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镇江市正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高标准农田种粮功能、数字化功能、生态化功能,助力农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镇江市高标准农田占比达76.5%,粮食生产喜获“二十连丰”。

“粮田”变“良田”

粮食增产农户增收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镇江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昔日零碎小田地、冬闲田,逐渐呈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高产田、增收田,高标准农田绘就了农业发展好“丰”景。


图源:金色田野三农镇江微信公众号

镇江金润大道向南进入港中路,道路两侧的稻田里,稻穗将稻秆轻轻压弯。“金润大道南侧这片农田都是我们农场承包的,一共有9720亩,全部为高标准农田。”镇江经开区丁岗荣禾家庭农场负责人说,今年主要种的是扬粳糯2号,预计亩产1200斤至1300斤。

这样的产量,曾经是无法想象的。自2017年,镇江经开区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道路硬化成水泥路面,插秧机、收割机可以驶入每一个成片田块;沟渠重新规划改造为水泥沟渠,配合翻新的泵站,农田用水有了保障,一年下来亩均纯收入300元到500元。


图源:金色田野三农镇江微信公众号

此外,镇江句容市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基础支撑,将零散分布的小田变为成方连片的大田。今年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黄梅街道、天王镇、边城镇三个片区,新建项目4500亩,改造提升项目3000亩,补建项目6012.89亩,总投资达4460.16万元。截至目前,句容市累计在永久基本农田中建成高标准农田38.8万亩,占该市永久基本农田的77.58%。

“会”种田变“慧”种田

数字化提高种田便利性

近年来,镇江以“智慧农业”为抓手,建设高标准农田数字化监管平台,全市同步跟进精准高效的“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镇江的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开启“大田数字农业建设”,进行农场智能化、信息化板块建设,实现降本增效。该公司打造的农田数字化管理、田间视频、田间气象服务、农机物联网远程管理等系统,既可查看田间情况,也可检测土壤肥力、虫害情况。

实现数字农业后,润果农业劳动力用工减少30%以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个百分点,肥料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亩产提升9%,亩均效益增加28%。

除了农田智能化、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农田智慧巡防系统也大大提高了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在镇江姚桥镇迎滨村村委会附近的高标准农田田块,身穿红马甲的巡护人员,沿着田块上的田埂仔细巡查,遇到问题便拍照,上传至手机里的农田智慧巡防系统APP中。


图源:金色田野三农镇江

“农田智慧巡防系统实现了高标准农田的高效管护。”人保财险镇江市开发区支公司分管负责人介绍,在实现高标准农田的实时管理和可视化管理的同时,也保证了农田风险点得到及时维修。

贴牢“绿色”标签

走出生态新“稻”路

近年来,绿色循环“生态化”是镇江在高标准农田改造上坚持的底色。通过以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为抓手,镇江积极探索推动农田退水污染治理工作,先后在丹阳、扬中、丹徒等三个板块8个镇(街道)开展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句容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生态沟渠、排水涵闸、汇流塘、绿化苗木等生态措施,在农田退水逐级“过程拦截”,实现“退水不直排”“肥水不下河”,达到养分循环利用,减少面源污染的目的。

除了农田退水污染治理工作外,新区通过衬砌渠道(指用石料或砖、水泥板等材料,砌渠道底及边坡,防渗水防垮塌)、配套田间水利工程、营造农田防护林等措施,有效改善区域内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率。

经测算,自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新区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2.41万亩,每亩可节水60~150立方米,节约电费20~45元。


图源:镇江经开区发布微信公众号

如今,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大大推动了美丽乡村的建设。过去,农田周边环境脏乱差,通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笔直的渠道、崭新的泵站和水闸,与整洁的农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文/崔欣

资料来源:新华日报、金色田野三农镇江微信公众号、镇江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