时候他还没有成年,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加入到了军人这条道路上,他也觉得无所谓,从小他就是摸着枪长大的,军人思想早已经深深的根植在他的脑海之中。
在进入军校之后,由于底子很扎实,所以他的成绩非常地好,也由于他是张作霖的儿子,很多人都不敢得罪他,也因此滋养了骄傲的性格,在军中谁也不服气,直到郭松龄的到来给他狠狠地上了一堂课。
郭松龄和别的军官完全不同,其他的长官因为其背景对他多为照顾,甚至是暗中修改他的成绩,但郭松龄则是对他严格到了极致,在军中训练和上课过程中,他不偏不倚,对谁都一视同仁,他将自己在南方的见闻于课堂上分享给学员,其革命思想深刻,让张学良受益颇多,一定程度上,郭对张的教育甚至大于其父亲的作用。
两个人在课堂之上是师生,在课下则是要好的朋友,张学良会经常让他讲讲自己在当兵时候的事情,他每次听到都是振奋不已,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这样的优秀军人。看着眼前这个小伙子,郭松龄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他确实是个好苗子,日后定是大人物。
张作霖其实对郭松龄的投靠是抱有疑问的,毕竟一个参加过护法运动的革命将领带到自己这个军阀的手下干活,谁都不信他没有别的目的,但令他意外的是,自从儿子在他教导过后,其品行、精神、成绩都有了质的飞跃,人更是一改往日的颓废样子,每天都兴高采烈的,并且经常在他跟前说郭松龄的好话,甚至在毕业之后,还推荐他当团长。
张作霖的顾虑是多余了,此时的郭确实是真心实意的为他服务,其整顿军纪的成效、率兵打仗的成果都让他逐步放下了戒心,越来越重用他,只不过两人的关系只不过是上下级,远远不到自己儿子和郭的感情那般浓厚。
郭松龄是个心中存在正义感,且身怀国家大义的人,这一点和张则完全不同,他对和日本人合作这件事情厌恶至极,而当这件事情传到他耳中的时候,两人的裂痕彻底成为了彼此心中的隔阂,郭决定发动反奉起义。
张作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能够遭到郭的反奉起义行为,第一时间甚至想到的是逃跑,他对于郭太熟悉了,这个人虽然刚愎自用,但是在打仗上面是真的有东西,若是他手中有兵,确实是能打过来的。
起初确实是他料想的那样,郭松龄几乎在短时间内就把附近的城市攻占了,只不过到巨流河的时候,师生两人的军队却相遇到了一起,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日军的出现打破了僵局,郭松龄兵败被抓捕。
张作霖愤怒的命令道:“将他们夫妇二人枪决,尸体就放在那,让他们都看看反抗的下场。”两声枪响后,两人在彼此的目光中死去。
信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郭松龄缘何倒戈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