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的传统艺术旨在中庸,以内层意韵为尊,无论是书画,还是诗词、琴乐等等,极少出现西方那般,激烈而抽象的姿态,特别是书法创作,自魏晋之后,王羲之虚和温迈风韵,占据书坛主导地位。
即便是张旭、怀素的狂草,脱离外层狂逸姿态,深入内部分析,其字仍旧呈现散淡娴静之气,给人幽深不可测的感觉,当然除了上述几位,明代还有一位“书法巨匠”,极尽虚灵清和之美,字字简而不凡,此人就是董其昌。
据文献记载,董其昌早期不善书法,当年参加科考,因字迹丑陋,而名落孙山,经此打击董其昌立志练好书法,他观摩很多名家真迹,临摹欧阳询、智永、怀素等人的法帖,夯实自身基础。
董其昌钟爱禅宗思想,因此汲取古人的超迈散淡气,以及相关技法,依据自身理解,加以改造,独创“生秀淡墨”之法,书写多用笔尖,势态灵动舒和、遒逸婉转,没有半分俗态,十分出尘清丽,堪为书法界的“真仙人”。
比如我们欣赏,晚年写的行书《琵琶行》,比赵孟頫的字还优美,全卷共计100多字,单字约为1厘米,虽然体势偏为娇小,但是字体丝毫不紧凑,笔画也没有松懈和散漫。
首先董其昌继承古人笔法,采用腕力运笔,入纸之前凌空取势,奠定行笔路径和基本风韵,接触纸面后,董其昌顺应字体的形态,灵活转换笔锋,提按顿挫精准从容,最终全部归于中锋,凝练而不失曼妙,格调丰富且生动。
至于结字和章法方面,字体看似不大,但是笔画简练爽利,布白安排合理,给人一种明快感,字与字的间距,也是颇为宽朗,这种布局方法,可以增强视觉上的疏空之感,营造虚和气韵,给人闲致舒和的感觉。
清朝的康熙帝极其喜欢“董字”,经常临摹其法帖,日日观察和品析,令他受益匪浅,同时称赞曰:“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
董其昌这种天真率性、意在笔先的风格,可谓把中华传统艺术的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后世500年没有人匹敌,甚至境界和意韵,足以媲美晋唐书家。
时常临摹此作,一方面可以学习董其昌的腕力运笔,书写更加精到、有力,另一方面感受传统的意韵美,学会营造书法神质,摆脱单调之病,呈现自然妙趣。
经多方努力,而今我们对董其昌《琵琶行》,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全都一览无余,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