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历史走向的重要力量,一个是人性背后的欲望,一个是人所处的制度环境。人性是不会改变的,若制度环境不变,那么历史便只是重复。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角色,无论如何折腾、奋斗与挣扎,似乎都逃不出既定的剧本。中国2200年的帝制时代,基本上是在重复同样的故事——最近读的一本书《三国前传——汉末群雄天子梦》,再一次印证了我的这一认知。

东汉末年, 皇纲失统 ,奸臣当道。

诛杀奸贼,匡扶汉室——“理想主义者”有了正义的旗帜和革命的目标。

奔走,招兵,结盟。革命者刚刚拥有了一些兵马和地盘,便想要更多的兵马和地盘,“盟友”迅速陷入互相屠杀和兼并的残酷之中。

理想还是要有的。少数坚持理想的人,真的成功了。

然而,这所谓的成功却不是当初理想的实现,而是走向了当初理想的反面。比如,孙坚父子、曹操父子以及刘关张,他们都没有匡扶汉室,而是格局以防甚至自己称帝。

他们挥舞着匡扶汉室的旗帜出发,最终成了汉室真正的掘墓人和埋葬者。

“革命者”,最终走向了“反革命”。

是他们是他们一开始就有天子梦么?我觉得不是。我在读史的时候还是相信,他们的初心还是澄澈的,确实是怀着治平天下的理想出发。

只是,他们处在帝制时代,而那个制度存在致命的bug,让他们在拥有兵马与权力之后,必须一步步地扩大自己的兵马和权力,否则,迎接他及其家族的将是死无葬身之地。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可以把大权还给汉献帝刘协么?不可以。

当初,他为了理想出发,“挟天子”才拥有重整山河的合法性;当他成功地“挟天子”,在天子那里他便已是乱臣贼子。

一旦他将政权还给他曾经架空过的皇帝,等待他及其家族的,将是万劫不复。

在曹操之前,有西汉的霍光。霍光,汉昭帝的外公,作为外戚,他的权力大到可以废立皇帝,他的功绩不可谓不大——辅助幼主,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抗击兄弟,平定内乱,废除昏君,改立明君,对于大汉的延续功不可没。

在曹操之后,有明朝的张居正。他作为首辅大臣,辅助幼主,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一条鞭法,载入史册,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于风雨飘摇。

霍光与张居正的下场是什么呢,他们活的时候没有被清算,但死之后,都是满门被杀。

在曹操几乎同时代,有蜀国的诸葛亮。诸葛亮到死抓着军权不放,被他架空的皇帝刘禅,必然是厌恶他的。

这些权臣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借助皇权才能做成事,也就是必须将皇帝架空才能有建树。他们都有振兴王朝的理想,但当时的环境决定了,他们实现理想的路径必须是皇帝当成“徒弟”或木偶。这显然是皇权所不能允许的。

理想与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就是这样存在着致命的冲突。这个无解的冲突背后,就是帝制的bug——最高权力不能被分享,不能被制约,权力争夺过程中,没有妥协空间,只能是零和博弈。

这个制度,从秦始皇建立,到汉献帝让位,约400年的时间里,已经把各种漏洞几乎全部暴露。后世的权力争夺故事,都可以在这400年里找到影子,或者说,后面的故事都是这400年的重复。继承问题、外戚问题、宦官问题、后宫问题、边患问题、分封问题、财政、民变等等,当然还有权臣问题,你能想到的所有问题,在汉献帝让位之前,基本上都已经上演过了。

然而,后世不是抛弃这个制度,而是修补这个制度。到清朝的时候,已经修补到极为严密。似乎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但最后还是弄出了一个原本不起眼的权臣,袁世凯,结束了这个将帝制打造到登峰造极地步的王朝。

说回权臣。

权臣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实现所谓忠君爱国的理想而让自己或家族灰飞烟灭,甚至留下奸贼的骂名,要么义无反顾地做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力,最终成为天子。

有些人,开始并没有天子梦,而是最终不得不当天子。

这样一番走向理想反面的折腾,代价是山河更加破碎,人口巨幅减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为了挽救一个坏的时代,开启了一个更坏的时代。

那套制度之下,无论盛世还是乱世,所谓的正义、理想、热血,都无法通往“好”,而只能在“坏”与“更坏”之间反复。

上述感慨,缘于最近读《三国前传——汉末群雄天子梦》这本书。接下来说一下这本写得有些虎头蛇尾的书——

东汉皇权的崩塌,从汉灵帝公元189年去世揭幕。

汉灵帝死的时候34岁,在东汉中后期的历代皇帝里,这已经是高寿的了。

汉灵帝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刘辩17岁,小儿子刘协9岁。谁来继皇帝位,这是一件大事。因为这俩皇子,同父异母。谁当皇帝,涉及到外戚的权力分配。

提到外戚,就要说到东汉中后期政权的特征,皇帝、太后、外戚、宦官形成一个皇权复合体,也就是说外戚与宦官分享了皇帝的权力。

要保持这个复合体,皇帝必须偏弱。皇帝比较强,就没有外戚和宦官什么事儿了。所以外戚和宦官必须想办法让皇帝弱小,皇帝最好是个小孩儿。

东汉,从汉和帝于公元89年登基,到汉灵帝公元189年驾崩,刚好100年,共有9个皇帝,登基时候最小的1岁,最大的15岁。

这种模式,当然不好,出不了秦皇汉武这样的“雄主”嘛。

然而,这种模式却运行了百年,并没有让大汉崩溃。但它产生了一个后果, 那就是儒家的读书人、士人、名士们被屏蔽到了权力核心之外。

读书无用,儒家不服,名士失落。不甘心,就要斗争。先是拿宦官当斗争目标,这产生了东汉后期著名的党锢之争,也就是名士与宦官的斗争,结果是名士伤亡惨重。

公元189年汉灵帝之死——这时候他已经34岁了,这个年纪大约已经不好被控制了,所以,他必须得死。

在让17岁的孩子还是9岁的孩子继位当皇帝这个事情上,外戚与宦官产生了矛盾。名士集团看到了缝隙,觉得有机可乘,但手中无兵,便要引入外援。

外援董卓还没有赶到,宦官与外戚打出了结果。宦官把外戚的首领何进给杀掉了。然后董卓赶到了,又把宦官集团杀掉了。

然后更大的麻烦来了,带兵的军阀一旦进京便不愿意走了。他也要玩玩皇帝,废掉17岁的皇帝,改立9岁的刘协。

一番打打杀杀之后,士人集团什么也没捞着,皇帝从宦官外戚的手里到了军阀的手里——这显然没有皇帝在宦官和外戚手里有合法性。

于是革命理想喷薄而出。

逃出朝廷,奔走地方,招兵买马,结盟州郡,武力讨贼,匡扶汉室。

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便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便想要拥有更大的权力。于是互相残杀兼并。

打打杀杀,剩下了魏蜀吴三家,一度打到了平衡状态,于是三家纷纷称帝。

我们读到看到的那些生动有趣的三国故事,就是这么来的。大家只记住了那些权臣名将、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故事的背景则是“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大地。

世道,从坏走向了更坏。

天下,从大汉分崩离析为魏蜀吴。

理想主义者,多数成了炮火,个别成了帝王。

总结而言,东汉危机,革命者上场,然后是混战,然后是崩盘。长期的战乱,导致中原虚弱,游牧民族伺机南下,汉人衣冠南渡,中原混乱数百年。

不革命,无法接受现实的不堪,革命,却极可能要承受更大的动荡。无法容忍坏,导致开创更大的坏。

就这样,局面似乎就两种,要么是坏,要么是更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