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来,我国有很多书法珍宝流到国外,它们有的是被列强抢走,有的则是“自己人”送出去的。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他偷偷带走了内府所藏的诸多文物,作为日后“复辟”的资本。这些文物大部分被他卖给或赠给了日本人。其中有一部作品尤其珍贵,它就是王羲之《十七帖》朱批本


日本投降后,岛国收藏家又将这部作品捐给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至今仍未归还我国。这部《十七帖》曾被纽约艺术中心、联合国等多个机构评为“至宝”“世界级文物”,还与《行穰帖》并称“海外王字双绝”。


市面上的《十七帖》版本众多,较为出名的有“上野本”“开封宋拓本”等,而这部“朱批本”清晰度、笔画细腻度可谓“诸拓之冠”,而且草字旁边还有楷书释文对照,便于学习和识读,非常适合初学者。


对于学草书的朋友来说,入门一定要慎之又慎,牢记“取法乎上”和“循序渐进”,张旭、怀素等人的狂草难度太大、个性太强,而王羲之的行草书不仅上手快,法度严谨,个性也不过于强烈,还符合米芾所说的“草书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百科全书”,由唐太宗亲自监制完成,收录王羲之与周抚的书信手札共29件,时间跨度从永和三年(347年)到升平五年(361年),长达14年。《法书要录》记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十七帖》总共134行、1166个字,被誉为“书中龙象”,从中可以领略到王羲之草书最自然的用笔。时人点评“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十七帖》包含《郗司马帖》《积雪凝寒帖》《青李来禽帖》《游目帖》《儿女帖》《谯周帖》等,不重复的字超过1000个,适合作为“日课”练习。


新增补部分

王羲之以篆隶启蒙,其草书不重顿挫,而是讲究笔画的绞转连绵与节奏的起伏。此作用笔细腻,顺锋起笔,衄挫、调锋,笔笔中锋,笔画遒劲妍美,姿势婀娜多姿,轻重、欹正、大小、疾徐、收放、揖让等变化丰富。情感随线条流动而出,全卷洋洋洒洒,气势贯通,无丝毫板滞。


这部“大都会本”拓工极为细致,字口清晰,笔路细腻,转折、起收的痕迹都纤毫毕现,原作中缺少的《儿女帖》《谯周帖》《汉时帖》《诸从帖》《成都帖》(部分)我们利用唐刻十七帖进行了补全,通篇一字不缺,还有朱文注释,胜过市面可见诸版本,是学草书的“标准教科书”


而今,我们将此作进行了超高清1:1等大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并独家推出一款经折装,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