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晚期到如今21世纪初期,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已经发展有百余年,全国高等院校数量已经突破3000所,已经达到全球第一的水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加大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各种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都拔地而起,使得高等教育入学率得到极大提升,如今,全国平均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75%以上。

因此,随着未来人口出生率的逐渐下降,我国高等教育肯定能实现普及化发展,目前的高校数量已经能满足未来高考生的需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国家正在优化高等院校布局,这些年已经不再鼓励各地创办大学,特别是部分985高校和211高校异地建校,更是被紧急叫停。



全国4所新大学集体停建

根据官方媒体报道信息来看,北京两所高校原本计划在山东青岛建立的校区,如今都已经处于全面停滞和注销阶段,意味着青岛引进了两所新大学将消失。

第一所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目前显示的状态是已注销。这样意味着985高校异地建立校区已经画上句号,投入的各种资源和设备将会转入做其他科研用途。

2016年,青岛市政府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协议,共同推进北航青岛科教新建设,该项目总规划面积达到11078亩,分为北航青岛校区(含国际校区)和北航科技园两大板块。

按照当初预期目标来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预计将会容纳超过一万人,将会在山东省进行大规模的本科招生,也会有大量科研产出,对山东省高等教育事业非常有利。

如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已彻底停建,确实让人感到非常遗憾。原本山东可以再增加一所985高校,类似于哈工大威海校区,如今一切因国家政策转变而落空。



第二所则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校计划在青岛建立国际校区,如今学校和当地政府已解约。这样意味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已停止建设。

按照当初的设想来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校区预计投资将超过30亿元,同样计划招收数千名本科生,对于缓解山东省高考压力有重要作用,如今受政策影响也被取消。

第三所则是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该项目目前已经终止。当年深圳市政府、吉林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签署协议进行创办,最终于2023年底因各种问题而撤销。

第四所是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原本是深圳市政府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签订的合作办学项目,当时受到疫情影响,加上资源无法持续投入,最终被迫停办。

理论上来说,深圳教育部门能提供的土地和资金都很充足,学校的建设方面应该没问题,但受到教育部相关规定影响,还有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自身原因,才导致项目破产。



高等教育资源的结构矛盾突出

通过以上四所新大学停办信息来看,主要都集中在沿海发达城市。这也凸显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问题。

包括深圳、苏州、青岛等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崛起的新兴城市,在高等教育方面都严重落后,所以都希望能尽快弥补高等教育方面的短板,可以通过提供各种资源引进外地大学。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青岛和深圳引进的高校外,苏州实际还曾引进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校区等,但最终都被紧急叫停。

我国如今的高等教育格局,基本都是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结果,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和西安等城市都占据大量优质高等院校,新兴城市或者高考大省很难在短时间里面追赶。

因此,我们会看到沿海发达城市,还有河南、河北等省份都在努力兴办大学。很多东北和西北地区的高校也有意愿到这些地区建校区,以提高自己的实力和知名度。



中东部地区的985和211高校,都主要集中在各地的省会城市,但是当地能支持的资源有限,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依托沿海城市支持,所以两者才会一拍即合。

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有威海和深圳校区,东北大学有秦皇岛分校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学校发展的局限性,也能减轻新校区所在省份的高考压力。

但如今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高校建立异地校区,严格审核引进国外高校。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结构性问题,在短期里面也没有得到明显解决。

比如河南、河北、山东、广东等地的高考竞争依然会很激烈。国家也应当重视这些地区教育部门和学生的需求,可以叫停新大学建设,但应该更合理地分配高等教育资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