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是指墓前开辟的贯通式道路。西汉时期,已开始在陵墓地面,放置具有礼仪守护吉祥辟邪等功能的石刻,及至东汉,神道石刻制度逐渐完善,石柱、石阙、石兽、石人、石碑,种类丰富齐全。现在,这些各种形制的神道石刻,出席山东博物馆“汉画 汉风 汉魂——山东汉画像石艺术展”的“大团建”活动。

第一个出场的文物,是邪相刘神道柱。古代,神道柱常立在宫殿、宗庙等建筑之前,或位于通衢大道和陵墓两侧,有旌表或者标识的功用。不过一开始是木柱,到两汉时期才逐渐演变成石柱,成为陵墓制度中比较常见的地面石刻。

邪相刘神道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东汉时期的神道柱。柱型为束竹式,柱身中、下部各有一圈绳辫状束带,中部两侧各浮雕一螭虎,突出部分亦残损,而上部篆书,残留着“邪相刘”三个字。根据金石学家考证,这表明了它守护的墓主身份——一位刘姓的琅琊相。


再看石狮,它属于镇守陵墓的一种石兽。在东汉的墓前有很多大型石兽,其基本形态源自狮、虎、豹等猛兽。石兽的造型各异,但绝大多数都更接近石狮的造型。汉代石狮都是依照石料的天然形态,通过工匠简练的技法勾勒出优美的“S”形身躯,轮廓也被打磨得圆浑而流畅。石狮的头部通常刻画须鬛,刀法细腻写实。飞扬流动的线条,塑造出动感十足的汉代雄狮形象,庄严威猛的气势之中,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梧台里石社碑,东汉灵帝熹平五年(176)所立,于清光绪末年在临淄县安乐村出土。在展出的神道石刻文物中,它算残损最严重的。整体而言仅仅只留存了碑额,碑额的中央竖刻篆书“梧台里石社碑”六字,据考古学家推断,这里的“台”应为祭祀之地。其碑额背面图案非常丰富:上部刻兽面,正中刻一树,树上栖双鸟,左右各有一羽人,下部一鸟一猴,右侧刻青龙,左侧刻白虎。

东汉时期,碑的形制渐成制度,有祠庙碑、功德碑、墓碑等多个类别,其形制由碑首、碑身、碑趺组成,碑首有圭首、圆首、方首之分,梧台里石社碑就是圆首,“脑袋”圆鼓鼓的特别可爱。

逛展时,你还会看到这样一个石人:它通高2.21米,身材十分高大,身穿大领长袍,头戴巾帻武冠,一双手合抱捧盾捧了两千年,臂力惊人。

没错,它就是捧盾石人,也是本次展出的神道石刻中唯一的“人”。东汉石人的站姿大多像这样恭静侍立,有着圆雕塔式的形体,身着厚重肥大的衣袍,用线刻勾勒面部等细节,身上常刻“门亭长”“府门之卒”等铭文。

东汉石人的工作地点分布广泛,造型类似,且大都成对出现,一般是一人捧盾,一人拥彗。捧盾石人也有一个手拿扫帚的搭档,可惜没有上展。

阙,是我国古代在城垣、宫殿、祠庙、陵墓入口处竖立的高台式建筑,通常左右成对出现,具有瞭望守卫、区别尊卑等功能。汉阙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物之一,一般由基座、阙身和阙顶等部分组成,其造型兼具建筑的形体美与纪念碑的礼仪性。

孙氏阙,是现存最早的刻有纪年的汉代石阙,雕刻于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并于1965年在莒南北园镇东兰墩村重现人间。

有人说它的外形像一个长高的房子,的确如此。它是重檐方形屋顶、梯形阙身的单阙,阙身为汉碑碣造型,远远看去很像把一个小房子原地拔高了。它的正面画了许多画像,主要为人物拜谒、乐舞杂技、六头人面兽等图案,左侧还有人首蛇身者等等,右侧刻隶书一行:“元和二年正月六日孙仲阳仲升父物故行丧如礼刻作石阙贾值万五千”。

(大众新闻记者 张依盟 通讯员 陈娟 韩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