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年号老学庵,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

陆游出生于南宋初年,家庭背景使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

陆游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屡落榜。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但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

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

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高宗酷爱珍稀玩物,陆游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陆游以杨存中掌握禁军过久,权威日盛,多有不便,进谏罢免杨存中,高宗采纳,降杨存中为太傅、醴泉观使,升陆游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负责司法工作。

陆游历任多个官职,因坚持抗金主张而屡遭主和派排斥。他曾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亲身参与抗金斗争。

晚年陆游长期蛰居山阴,但仍心系国家,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爱国诗篇。嘉定二年(1209年),陆游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创作背景

词人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唐氏(一说唐氏即陆游的表妹唐琬)。

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合的恩爱夫妻。而陆母恐陆游儿女情长,荒疏功业,时迁怒唐婉,责骂不已。

不到三年,棒打鸳鸯。最初陆游暗想雪藏唐婉,但陆母当下,给儿子另娶王氏成妻,二人终于在母命难违的逼迫下,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音讯全无。

七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

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青玉案》

西风挟雨声翻浪。

恰洗尽、黄茅瘴。

老惯人间齐得丧。

千岩高卧,五湖归棹,

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

白羽腰间气何壮。

我老渔樵君将相。

小槽红酒,晚香丹荔,

记取蛮江上。

创作背景

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陆游任宁德县(在今福建)主簿,与县尉朱景参情好甚笃。

陆游和友人约在北岭一座佛寺相见,簌簌西风,寒雨扑面,庭前荔树上挂着一串串的晚红荔枝。

这一年陆游才三十四岁,但是已经自叹衰老了。一位有志建立功业的青年,在他看到光阴虚度、事业无成的时候,一种衰老之感,常会齕啮他的心头,这一首词只是这种感想的流露。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初报边烽照石头,

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

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

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

乱絮飞花送客舟。

创作背景

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兵大举南侵,兵集瓜州。金主完颜亮强令部下限日渡江,激起哗变。完颜亮被杀后,金兵仓皇北退。各地义军纷起反攻,抗金形势出现转机。这首诗写于第二年的春天。其时,诗人38岁。金兵内讧的消息,又一次鼓荡起诗人奔赴前线、奋勇杀敌的热忱。然而,报国有心,请缨无路,诗人只能徒唤奈何。诗虽为送别“七兄”而作,但作者所抒写的却不是离别之恨,而是失志之痛。

《鹧鸪天》

看尽巴山看蜀山。

子规江上过春残。

惯眠古驿常安枕,

熟听阳关不惨颜。

慵服气,懒烧丹。

不妨青鬓戏人间。

秘传一字神仙诀,

说与君知只是顽。

创作背景

陆游从夔州匹马北上,家室的牵挂,道途的困难,一切都不放在心头。在北上的途中,在路过葭萌驿的时候所作。陆游认为,他总还是报国有时的。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山南行》

我行山南已三日,

如绳大路东西出。

平川沃野望不尽,

麦陇青青桑郁郁。

地近函秦气俗豪,

秋千蹴踘分朋曹。

苜蓿连云马蹄健,

杨柳夹道车声高。

古来历历兴亡处,

举目山川尚如故。

将军坛上冷云低,

丞相祠前春日暮。

国家四纪失中原,

师出江淮未易吞。

会看金鼓从天下,

却用关中作本根。

创作背景

乾道八年(1172)三月十七日陆游到达南郑,中原已经沦陷了。到达南郑以后,陆游的诗变了,他的气概沉雄、轩昂,每一个字都从纸面上直跳起来。

《汉宫春》

羽箭雕弓,

忆呼鹰古垒,

截虎平川。

吹笳暮归野帐,

雪压青毡。

淋漓醉墨,

看龙蛇飞落蛮笺。

人误许、诗情将略,

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

看重阳药市,

元夕灯山?

花时万人乐处,

欹帽垂鞭。

闻歌感旧,

尚时时流涕尊前。

君记取、封侯事在。

功名不信由天。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春陆游在成都时所作,时作者年四十九岁。乾道八年(1172年)冬,四川宣抚使王炎从南郑被召回临安,陆游被改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从南郑行抵成都,已经是年底。题目说是初来,词中写到元夕观灯、花时游乐等等,应该已是乾道九年(1173年)春。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